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4-03-07 08:10邱静雅许华山焦东亮王文娟宋红涛王立金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相气质总分

邱静雅,许华山,焦东亮,王文娟,张 俊,宋红涛,王立金

(1.蚌埠医科大学 精神卫生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省荣军医院,蚌埠医科大学附属安民医院 精神科,安徽 蚌埠 233400)

双相障碍是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其间歇发作,病情易反复,易误诊漏诊,病人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双相障碍病人无论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病情稳定期都表现有包括言语学习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多个认知能方面的损害,且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影响双相障碍病人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1-2]。近来有学者[3]研究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情感气质是由AKISKAL等[4]基于KRAEPELIN之前关于气质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他们把情感气质看作情绪状态的倾向,将情感气质概念化,作为情绪障碍的特征性情感表达,并制定出情感气质自评量表(TEMPS-A),来量化这类情绪状态[4]。国内也有研究[5]制定出该 TEMPS-A量表简版中文版,且适用于双相障碍人群。有研究[6]指出气质可作为双相障碍的内表型。内表型是指将精神障碍相关基因与其临床症状相关联起来的生物指标及内在关联的媒介[7]。而认知功能障碍为双相障碍的重要临床症状表现。目前尚缺乏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本研究就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双相障碍病人早期发现及干预提供线索和方法。现作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省荣军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为双相障碍的病人72例作为观察组。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病情较稳定能配合的病人;年龄18~65岁,汉族;排除脑器质性及严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同期随机选取社区志愿者75名作为对照组。入组标准:年龄18~65岁,汉族;无精神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无严重躯体疾病及脑创伤史;无物质滥用或依赖史。对所有参与的被试说明研究目的,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采集2组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等人口学资料及双相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病程时间、住院次数、目前躁狂或抑郁严重程度、家族史等临床资料。

1.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 临床常用的评定抑郁状态的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多数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1.2.3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 该量表用来评估躁狂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项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1.2.4 TEMPS-A量表 TEMPS-A是自评量表,是类量化气质的问卷。本研究使用的是共有39个条目的简化版,其中1~12项是评估循环气质,13~20项是评估抑郁气质,21~28项是评估易激惹气质,29~36项是评估情感旺盛性气质,37~39项是评估焦虑气质。每项根据情况有无,选“是”计1分,选“否”则计0分。该量表简版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

1.2.5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定向,总分3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

2 结果

2.1 2组人口学特征差异比较及双相障碍病人组的临床特征比较

2组年龄、性别、文化、婚姻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人口学特征比较和双相障碍病人的临床特征比较[n;百分率(%)]

2.2 2组情感气质差异比较

观察组的情感气质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情感气质各因子得分比较分)

2.3 2组MoCA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

观察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记忆及认知总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P<0.01)(见表3)。

2.4 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对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各因子和认知功能各因子及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病人的循环气质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认知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易激惹气质、情感旺盛气质与语言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见表4)。

表4 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各因子与认知功能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r)

2.5 双相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与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对双相障碍病人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认知功能各因子及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记忆、认知总分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视空间与执行功功能、抽象、认知总分与文化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注意、记忆、认知总分与病程时间呈负相关(P<0.01);注意与住院次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抽象与躁狂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见表5)。

表5 双相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与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r)

2.6 逐步回归分析

以双相障碍病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为因变量,循环气质、年龄、文化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显示,文化程度、循环气质分别能解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分数变异的14.5%和13.7%(P<0.01);以双相障碍病人记忆为因变量,循环气质、年龄、病程时间为自变量,显示年龄、循环气质分别能解释记忆分数变异的30.4%和5.3%(P<0.01和P<0.05);以双相障碍病人认知总分为因变量,循环气质、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时间作为自变量,显示年龄、循环气质分别能解释认知总分变异的27.3%和6.8%(P<0.01)(见表6)。

表6 双相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指的是个人的情绪、活动水平、注意及相关认知方面的差异。双相障碍病因至今尚未明确,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情感气质与双相障碍的遗传风险有关。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具有家族性的特征,并且可以作为评估发展为特定临床类型的双相障碍的风险指标,是双相障碍临床评估的重要参数[8]。

首先,本文对双相障碍观察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得出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各因子得分比健康对照组高,与梁肖等[3,9]研究结果相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障碍病人存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认知总分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2,10]。本文发现双相障碍病人循环、情感旺盛、易激惹气质因子得分较高,且双相障碍病人对比健康对照组,循环气质差异最大。有研究[3]表明,双相障碍病人的健康一级亲属存在同样的情感气质特征,且循环气质最有可能为双相障碍的内表型。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特征在前驱期已存在,在首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前,循环气质得分较高的病人有更多的前驱症状。循环气质与双相障碍发病风险相关,双相障碍高危人群相比健康对照组,循环气质得分显著较高[11]。另有研究[8]发现,与单相抑郁发作病人相比,双相病人的循环气质更高,循环气质可以预测抑郁发作的病人向双相障碍的转变。上述这些研究表明双相障碍病人的特征性情感气质在病人的发病和临床症状表现方面具有影响作用,可以对双相障碍病人进行早期诊断的预测。由此我们还可以早期对双相障碍高危人群针对性地提供宣教等,让其尽量避免环境诱因、内分泌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发病风险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

其次,进一步研究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得出双相障碍的循环气质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认知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易激惹、情感旺盛气质与语言均呈正相关关系。另外,有研究[12-13]表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时间、住院次数、临床症状等会影响双相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将这些因素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再对双相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循环气质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认知总分有正向影响作用。得出循环气质与认知功能相关,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国外研究结果研究也表示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与神经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循环气质,其得分越高,在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以及整体认知方面的表现越好[14]。虽然本文使用的测验认知功能的工具与其不同,但研究发现的部分结果仍有一致性。国内近来有学者[15]研究指出双相障碍病人的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与抑郁气质存在负相关性。但本文研究结果并没有显示出抑郁气质与记忆等其他认知功能相关,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另外,有研究在影像学中发现与情感气质有关的大脑区域和认知功能相关大脑区域有所重叠。如HATANO等[16]发现循环气质和情感旺盛气质与参与情感和认知调控的左额内侧回的灰质体积有关。HARADA等[17]指出左下眶额叶皮质和情感旺盛气质的得分相关。SPROOTEN等[18]表示双相障碍病人的双侧内囊及左侧颞叶的白质完整性会受循环气质特征的影响,其健康亲属的额、颞叶白质完整性也存在异常。而上述这些与情感气质相关的脑区与认知功能也密切相关[19]。这些重叠脑区对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也提供有力依据。有趣的是,最近有研究发现团体认知治疗可降低轻度抑郁病人的某些情感气质因子得分。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研究也有了参考方向,本研究得出情感气质可预测双相障碍,且发现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是否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认知训练等方法影响情感气质因子以降低双相障碍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及改善双相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这对双相障碍病人的早期预防及其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对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样本量少,未将双相障碍病人亚型的情感气质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综上,双相障碍病人情感气质存在特征性,双相障碍病人的情感气质与认知功能相关,特别是循环气质,可能是双相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

猜你喜欢
双相气质总分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