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4-03-15 05:46邱敬涛王晨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脑损伤脑室颅脑

邱敬涛 王晨雨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新生儿脑损伤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刺激引起的患儿脑细胞受损,进而引发的一系统临床疾病[1]。新生儿脑损伤对新生儿的脑神经发育会造成较大的影响[2],只有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改善预后,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引发新生儿颅脑损伤的病因较多,包括产伤、颅内感染及孕期妊高症等,其中宫内窘迫是较常见的原因之一[3]。宫内窘迫胎儿由于缺氧导致其脑细胞能量供给或血氧供给不足,从而引发脑实质受损,这一改变可自宫内发生并延续着新生儿时期[4]。部分新生儿脑损伤表现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遗漏或被忽视,因此,对宫内窘迫新生儿有必要进行颅脑超声检查。颅脑超声具有无创、无痛、无放射性及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势,已经成为诊断新生儿脑损伤的首选方式[5-6]。本研究通过对曾发生宫内窘迫的胎儿行出生后的颅脑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相关超声表现,探讨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情况评估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2-01-01—2023-01-01 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生或就诊的146 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第8 版[7]中的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标准;(2)单胎;(3)家属同意进行颅脑超声及MRI检查。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等;(2)外伤致脑损伤。依据头颅脑超声超、MRI 检查以及《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8]诊断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情况,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脑损伤组男26 例,女20 例,胎龄(37.82±2.76)周,出生体质量(3.12±0.56)kg。无脑损伤组男56 例,女44 例,胎龄(38.57±2.84)周,出生体质量(3.25±0.50)kg。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所有新生儿产后72 h 内进行颅脑超声和MRI 检查。颅脑超声检查: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取患儿仰卧位,使用法国声科Aixplorer 超声诊断仪,经前囟门进行冠状切面、矢状切面连续扫描,观察脑组织结构,测量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血流多普勒参数。MRI 检查:同超声检查体位,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3.0T MRI扫描仪,观察横轴位T1WI、横轴位T2WI、矢状位T1WI、横轴位FLAIR。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 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脑超声和MRI 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结果比较146 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100 例影像学检查正常,46例存在影像学异常征象,阳性检出率31.74%(46/146)。其中MRI 检查异常42 例,检出率为91.30%(42/46),颅脑超声检查异常30 例,检出率为65.22%(30/46),且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χ2=9.200,P=0.002)。

2.2 颅脑超声和MRI 诊断宫内窘迫新生儿具体脑损伤类型情况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MRI 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颅脑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脑实质出血、脑水肿及其他类型脑损伤类型的MRI 和颅脑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颅脑超声和MRI诊断具体脑损伤类型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specific types of brain injuries diagnosed by cranial ultrasound and MRI [n(%)]

2.3 2组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比较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 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anterior artery of neon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indexes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anterior artery of neon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脑损伤组无脑损伤组t值P值n 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46 100 PSV/(cm/s)26.28±4.30 30.96±6.17 4.645<0.001 EDV/(cm/s)10.36±2.75 14.12±3.78 6.035<0.001 RI 0.59±0.14 0.53±0.14 2.403 0.018 PSV/(cm/s)30.08±5.81 36.28±6.77 5.371<0.001 EDV/(cm/s)12.85±1.86 15.88±2.64 7.011<0.001 RI 0.59±0.10 0.55±0.11 2.266 0.025

2.4 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脑损伤的ROC曲线分析ROC曲线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 和RI 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和0.740、0.819、0.613。见图1和表3。

图1 ROC曲线分析Figure1 Roc curve analysis

表3 ROC曲线分析结果

3 讨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出现急性或慢性缺氧情况,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脐带异常等有关,常发生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是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9]。缺氧影响胎儿多个系统发育,其中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可致脑细胞受损,进而引起颅脑损伤、智力障碍等多种新生儿并发症[10-11]。新生儿颅脑超声有无创、无痛无放射性、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势,已成为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首选方式。国内外已有多家医院开展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目前检查方式、操作手法已较为成熟,也有了比较公认的判断标准。本研究对颅脑超声和MRI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MRI 诊断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效果更好,更有助于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颅脑超声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可能是因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与血红蛋白可引起较大的声反射,而超声能更好地接收出血部位的强回声,MRI对新鲜出血及长时间出血部位不敏感,不利于对出血的判断[12-13]。虽然MRI 诊断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明显优于颅脑超声,但其检查时间较长,在婴幼儿中应用时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因此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颅脑超声可动态检测脑血流各项参数,真实、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变化,已应用于颅脑疾病的检查中。颅脑超声能较好地识别大脑中央区病变,可根据回声改变及血流参数确定脑损伤情况和严重程度[14-20]。本研究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血流多普勒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提示脑损伤患儿早期脑血流多普勒参数存在异常,可反映患儿病情。ROC曲线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 和RI 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 和0.740、0.819、0.613,进一步说明颅脑超声血流多普勒参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颅脑超声可用于早期观察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但脑损伤诊断效果不如MRI,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

猜你喜欢
脑损伤脑室颅脑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