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研究

2024-03-15 01:58许丽萍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合肥市量子中心

文/汪 士 许丽萍(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 年,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合肥市“押宝”京东方、千亿注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汽车、申请筹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德国大众集团建立合肥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规划开建大科学装置园区,在建设科学中心、打造创新高地、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中,合肥市以63.30 分居中国内地城市(都市圈)第8 位,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16 位,跻身科学基础设施全球前十城市,排名第9 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合肥市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 位,近三年上升了35 位。

一、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

1.快速崛起的经济实力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底气

合肥市曾经是国内“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近几年却以“最牛风投城市”爆红出圈。2020 年,合肥市进入城市GDP“万亿俱乐部”。2023 年上半年,合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41.8 亿元,同比增长6.1%,总量居全国第19 位。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可以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2018—2022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依次为256.65 亿元、291.76 亿元、353.5 亿元、394.6 亿元、469.5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依次为3.24%、3.1%、3.52%、3.46%、3.91%,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反映了政府的战略方向和决心。与此同时,合肥市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快速蓄积。合肥市专利授权量由2016 年的1.5 万件上升至2022 年的5.9 万件。2022 年,以集成电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8%。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科技创新真正成了合肥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内生动能。

2.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布局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

近年来,合肥市主动强化科技创新重大方向的前瞻部署,并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集中科研优势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原始创新策源能力逐步提升。以量子科技为例,作为量子科技的发展高地,近年来,合肥市在量子产业领域提前布局,持续发力,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为核心,在量子科技领域聚集和输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的科创领先优势和产业布局优势逐步显现。2016 年,依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筹划建立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2017 年,合肥市成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中继站点之一;2018 年,成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保密视频通话;2022 年8 月,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开通,合肥市成为我国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量子计算领域的原始科技创新成果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走出实验室,快速实现科研创新成果到产业化的转化,涌现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一批量子科技企业,全市共集聚量子核心企业19 家、上下游配套企业28 家,培育上市企业1 家、独角兽企业2家。此外,合肥市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等科学领域加快布局,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多路并进,逐步具备全领域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这是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优势所在。

3.逐步健全的科技创新—产业链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亮点

合肥市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经济发展能够不退反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关键在于抓住了产业发展这个重点。近年来,合肥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产业链逐步建立健全。从传统产业来看,合肥市在家电、汽车制造、机械工业等领域具备良好的基础,通过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融合,传统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变为“智造”。2021 年,全市家电主营收入突破千亿元,家电产业规模占全国近十分之一。海尔、美的、格力、TCL、长虹、京东方等世界500 强家电企业均在合肥市设立生产基地。2023 年,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入选“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首座“灯塔”。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纳思达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跃迁式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2022 年,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7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2%,创历史同期新高。

4.逐渐优化的创新生态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保障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要素。近年来,合肥市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孵化创新创业企业、出台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做得可圈可点。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落实科技型企业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打造双创型企业孵化跟踪服务工作机制。深度参与“大院大所”联合共建,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加速科创产出的新模式,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研发中心+孵化企业”模式、合肥创新院的“技术孵化、技术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投资”四位一体模式。在织密织细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方面开拓思路、创新方法。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为科创产业“育苗栽树”,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2022 年对接捕捉高校院所可转化科技成果超过800 项,成立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超过200 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动态调节天使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风险容忍度,增强风险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的信心。2022 年,安徽省政府启动建设“科大硅谷”,合肥市及时出台《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支持“科大硅谷”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结合“科大硅谷”建设需要,设计全新政策体系,形成“普惠政策+专项政策”的政策组合体系,打造政策特区,促进要素集聚。日益优化的创新生态为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

近年来,合肥市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平台联动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够健全、科技金融融合不足、科技人才培育引进机制不够完善、政产研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等。下一步,合肥市要进一步巩固扩大既有优势,加大创新力度,补齐短板和缺口。

1.进一步提升合肥市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集中力量抓好硬件建设。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精密科学装置的加持。过去10 年,合肥市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已获得立项和筹建的大科学装置有12 个,其中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强磁场实验装置已经建成投入运营。未来提升合肥市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的硬件建设重点就是进一步集中力量建好大科学装置等研究基础设施。要依托在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集中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集群和交叉前沿科研装备,与国家实验室核心区以及研发转化的“大院大所”等共同构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的集中区域,将合肥市已有的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精准匹配到合肥市高水平科研机构,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种部队”,争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在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巩固扩大提升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硬核能力。

(2)着力提升软件建设水平。提升合肥市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软件建设重点就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打通合肥市科技创新从知识、专利形态向产品、服务转化的通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技创新成果市场交易平台,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对接平台,科技成果信息查询平台,重要科学设备仪器使用管理平台,双创项目申请、评估、孵化、跟踪工作平台等,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和精准对接。

2.进一步完善合肥市科技创新—产业链条的发展体系

(1)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在健全和完善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革新、技术工艺集成以及产业化等内容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链中具有技术需求洞察优势,在主动谋划科技创新—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补差补缺方面也更加精准。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围绕芯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能源科技、环保科技、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风口,鼓励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和技术革新需求成为科技创新主力。要注重主动预见、超前筹划,促进科技创新端和产业发展端齐头并进。

(2)前瞻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前瞻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未来合肥市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优势,寻找和捕捉新的产业发展风口,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规模优势企业。目前,人工智能、高精度智能装备制造、聚变能源、绿色科技、6G 网络、深空探测等领域都已出现产业应用发展曙光,合肥市可以在科学论证后,做好迎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风口的前瞻部署,下好“先手棋”。

3.进一步优化合肥市创新生态

(1)优化高端科创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按照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需求,有重点、有计划地遴选科技顶尖人才落户合肥市,重点培养和扶持利用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创业的优秀人才,完善归国留学生的就业创业政策。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领域和方向高度分化,科技人才政策制定应考虑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范式,提高顶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政策的针对性。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建设高能级实验室和试验装备,吸引顶尖科技人才来肥。比如前几年“哈佛八剑客”能够齐聚合肥科学岛,从事稳态强磁场和生物制药的交叉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已经被批准立项并开建,且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部分开放使用。该装置为功能材料和医疗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稳态强磁场实验平台,是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梦寐以求的科研基础设施。

(2)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和主体网络。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推动“政产研学用”一体化发展。加强高新区、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合肥市已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高校院所,有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强劲。未来,合肥市要进一步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优势,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在空间上优化科技创新布局,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系统合成优势。

猜你喜欢
合肥市量子中心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量子纠缠到量子通信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醒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送你一盆小多肉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合肥市朝霞小学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