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双抗药物预防支架再狭窄疗效观察*

2024-03-22 07:44代青海舒凌峰李航杨冬谊吴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通络活血炎性

代青海,舒凌峰,李航,杨冬谊,吴涛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99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其致死致残率高,易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脑血管支架植入是治疗合并大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可直接解除血管狭窄,快速挽救缺血缺氧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2-3]。因手术操作过程对血管壁的损伤和支架刺激产生炎性反应引起支架再狭窄是临床有待解决的棘手问题[4-5]。我院应用补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双抗药物治疗脑血管支架植入患者起到了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支架术后再狭窄率,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00例,均符合脑血管支架植入标准;全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有其他脑出血、脑部肿瘤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对本研究药物使用过敏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5~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58±7.14)岁;甘油三酯(1.46±0.23)mmol/L,总胆固醇(5.32±0.7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3±0.85)mmol/L;合并高血压37例,高血糖14例;有饮酒史9例,吸烟史10例;前循环支架35例,后循环支架15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1.06±10.12)岁;甘油三酯(1.46±0.24)mmol/L,总胆固醇(5.16±0.5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0±0.87)mmol/L;合并高血压36例,高血糖16例;有饮酒史12例,吸烟史13例;前循环支架34例,后循环支架16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2019HL-128-02)。

2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如降压、降糖、调脂治疗。

2.1 对照组 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波立维(75mg/d),1次/d。疗程6个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通络方剂治疗6个月(黄芪30g,桃仁10g,白芍30g,葛根30g,蜈蚣2条,天麻10g,川牛膝30g,水蛭6g,甘草3g,临床辨证施治,个体药物加减),2次/d,早晚服用。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GbⅡb/Ⅲa受体)。

4 狭窄程度判定标准

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协作组(NASCET)直径测量法:狭窄程度(%)=1-狭窄处最小残腔直径/狭窄远段动脉正常管腔直径×100%;狭窄程度分级参照NASCET标准: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和闭塞(100%)。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2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Hcy、hs-CRP、IL-6治疗后明显下降,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 ±s)

表1 2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 ±s)

Hcy/hs-CRP/组别例数治疗时间μmol·L-1 mg·L-1IL-6治疗组50治疗前23.81±1.2110.19±1.2164.99±5.74治疗后17.53±1.727.19±0.6122.64±5.10对照组50治疗前25.84±2.149.88±1.3063.04±4.58治疗后22.56±1.648.20 ±0.7039.20±4.44

2 2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GbⅡb/Ⅲa受体、纤维蛋白原治疗后下降明显,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2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例数治疗时间血小板聚集率/%GbⅡb/Ⅲa受体/%血栓素/ng·L-1纤维蛋白原/g·L-1CD62P/ng·L-1治疗组50治疗前42.50±2.0325.73±1.4786.51±2.653.10±0.3921.67±2.78治疗后35.87±3.0414.34±2.4578.34±4.892.70±0.2615.44±3.68对照组50治疗前42.57±1.7332.21±1.5790.58±4.013.34±0.3422.31±1.45治疗后39.12±2.7525.59±2.1784.48±7.573.18±0.2616.23±1.90

3 2组患者再狭窄率比较

治疗组支架再狭窄率为10%(5/50),对照组支架再狭窄率为26%(13/50)。治疗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支架再狭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见表3。

表3 2组患者再狭窄率比较

讨 论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且有年轻化趋势[6]。支架植入可以直接开通狭窄堵塞的脑部大血管,及时挽救缺血缺氧的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是支架再狭窄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临床应用药物球囊和药物支架可一定程度降低支架再狭窄率,但效果仍不使人满意。研究发现中药可抑制支架植入患者的血管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再狭窄[7]。本试验也佐证这一观点。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IL-6等炎性因子大量分泌,使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hs-CRP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黏附因子,引起一系列的血管炎症联级反应,使内膜异常增生。Hcy则通过氧化应激对血管内膜损害,改变凝血因子功能,使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不利于支架术后恢复。所以重视监测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可避免内膜过度增生,血管管径增厚。

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多为气虚无力、血脉瘀阻,经络不畅导致血运逆乱[8]。因此多采用补气活血,通活经络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我院通过应用补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支架术后患者,方中黄芪、甘草可以对人体补元气,升中气,可以增加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同时气有固摄作用,可减少支架术后出血。桃仁、水蛭和白芍活血祛瘀,促进支架贴敷局部血管壁,加快支架植入血管后损伤内皮的修复,减少内皮过度增生,降低了支架再狭窄的风险。天麻、葛根、川牛膝和蜈蚣共同通络止痛,改善微循环,间接减轻支架植入血管的血流阻力,防止血栓形成和压力性内皮损伤。故而通过临床辨证加减应用此方治疗支架植入患者可调节人体信号通路,重塑血管内环境,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降低支架再狭窄[9-11]。

综上所述,使用补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双抗药物治疗脑血管支架植入患者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微环境、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炎性因子进而降低支架再狭窄率。本试验中样本量较小,在未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明。

猜你喜欢
通络活血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