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3-22 07:47张雪梅郭燕杰刘聪慧张梦桐任晓青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正性负性条目

张雪梅 郭燕杰 党 雪 刘聪慧 张梦桐 任晓青 董 雪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5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科住院,并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8];(2)年龄≥18岁;(3)脑卒中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处于康复期;(4)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2)意识不清,伴有认知障碍;(3)合并有精神疾病。本研究自变量个数为18个,样本量取自变量个数的5~10倍,且考虑15%的样本丢失率,得出样本量范围为104~207例,实际纳入样本量205例。本研究通过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CZDSFYLL2023XS审字-046)。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人口社会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支付方式、目前工作状态、居住地和居住情况等。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病灶部位、合并慢性病数量、病程等。

1.2.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该量表是临床中应用最广的卒中功能检查量表,能够反映患者脑卒中后的残疾程度,也可以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该量表共有11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96[9]。

1.2.3 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elf-regulatory fatigue scale,SRF-S)

该量表由Nes等[10]编制,王利刚等[11]对其进行汉化,量表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认知(6个条目)、行为(5个条目)和情绪(5个条目),共计1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量表总分为16~8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调节疲劳越严重。该量表总的Cronbach′s α为0.840。

第一种树是“白松”。说是此树挺拔高大,树干笔直,高海拔山地上高标云霄,令人仰慕。此树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有个“香环”,大约有个百十米半径环树而香,使闻者受益。此树材质亦佳,可资多用。亚兰阿姨说“白松式人物”她交往接触过多位,其优点确是堪比白松,但缺点是“一旦进入那个‘香环’,近距离深交就难相处、不可爱了”。想想也是,在书里、影视里见过的传奇天才,似乎贴身交往没几个好相与的,像艺术家罗丹、猫王等,还有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法国大作家萨特、商界大奇才乔布斯等,不胜枚举。

1.2.4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

该量表由Watson等[12]根据情绪二维度结构所编制,由黄丽等[13]汉化形成中文版。量表包含正性情绪(PA)和负性情绪(NA)2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72[14],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53、0.902。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选项从“几乎没有”到“极其多”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的情绪越强烈。

1.2.5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

该量表由林蓓蕾等[15]编制,量表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身体参与锻炼有关的依从性(8个条目)、锻炼效果监督相关的依从性(3个条目)和锻炼过程中及时寻求建议相关的依从性(3个条目),共14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根本做不到”到“完全做得到”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为更客观反映患者依从性高低,将依从性得分转换为依从率,计算方法为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依从率>75%表示依从性高,50%~75%表示依从性中等,<50%表示依从性低。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23。

1.2.6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16]设计,量表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共10个条目。该量表中第1~5条目及8~10条目,选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为1~4分;第6、7条目选项“无任何来源”计0分,“有几个来源”则计几分;总得分为10个条目计分之和,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96。

1.3 资料收集方法

正式调查前建立研究小组,包括神经内科医生1名、护士3名、硕士研究生3名,由课题负责人对资料收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调查表、量表填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数据收集按统一标准执行。发放问卷前,由调查人员对患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意义及配合的要点等,承诺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收集资料时采用面对面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为97.0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正性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本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7.39±4.54)分,正性情绪得分为(22.32±5.54)分,负性情绪分得分为(25.42±3.8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27.18±4.39)分。各量表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正性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n=199)

2.2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情况、居住地、疾病病程、合并慢性病数量、NIHSS评分、工作状态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脑卒中患者,其自我调节疲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n=199)

2.3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正性负性情绪、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正性情绪、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37,P<0.001;r=-0.633,P<0.001),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346,P<0.001)。

2.4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总分为因变量, 以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功能锻炼依从性、NIHSS评分、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

表4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n=199)

3 讨论

3.1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7.39±4.54)分,与总分中位数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得分稍高于周蕾等[17]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脑卒中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漫长, 肢体功能恢复较慢、康复效果不明显,生活自理水平较低,对主要照顾者依赖程度较高,各种事件的困扰会使其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自身能量资源被逐渐消耗殆尽,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这提示在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医护人员除了要积极做好康复锻炼知识的宣教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功能,帮助患者降低自我调节疲劳的水平。

3.2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受多种因素影响

3.2.1 人口社会学因素

本研究发现,在人口社会学资料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患者在进入更年期之后,随着激素水平的波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焦虑等心理方面的变化[18],影响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水平。年龄≤64岁的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更严重,可能原因是中青年人群承担家庭和社会中多种重要的角色,患病后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中断,容易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19],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20]。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其自我调节疲劳越严重,可能原因是患者需要掌握脑卒中后功能锻炼和疾病康复的相关知识,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从而更难去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而其自我调节疲劳更严重[5]。已婚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较低,可能因为配偶作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能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所带来的压力,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21],进而缓解其自我调节疲劳。

3.2.2 疾病相关因素与个人因素

本研究发现,NIHSS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是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NIHSS评分越高的患者,其自我调节疲劳更高,可能因为合并后遗症的脑卒中患者,其疾病多处于中重度状态,疾病相对更严重[22],患者的身体素质越低,康复锻炼难度就会越高,就越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克服疾病带来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扰,因此,其自我调节疲劳就越严重。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越高,其康复效果更好,患者更容易看到疾病转归的希望,心态更为积极,因此,其自我调节疲劳降低。

3.2.3 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个体的负性情绪越严重,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越高。可能是因为负性情绪下会对人的行为控制过程产生干扰,抑制人的脑活动增强,导致行为反应随之延迟[23]。研究[24]表明,积极的情绪会唤起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长期的目标追求能减轻对资源的自我损耗,从而使得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逐渐起到恢复作用,进一步减轻自我调节疲劳。提示临床医护人员要关注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采取相应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

3.2.4 社会支持

本研究发现,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是重要的外部资源,也是患者在面对疾病应激状态时可以得到实际的物质支持[25]。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水平越低。可能是因为社会支持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处理疾病中遇到的问题,降低自我调节疲劳感。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不安的情绪,获得理解和尊重,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坚持康复功能锻炼。

4 结论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功能锻炼依从性、NIHSS评分、工作状态、婚姻状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脑卒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定期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水平。本研究仅对一个地区的单个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样本量有限,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为制定更加全面的干预方案提出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正性负性条目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