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2024-03-22 03:54郑浩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治疗仪肝细胞乙型肝炎

王 洋,史 蕾,孟 雪,郑浩杰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世界约有2.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尤其以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发病率高[1]。器官纤维化是慢性炎症性疾病进展的特征,在全世界全因死亡率中占45%[2]。肝纤维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微循环障碍,且与肝功能相关,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3]。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血清病毒DNA水平的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改善肝硬化和肝纤维化,但其并无直接的抗肝脏纤维化作用,长期应用可发生耐药[4]。且有报道部分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后会出现乏力感、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5]。而复方中药在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方面呈现出明显优势。中医学认为肝血瘀阻、肝气郁滞、脾虚是肝纤维化的病机特点[6]。软肝化坚颗粒为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瘀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其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显著[7-8]。近年来随医疗科技的进步,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逐渐引起关注,其用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肝脏微循环[9]。但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抗肝纤维化治疗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故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10]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具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表现;临床资料完整;年龄40~75岁;无相关药物禁忌证、过敏史;治疗依从性良好,无精神病史。

1.2排除标准 伴有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肝病者;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肝硬化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6~65(54.3±4.8)岁;体重49~86(65.52±4.39)kg;病程2~13(7.50±2.38)年。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4~70(56.7±5.3)岁;体重44~83 (63.19±5.72)kg;病程2~12(7.20±2.0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相关伦理要求,且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治疗方法 2组均予常规保肝、饮食指导、保持水电解质平稳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规格:0.5 mg/片)口服,0.5 mg/次,1次/d;软肝化坚颗粒(冀药制字Z20051044,批号:090318)口服,15 g/次,3次/d,疗程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大力神肝康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SG-Ⅲ型)治疗,距肝区表皮20 cm左右进行局部照射,30 min/次,2次/d,疗程1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乏力、纳差、腹胀和肝区疼痛改善情况。

1.5.2肝脏硬度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Fibroscan测定仪(法国Echosens公司)进行瞬时肝弹性测定。检测方法:嘱患者空腹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右侧胸部,以右腋前线至腋中线7,8,9肋间为检测点,维持探头垂直且固定于扫查部位,连续有效检测10次,选取中位数为该患者肝脏硬度值(LSM)。

1.5.3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百世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4肝功能指标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日本)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

1.5.5临床疗效 治疗1个月后参考文献[11]疗效评定标准评估2组临床疗效。显效:症状消失,ALT、AST、TBil复常,肝纤维化指标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减轻,ALT、AST、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比原值下降50%。无效:症状稍改善,ALT、AST、TBil无变化或继续上升,肝纤维化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以显效+有效计算。

1.5.6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口干、恶心、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疼痛症状均有减轻(P均<0.05),且观察组各症状减轻更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例(%)

2.2肝脏硬度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肝脏硬度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肝脏硬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硬度比较

2.3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HA、LN、PC-Ⅲ、Ⅳ-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比较

2.4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1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

2.5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见表5。

表5 2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6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器官功能损害,其中对照组出现口干2例,恶心3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 (7/42);观察组出现口干2例,恶心2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8% (6/42)。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肝性,可使肝脏继发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在慢性肝损伤向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大多数肝细胞,包括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都会发生特异性变化。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急性或慢性肝损伤的普遍反应的缩影,也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必须经历的病理生理阶段之一[12]。肝纤维化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实质细胞通过再生反应逐渐失效,导致肝纤维化的细胞外基质逐渐替代肝细胞。肝纤维化在临床早期阶段可以通过不同干预措施逆转,因此临床及早对肝脏纤维化的病理改变进行治疗,预防其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与微循环障碍在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3]。严重的肝脏微循环障碍,导致流入肝脏的血液减少,影响肝细胞的营养供给和新陈代谢,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因此基于肝脏微循环的血液特点,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防止和延缓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形成,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逆转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西药恩替卡韦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进而一定程度抑制及逆转肝纤维化,修复肝损伤。但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恩替卡韦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乏力感、腹痛和肝区不适等,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5]。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以王宝恩、王玉润和刘平教授为代表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针对肝纤维化进行了深入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学研究。《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10]提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为虚损生积、正虚血瘀,化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瘀积、臌胀病范畴。其本质上是肝脏形质损伤,阴精亏损,无以化气为用,以致气血不行,凝血蕴里不散而成积[14]。因此活血化瘀是抗肝纤维化的基本治疗法则,此法与西医中通过改善肝纤维化患者微循环障碍的观点不谋而合。本研究所用软肝化坚颗粒由活血化瘀及益气健脾两大类药物组成,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7-8,15-17]。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经恩替卡韦及软肝化坚颗粒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减轻,肝纤维化情况及肝功能得到改善,肯定了上述2种药物联用的临床效果。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通过物理方法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具有操作方便、简单且安全无创等优点。其原理为应用脉动生物信息技术,通过获取患者的心脏搏动节律信号,发出与患者心率节律相同的脉动红外波,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促肝组织对能量的吸收,以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调节免疫状态,改善患者预后[18]。近年的研究表明,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可显著增加肝脏的单位时间血流量,血管反射性扩张充血,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达到促进肝脏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状态的功效;同时充分激活人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并增强其免疫吞噬能力,从而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肝功能[9,19-20]。

肝脏纤维化程度的降低伴随着实验室参数的正常化和病毒复制的消失。LSM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等级呈正相关,当LSM值>17.5 kPa时,基本可诊断为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为临床肝硬化确诊的非创伤性权威性指标,其中HA是目前反映肝纤维化敏感度最高的指标;LN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指标;PC-Ⅲ在肝纤维化早期合成活跃,也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Ⅳ-C是胶原增生过程中最先增生的胶原[21]。此外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生理功能,评估肝脏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 在肝脏中存储量是血清中含量的1 000~5 000倍;当损伤因素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坏死,肝细胞内ALT亦可泄漏入血中,因此ALT是最能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AST以心肌细胞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细胞,血清中含量极少,因此AST是反映肝病变敏感的指标之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脏转换胆红素能力下降,血清TBil亦升高[22-23]。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肝脏硬度值、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提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促进肝脏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肝功能。

综上,恩替卡韦、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具有叠加效应,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明显改善肝脏硬度、肝功能,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纤维化,且安全性良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治疗仪肝细胞乙型肝炎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