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针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2024-03-22 03:54尤晓欣苏肇家王珍贞田立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陆氏阴部老年性

尤晓欣,苏肇家,赵 巍,王珍贞,田立霞,裴 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老年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多发病之一,国内发生率为30%~58.6%,国外发生率约为98.5%[1-4]。由于老年妇女的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导致病菌易侵入阴道,引发炎症[5],临床表现为阴道干涩、瘙痒、灼热疼痛,分泌物增多、异味等。雌激素作为首选药物,可明显改善症状,但存在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抗生素、润滑保湿制剂等非激素药物可缓解症状,但易复发[6-9]。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10-14]。陆氏针灸以调补冲任、健脾和肝益肾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尚缺乏一定循证依据,故本研究比较了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与单纯使用甲硝唑治疗的疗效差异,旨在进一步明确陆氏针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5]中老年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①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后的女性;②症状:外阴灼热、瘙痒,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阴道分泌物呈脓血性,可伴有性交痛;③妇科检查:阴道皱襞消失、菲薄,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有时可见浅表溃疡;④阴道分泌物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和基底层细胞,而未见滴虫、假丝酵母菌等致病菌,阴道内pH值升高;⑤排除阴道癌、生殖道恶性肿瘤等。中医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妇科学》[16]中“阴痒”“带下”的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1.2纳入标准 ①年龄45~70岁之间;②绝经≥1年的已婚妇女;③近4周内未接受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④自愿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 ①年龄<45岁或>70岁者;②念珠菌感染、滴虫感染,重度的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性病等者;③合并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性疾病者;④患有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等其他内外科疾病者;⑤近12周内接受过雌激素类药物治疗者;⑥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⑦无法判断疗效或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者安全性判断者;⑧未获得知情同意者。

1.4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妇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病程和辨证分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LCSY042号)。

表1 2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 患者每晚清洁外阴后将甲硝唑片0.2 g/片[远大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47]纳入阴道深部,连用1周,停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2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主穴为关元、曲骨、曲泉、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太冲、肾俞、次髎;配穴:肝经湿热加取行间、肝俞,肝肾阴虚加取太溪、肝俞,脾虚湿盛加取足三里、脾俞。操作:患者先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使用0.25×40 mm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各穴位均以爪切法进针,其中针刺关元针尖稍向下斜刺,得气以针感向阴部放散为度,余穴位以患者局部酸胀、医者手下沉紧为度;所有穴位得气后,肝经湿热型患者关元施捻转泻法,肝肾阴虚型和脾虚湿盛型患者关元施提插补法,行捻转或提插手法约30 s,留针20 min。1次/d,隔日治疗,治疗10次停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1.6.1中医证候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治疗1周后、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治疗1周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2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进行评分。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干涩、灼热、疼痛,阴部瘙痒,带下量,带下色、质、气味,心烦易怒、胸胁胀痛,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倦怠嗜睡;次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口苦咽干、烘热汗出、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身重肢肿、腹胀纳少、性交痛、尿频尿痛、小便色黄量少、大便黏腻或便溏、大便干燥难解。各项症状按无、轻、中、重评定,主要症状记分0,2,4,6分,次要症状记分0,1,2,3分,总分最高99分。

1.6.2阴道健康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治疗1周后、第1个疗程结束后、第2个疗程治疗1周后、第2个疗程结束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2组患者阴部体征和阴道清洁度进行评分。包括阴道弹性、阴道湿润、阴道黏膜、pH值、阴道清洁度,各项按无、轻、中、重记分0,1,2,3分,总分最高15分。

1.6.3临床疗效 疗程结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疗效指数(N)=(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100%。痊愈:中医证候、阴部体征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恢复正常,N≥95%;显效:中医证候、阴部体征明显诚轻,阴道分泌物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降低,70%≤N<95%;有效:中医证候、阴部体征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仍有异常,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降低,30%≤N<70%;无效:中医证候、阴部体征、阴道分泌物检查未有明显改变,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降低,N<30%。治疗结束1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总评分高于治疗后总评分的20%为复发。

2 结 果

2.1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第1个疗程结束后、每2个疗程治疗1周后和第2个疗程结束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2阴道健康评分 治疗前2组阴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阴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第1个疗程结束后、每2个疗程治疗1周后和第2个疗程结束后的阴道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健康评分比较分)

2.3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复发率 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6.7%),对照组复发7例(28.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54,P<0.05)。

3 讨 论

老年性阴道炎属于中医学妇科杂病“阴痒”“带下”范畴。陆氏针灸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为基础,认为中老年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随着肾气渐损,冲任虚微,天癸枯竭,月事断绝,或肝阴耗损、或脾虚生化无源,精血不足而无法下注血海,以致阴部失荣,可出现阴道干涩、作痒、刺痛等症状;而肾气不足或脾失健运,可致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日久则正气渐虚,易受外邪侵袭,湿邪久驻蕴而成热,以致湿热下注,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部灼热、带下异味等症状。“地道”是月经和分娩的通道,与胞宫直接相通,“天癸”为肾精所化,故“天癸”的盛衰可直接影响其内环境;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与肾相通,足三阴经脉又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关元,故冲任二脉的虚衰也可直接影响“地道”内环境。因此,本病的病位在阴道,归属于胞宫,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冲任二脉。 因而,老年性阴道炎以肝脾肾亏虚、冲任失调为本,或兼有湿热下注之标,故治则以调补冲任、健脾和肝益肾为主,可兼以清热化湿止带。临床治疗分为肝经湿热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虚湿盛型三型。陆氏针灸以经络理论作为指导,辨析脏腑为先,通过针刺手法调整患者体内的经气运行和脏腑虚实,改善局部气血虚损,增强抵御外邪之力,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加快恢复健康,标本同治,减少复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时应结合四诊,全面、正确地分析证候,选取主穴配穴,辨证施治。本研究取任脉、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经腧穴为主,主穴取关元、曲骨、曲泉、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太冲、肾俞、次髎;若肝经湿热加取行间、肝俞,肝肾阴虚加取太溪、肝俞,脾虚湿盛加取足三里、脾俞。冲脉、任脉源于小腹,起于胞中,出会阴之间,足三阴经脉又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三阴交亦为足三阴经脉交会穴,故取两穴可调益三脏之功,以通调冲任;曲骨为任脉、足厥阴肝经之会,可疏肝而利冲任;太冲为肝经原穴,曲泉为肝经合穴,两穴并用既可清肝经湿热,又可补肝肾阴虚;公孙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阴陵泉健脾利湿;次髎为治疗前后阴疾病之常用穴。因手足三阴经脉之原气自肢端直接作用于本脏,输出于背部五脏的俞穴,结聚于五脏的募穴,其本在四肢,而标在背俞与腹募[17]。陆氏针灸处方取穴注重背俞穴的运用,治疗时取肝俞、脾俞、肾俞等调理相应脏腑之虚实。

陆氏针灸施治时注重针刺手法的运用,认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正确运用补泻手法其疗效一般优于不用补泻手法,特别在治疗内脏病时尤为突出,并将补泻手法概括为调和阴阳之气与疏调营卫之气两类。调和阴阳即指经络之气有余时引阴外出而散泄之,不足时导阳深入而充实之,包括提插补泻、徐疾补泻,用于调补虚寒或清泻实热;疏调营卫即抑制太过或推助不足,从而纠正营卫流行或速或迟,包括捻转补泻、迎随补泻,用于祛除血气壅滞、经脉不通等[17]。老年性阴道炎施治过程中诸穴均以爪切法进针,陆氏认为爪切法不仅可固定穴位、宣散气血,还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针刺疼痛感和防止刺伤血管、脏器[17]。其中针刺关元针尖稍向下斜刺,得气以针感向阴部放散为度,若患者以本虚为主,则关元施提插补法,予以调和阴阳、调补冲任二脉之虚;若患者兼有湿热下注之标,则关元施捻转泻法,予祛除邪气壅滞、调和营卫不足、疏通经气运行;其他诸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选取关元施以针刺补泻手法,还可助推诸经经气以达病所,阴部气血充盈,得以濡养,方可抵御外邪侵袭,加强疗效。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和阴道健康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治疗在缓解患者阴部灼热、疼痛、瘙痒及带下增多等主要症状和调节阴道内环境的疗效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甲硝唑,且复发率较低,同时还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头晕头痛、口苦咽干、烘热汗出、神疲乏力等次要症状。

本研究初步表明,陆氏针灸辨证论治老年性阴道炎的特色诊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本研究仍存有不足之处,后续有待扩大样本量、加入更多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同时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机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陆氏阴部老年性
阴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引导辅助阴部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比较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传统针灸穴位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对比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关于“海派中医陆氏针灸学术思想暨临床经验研讨会”延期举行的通知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