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2024-03-25 18:41邹燕韩高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职院校

邹燕 韩高峰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体,理应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上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外文化传播意识不强、专业设置不合理、文化资源挖掘不深、新旧媒体应用范围狭窄等。文章采用文献梳理法、对比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梳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外国大学在对外文化传播上的经验,结合普通高校现有的文化传播具体做法,构建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有效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理念体系,开发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相关专业,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价值,拓展新旧媒体对外文化传播优势,加强师生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等。文章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为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传播意识;文化传播专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1;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033-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HZ0961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作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重要任务,理应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上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面临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能力相对较弱,对外文化传播效果不太理想。

(一)对外文化传播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师生对文化的关注度不高,一些公共课教师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1]。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而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使得学生们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低下[2]。除师生外,一些教育管理部门也存在对外文化传播意识不强的表现[3]。

(二)相关专业设置不太合理

为全面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4]。不管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还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最新版的目录中都没有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相关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和文化传播相关的专业是比较多的,然而,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目标,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却没有专门针对这项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或者核心课程。

(三)地方文化资源挖掘不深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对外文化传播上要以挖掘、整理、传播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在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挖掘、转化上都做了很多工作。然而,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中,对外文化传播效果不明显[5]。除了缺少专门的机构和部门收集整理地方特色文化,缺少内容形式的创新之外,还缺失对地方文化的精准提炼[6]。

(四)新旧媒体应用范围狭窄

目前,新旧媒体都是高职院校对外传播文化的载体。而校报等传统媒体一般都只在校内发行,传播范围很窄,读者较少,另外它作为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在内容上以报道学校的党政新闻为首要任务,在对外文化传播上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7]。当前高职院校一般都有以校名命名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然而,这些新媒体在替代校报等传统媒体的时候,对外文化传播的形式虽然变了,内容却缺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国际文化交流机会较少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多限制。相对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国际影响力弱,国际化交流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8]。作为中外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留学生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中国留学人数达到41.39万人,高职院校却只占了非常小的比重。

二、构建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有效路径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应该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在对外文化传播上的经验,构建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路径。

(一)构建高职对外文化传播理念体系

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首先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从高职院校的特点出发,构建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理念体系,凸显高职院校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第一,从高职院校的初心使命出发。2020年9月,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后,在高职院校的对外文化传播中,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五育并举[9]。加大智育、美育的比重,在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素养,坚定学生的奋斗信念,增强奉献意识,自觉做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践行者。第二,从高职院校的责任担当出发。高职院校要勇于承担起自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上的责任,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扛起对外文化传播责任,要理直气壮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尤其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弘扬、传播,要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教学体系中。第三,从高职院校的文化自信出发。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与基石,也是教育教学任务一项重要的内容[10]。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充分利用多种载体与渠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高职院校在培养文化自信上,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職业教育特色的培养体系。

(二)开发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相关专业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培养会讲中国故事、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的文化传播专门人才,这是国家和高职院校要重点关注的问题[11]。

第一,开设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相关专业。最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没有传播学等专业,更没有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专业等。为了满足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需求,为了培养既精通外语,又熟知中华文化,还掌握传播学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根据相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办学能力、专业资源等情况,开设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相关专业[12]。第二,调整涉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高职院校相关涉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专门针对这项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或者核心课程等问题,今后,要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增加中华文化以及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强化学生在将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时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13]。第三,强化外语专业学生对外传播优势。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构建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英语专业学生在对外文化传播上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地方文化引入外语课堂,拓展對外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价值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14]。

第一,做好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地方建筑、地方曲艺、地方饮食、民俗节庆、历史渊源和民间工艺等。高职院校在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过程中,要以团队开发为主体、以“非遗”为重点。第二,做好形式创新。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都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融合创新的文化。为了今后更好地对外传播这些文化,需要根据网络化、全球化的相关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在形式上做好融会贯通。第三,做好与时俱进。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对外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理念,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第四,做好自身凝练。凝练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既是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重点,又是进行特色文化开发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今后对外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高职院校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要同时体现地方特色、职业教育特色和高职院校的特色。

(四)拓展新旧媒体对外文化传播优势

第一,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在高职院校,目前主要有校报、学报、校园广播、校园电台等传统媒体。对于招收留学生和没有留学生的高职院校,这些传统媒体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二,充分利用好自媒体平台。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在自媒体环境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抖音短视频账号、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五)加强师生对外文化传播交流

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是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是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积极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搭建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平台。高职院校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友好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等情况,加深对世界文明的认识,为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交流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提高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活动,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中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和海外合作学校学生的交流会、互派短期修学交换生等项目增强文化交流[15]。第三,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外师生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高职院校师生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活动过程中,中外师生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热点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三、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后,高职院校应该构建高职对外文化传播理念体系,开设对外文化传播相关专业,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价值,拓展新旧媒体对外文化传播优势,加强师生对外文化传播交流,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玉珍,湛贵玲.基于5W 传播模式的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7):21-23.

[2] 韩东云.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英文教学现状研究[J].海外英语,2020(6):242-243.

[3] 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2(8):95-97.

[4]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S].北京:教育部,2021-03-17.

[5] 米春艳.奥运背景下的地方文化之外语传播途径:以高职院校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58-60.

[6] 魏娜,薛继红.论高职院校在传承创新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3(10):74-76.

[7] 梁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对外文化传播[J].青年记者,2015(11):77-78.

[8] 蒋梅玲,林震,秦伟.“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索[J].电脑采购,2021(18):135-137.

[9] 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2(8):95-97.

[10] 李彦.基于SWOT分析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高职校为例[J].新闻传播,2018(12):18-20.

[11] 王莉莉.地方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12):81-83.

[12] 张朝意,冯刚.高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分析[J].对外传播,2015(5):59-61.

[13] 谭爱平,郭丽君,钟永发.高职高专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0(11):79-80.

[14] 傅凯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N].光明日报,2021-01-25(6).

[15] 周璐铭.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2000-2015)[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作者简介 邹燕,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韩高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高职院校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大庆精神文化资源的内容及价值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初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