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与思政教育的互动:机遇、问题与对策

2024-03-25 17:07王含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思政教育机遇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在当代社会的普及,其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文章深入探讨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其带来的机遇、问题及对策。社交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但同时带来了信息真实性、思想观念多元化和网络环境不确定性等挑战。社交媒体促进了思政教育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广泛性,使最新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动态能迅速传达给学生。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增强,使思政教育过程更为生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思考。同时,社交媒体在促进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引导、知识传播和思想启迪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然而,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是主要挑战之一,因为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在价值观和思想认识上可能产生混乱。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学生的网络依赖问题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在社交媒体内容的审查、过滤、监管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上需要开展针对性教学,在提升学习效率上要加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强化学习记忆,以此做好思政教育。

关键词:社交媒体;思政教育;机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15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移动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AH052304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也成为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以即时性、互动性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深刻塑造着年轻一代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1]。社交媒体的普及不仅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彰显了新一代青年对新技术的快速适应和广泛应用。同时,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认识的重要任务。

在多元化信息源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作为新兴工具来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已成为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拓展教育渠道,提高教育效率,还能促进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2]。

二、社交媒体与思政教育的互动机遇

(一)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与广泛性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快速性和广泛性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的快速传播意味着最新的政治理论、社会动态、文化发展等内容能够迅速地传达给学生。这种时效性能够极大地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现实关联性,使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及时反映社会现实[3]。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实时分享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政策解读或社会热点话题,从而使学生在思政学习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脉动。同时,社交媒体的广覆盖性意味着思政教育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传统的教育模式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教学资源,而社交媒体打破了这一限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思政教育资源。此外,社交媒体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视频、直播等)也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性

社交媒体能够显著增强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而社交媒体打破了这种单向传播的局限性,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直接接受思政教育内容,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参与者和贡献者。这种互动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5]。此外,增強互动性也能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和路径。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教师可以开展在线讨论、虚拟研讨会、网络问卷调查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参与中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想的成长[6]。

三、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社交媒体在为思政教育提供便捷渠道的同时,带来了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的挑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虚假信息、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成为一大问题,主要是由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快速传播特性导致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这导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未经核实、夸大甚至错误的信息。这些信息扭曲事实,误导舆论,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学生群体影响深远。学生在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时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那些符合他们期望或经验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客观理解,还可能引导他们形成错误的认知和判断[7]。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受到严峻考验,如何使他们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辨别信息,成为思政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在社交媒体的浪潮中,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愈发多元化,这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各种思想观点,从传统的价值观念到现代的多元思潮,从而形成复杂的思想价值体系。这种多元性本质上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他们树立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世界观[8]。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不同观点的交织和冲突可能使学生在价值观和思想认识上产生混乱。面对多元思想观念时,学生可能感到困惑,难以在众多声音中辨识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同时,传统思政教育的标准化内容与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之间的冲突日益显现,如何在保持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理念的同时,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成为思政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9]。

(三)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构成了另一重要挑战。

首先,网络空间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在广阔的网络世界,学生可能遭遇各种安全风险,如网络欺诈、个人信息泄露、不良信息侵蚀等。这些风险不仅会威胁学生的个人安全,而且可能干扰和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其次,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同样值得关注。随着学生对社交媒体的日益依赖,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深度思考能力会逐渐弱化。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处理现实问题时过于依赖网络信息,忽视独立思考和现实交往的重要性。

此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世界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意味着学生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思政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10]。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社交媒体内容的监管与引导

面对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首要任务是加强内容监管与引导。这包括增强信息审核和过滤机制,确保学生接触到的内容是真实、准确和健康的。高校可以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监督和审查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及时筛除不实信息和有害内容,防止错误观念的传播。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辨别真伪信息,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媒体素养教育、信息评估方法、逻辑思维训练等[11]。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甄别信息,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持正确的判断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12]。

(二)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

当前,社交媒体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结合社交媒体的特点,如即时性、互动性和视觉吸引力等,开发出更加吸引学生、更能引发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如通过短视频讲解理论知识、通过网络讨论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在线问答解决学生的疑惑等。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发布正能量的故事、分享先进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3]。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背景,教师可以制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还能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14]。

(三)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要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关键。高校应优化师生互动的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搭建更加便捷的沟通桥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回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甚至可以组织线上小组讨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此外,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或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这种个性化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15]。

五、结语

社交媒体与思政教育的互动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现代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影响。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快速传播信息、扩大教育覆盖范围,还能通过增强师生互动和参与感,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覆盖性能够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然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面临考验。强调社交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至关重要,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长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张明明.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9):71-72,79.

[2] 李顺年,黄涛,张萌,等.大学生网络媒介使用及网络意见表达方式调查与思政教育研究[J].西部学刊,2021(12):81-84.

[3] 钱进.社交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20(Z3):105-106.

[4] 张乐,熊密密,常李娜,等.社交媒体多元化思想品德教育探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1(1):104-105,109.

[5] 张钊.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2):34-35.

[6] 梁建明,王静雅.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5):1-6.

[7] 刘柏汐.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归因与思政引导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1):126-128.

[8] 丁云昊,黄伯强.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2023(7):1-4.

[9] 邓丽霞.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4):4-6.

[10] 崔之府.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3(18):90-91.

[11] 律静,张现磊.社交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0(6):151-152.

[12] 常哲.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8):182-184.

[13] 张鑫.社交媒体下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分析[J].中国报业,2023(16):236-237.

[14] 申世明,王蓉.新媒体时代大学舆情监测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61-63.

[15] 张晴.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中社交媒体的应用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77-78.

作者简介 王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思政教育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