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4-03-25 19:19袁瑜胡馨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袁瑜 胡馨平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强调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下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先对新媒体的定义及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思想观念的影响。随后,探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和新媒体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媒体使用频率,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多元信息的影响。此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内容创新与数字化整合、增强互动与参与性、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以及建立跨平台同步推广策略,旨在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183-03

一、引言

隨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新媒体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充满挑战,又会迎来无数机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教育方式,以确保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大学生能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强化党建工作,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还关乎国家的长远稳定和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党建工作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新媒体通常指的是依托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媒体形式,如社交网络、博客、视频共享平台和移动应用等。相较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互动性、即时性、定制性。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可以主动参与信息的创建、传播和评论,使得信息流动更加多元和自由。同时,新媒体的跨平台特性使其能够轻易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1]。

(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变革

党建工作作为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旨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培育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组织纪律,确保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强大互动性为党建宣传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直接的渠道,使得党的理念和政策能更快速、更广泛地触及每一个人。但同时,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更加灵活、开放和与时俱进,调整其策略和方法,确保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能继续发挥其核心和引导作用[2]。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多数大学生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和即时通信工具,这不仅是他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主要工具,更是他们展现自我、塑造个人品牌和认知世界的窗口。此外,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活跃度高,对新兴技术和应用的接受度也相对更快,使得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具影响力和创造力。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他们对信息的认知方式上,新媒体的即时性和碎片化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加追求快速、简洁地摄取信息,但有时可能导致表面化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他们对事物的主观参与感,推动他们更加主动地表达意见和情感。然而,新媒体中的算法推荐机制有时也可能局限他们的信息视野,导致思想上的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固化[3]。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内容固定,强调统一性、权威性和系统性,这种模式在当今多元、开放的信息时代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很难形成深入的思考和真实的感悟。传统教育内容的僵化与单一性很难满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知识的需求。面对新媒体带来的丰富信息来源,传统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距离,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4]。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须创新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可能的问题。首先,由于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和即时性,大学生可能形成浮躁的思维习惯,缺乏对深度信息和知识的追求。其次,算法驱动的内容推荐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思想回音室中,难以接触和认识到多元的观点和信息[5]。此外,新媒体中的假新闻、错误信息或极端观点的传播,也可能误导大学生,使他们对某些问题持有偏颇的看法。最后,新媒体环境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可能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逃避现实、回避责任的态度,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这些问题都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内容创新与数字化整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着眼于内容创新与数字化整合。这意味着传统的党建内容和教育材料必须经过重新构思,使其更符合数字时代的需求[6]。例如,静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可以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动画或互动式应用,从而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这种整合不仅是形式上的,还要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创新,结合时事热点、案例分析等,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7]。此外,数字化的党建资源可以轻松地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分享和传播,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党的声音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考虑到新媒体用户的多样性,应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设计内容,如通过故事化、案例化或问答式的形式展现党建主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8]。学校可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一个数字资源库,方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随时查找和使用,同时也为未来的内容创新提供素材支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互动式学习平台,使大学生能够通过模拟、体验等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党建和思想政治知识。同时,应开发或引入集成的跨平台发布工具,使内容推广更加高效和广泛。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设置反馈功能,鼓励大学生提供对内容的建议和评价。结合实时的数据分析,定期更新和优化内容,确保其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9]。

(二)增强参与性

在新媒体时代,单向的传播已不再适应大学生的接受习惯,他们更加渴望成为内容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收者。因此,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他们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利用即时通信软件等工具,构建实时互动的教育平台,让大学生能够即时提问、分享经验和发表意见。鼓励大学生主动提供内容和项目建议,通过投票或其他方式让他们参与到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制定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模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实践场景,使大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角色扮演来体验和学习[10]。可以组织在线的知识竞赛、创意征集、互动答题等活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鼓励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形成学习小组或社区,通过互相讨论、分享和合作,加深对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或认证,如积分、证书、实物奖励等,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和学习。通过这些方式,确保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与大学生形成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在传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新媒体工具,如通过直播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在线上线下同时参与,形成互补和加强效果[11]。

(三)开展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即个体在接触、使用媒体信息时的能力和态度,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必备技能。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从众多信息中辨识真伪、筛选有价值内容的挑战。因此,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教授大学生如何解析新闻、广告、社交媒体内容等,识别其中的立场、偏见和意图,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的信息评价能力[12]。针对现今数字假新闻、修图、深度伪造等新技术产生的内容,要培养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交易过程中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教育他们在网络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指导大学生理解和践行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规范,如避免网络欺凌、不传播不实信息等,培养他们的数字公民道德。提倡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创意表达,但同时也教育他们遵循版权规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结合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素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新媒体使用视角,帮助他们在新媒体时代保持独立思考[13]。

(四)跨平台同步推广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日益分散。为确保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能够有效覆盖每一个大学生,需要跨平台同步推广。尽管各平台的传播形式和特点不同,但内容的核心主题和风格应保持统一,确保在各平台的信息表达都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创意视频,在微博和微信发布图文并茂的文章,在直播平台上组织线上讲座或互动活动。可以鼓励大学生在不同的平台上参与讨论和反馈,增强其参与感和归属感[14]。通过收集各平台的用户反馈和数据,对内容进行持续的优化和调整,确保其始终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校应当积极与各大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官方渠道推广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其影响力[15]。

五、结语

新媒体为学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逐渐显得滞后,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党建工作要与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和认知方式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创新策略,强化内容的数字化与互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建立跨平台的同步推广机制。同时,要持续关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策略,确保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佳,莎日娜,罗海旗.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融双促”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3,24(3):82-90.

[2] 徐蕾.以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4):136-138.

[3] 葛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0):101-103.

[4] 高光斌.从“相加”到“相融”,开好新时代学校“大思政课”[J].教育家,2023(15):66-67.

[5] 刘深诣.试论高校黨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88.

[6] 杜莹.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作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7):14-16.

[7] 薛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77-78.

[8] 吕一彤,桑士健,张续严,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的载体与路径研究[J].才智,2021(30):26-29.

[9] 杨雪.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0):95-97.

[10] 任颖.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新西部,2020(17):127,8.

[11] 鲁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党建”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12] 吴文浩.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65-67.

[13] 孔艳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82.

[14] 张雪,静丽贤,王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科技风,2015(24):230-231.

[15] 戴永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华夏教师,2014(9):67-68.

作者简介 袁瑜,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 胡馨平,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学、刑法学。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