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遗类短视频研究

2024-03-25 19:49王佳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播非遗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些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凭借多媒表达、碎片形式、丰富内涵等特征逐渐成为大众传播的热门媒介。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非遗传播,不仅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进一步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起了新的渠道。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等方法,以非遗类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非遗类短视频的兴起及传播现状入手,对当前抖音、快手两大平台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非遗类短视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形式;其次,通过传统文化纪实性转译、受众群体沉浸式体验、借助热点话题全民共参与等三个方面分析非遗类短视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具体形式,认为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具有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大格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旨在厘清非遗类短视频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短视频;新媒体;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198-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代中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基本遵循,对实现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1]。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已然成为大众传播的热门媒介,引领着当前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以非遗为主题的短视频制作内容在各大平台迅速兴起,除了具备短、平、快的传播特点之外,非遗类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能够透过这些视频内容的表象展开文化想象延伸,从精神层面导向文化身份认同。因此,非遗类短视频正逐渐成为有效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空间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文以非遗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采用的形式与时代价值,以期准确把握非遗短视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系,旨在为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非遗类短视频的兴起及传播现状

非遗作为一种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一直是基调。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不俗的进展,目前,我国进入各级名录的非遗项目已超过10万项。同时,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了非遗新媒体传播计划,强调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拓展非遗传播渠道,支持各类媒体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全面深入参与非遗传播,促进非遗项目通过新媒体得到更广泛的认知认可”[3]。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短视频逐渐成为非遗传播的新媒介,越来越多的非遗类短视频以及优秀的短视频创作者开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出圈”。“抖音”平台发布的非遗数据显示,从2019年4月抖音发起“非遗合伙人”计划开始截至2020年6月,在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318项,涵盖率达96%,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个,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4]。这意味着,抖音4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看过近500条相关视频。与此同时,“快手”平台也一直致力于非遗与传统文化保护,根据权威数据,截至2023年1月,快手已覆盖全中国98.6%的非遗项目,共计1535项,非遗兴趣用户高达2.06亿人,传统文化主播已超过15.5万人,平均每天有超过4万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主播在快手开播[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非遗类短视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新载体,其兴起不仅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媒介融合中重塑了一种新的网络文艺样态。

二、非遗类短视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应用形式

短视频应用于非遗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所有短视频一样,非遗短视频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可以更直观立体、节奏鲜明地展示其内容。一方面,通过符号重构、剪辑技术、视觉再现等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将非遗文化及其蕴含的较为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视频创作者利用影视技术与文化创意,站在时代与潮流前沿,重塑非遗的文化内涵,能够对中华传統价值观进行当代转化,建立起与受众有效沟通的桥梁。

(一)传播:传统文化纪实性转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族人民在其独特的文化场域所形成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气质情感等文化烙印,是全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非遗类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能够将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再现民族文化记忆,最终使其得以传播并获得社会认同。首先,是视觉元素的转译。非遗类短视频通过对非遗所在的文化空间、非遗项目本身、非遗传承人进行纪实性拍摄与记录,以影像纪实高度还原拍摄现场的完整信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承人的独特魅力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价值的传递。其次,是听觉元素的转译。非遗类短视频的听觉元素一般以同期声为主,辅之以背景音乐。真实再现的同期声能够从听觉维度体现出视频的客观真实性,更好地传递情感,描述故事情节,再现传统文化历史。如抖音平台中以非遗内容为主题的头部创作者“@山白”在近期发布的“织麻为布,夏布”这一视频中,以青山绿水、乡村古屋、鸟啼虫鸣作为背景,将镜头聚焦在收麻、刮麻、脱胶、渍麻等制作手法上,没有旁白解读,以自然声音为背景音乐,通过完整的古法制作向受众高度还原了夏布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每一个步骤都极其烦琐,但“@山白”却安安静静、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道工序,这些画面让屏幕前的用户十分享受,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该条视频点赞量超640万次,“@山白”凭此条视频涨粉100多万人次。可以说,非遗类短视频通过传统文化纪实性转译,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多元发展,这是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二)认同:受众群体沉浸式体验

创新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故事是最好的传播形式,沟通化的语境更能打动受众,采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可使特定空间的非遗情景“物化”[6]。在非遗短视频中,创作者不仅通过场景重现向观众复原了传统非遗工艺制作的完整过程,还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觉效果,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这种体验更容易使个体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情感归属。一方面,非遗短视频以非遗传承人为载体来凸显故事感,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传承人自述的语气、动作细节、情绪变化等行为来传达整个故事的情感与价值观,让场景和故事更具真实性,用真情实感来引发观众形成共同的心理归属感。另一方面,非遗短视频在制作上还会利用剪辑技术来凸显艺术性,根据视频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联系,以及把控镜头的快慢节奏,从而形成一段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视频。

比如,在抖音平台博主“@朱铁雄”的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剧情+国风+特效变装”的内容,这种充满冲突的剧情反转、国风的形象以及卓越的特效技术充分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浏览评论区,“又燃又戳心,这才是真正的国风变装”得到了4.3万次点赞,“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的留言更是收获了9.7万次点赞,类似的夸赞之词在评论区随处可见。这种对非遗加以提炼升华的短视频唤醒了受众的民族情感,增进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豪感。

(三)交流:借助热点话题全民共参与

短视频平台作为流量高地,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态中最具优势的应用。究其主要原因,可以发现短视频已经不再只是一部分受众的个体兴趣,而是一种带有全民性、群体性、社会性特征的全民参与平台[7]。其中,非遗类短视频更是借助热点话题吸引了广大用户的关注,为彼此陌生的人群开辟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正在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媒介。非遗类短视频常常会挖掘其自身所具有的话题元素,结合并制造网络热点话题,在相应话题矩阵下发布视频,这种“短视频+话题”的形式更具传播与交流功能,一是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点击,提高视频的曝光量和点击率,在此之后甚至会出现二次创作;二是根据视频的话题标签和内容质量等因素,推荐给更多相关的用户,从而提高视频的推荐率;三是通过点赞、评论、私信等功能,受众可以实现虚拟空间的交流互动。根据抖音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包含有“非遗”的相关话题共有超过4800万条视频和2000余亿次的播放量,获得点赞64.8亿余次,评论量59.3億余次[8]。其中,“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非遗奇遇记”“中国非遗知多少”等都是2022年抖音非遗的热点话题。在“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的话题下,博主“@凌云”作为峨眉武术的传承人通过拍摄短视频收获了1323万粉丝,点赞量累计达2亿余次,同时还带动了#峨眉凌云是云缨本云吧#、#峨眉武术 yyds#等热点话题,不仅使非遗峨眉武术得到迅速传播,还吸引了更多的受众参与话题制造、话题讨论等,在彼此交往交流交融中保护、传承了中华民族共有文化遗产。

三、非遗类短视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

(一)非遗类短视频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大格局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涉及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医药、民俗等方面,而且还有民族精神指引类、知识与社会实践类等文化元素,这就需要加强对其的传承与发展。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10]。可见,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传播格局已然形成。而非遗类短视频的兴起,无疑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首先,非遗类短视频突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将天南海北的传统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打破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地域局限性,打破了人们沟通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使每一种非遗都应该被看见”成为可能。其次,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更加便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非遗类短视频具有时长短、节奏鲜明、去中心化等特征,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出“精华”内容,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浏览,满足了其多元需求。

(二)非遗类短视频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曾认为,“非遗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网红的负面效益,其全民参与、文化传承、雅俗共赏的清新面目通过回归传统本意,令传统文化以新形式植根于人类交往的精神世界”[11]。可见,非遗类短视频无疑是一个具有社会价值的传播现象,正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归依的文化空间。

一是持续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12]。“非遗+短视频”使得非遗项目与音乐、图文、表演及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实现了非遗由“静观美学”向“动态美学”的转变,解决了“非遗”原有受众老化的问题,视觉化、话题性的传播方式可将“非遗”的美学特点放大,提升其在年轻人中的符号价值,推动了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发展的融合,实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持续发展与完善[13]。

二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内容,但同时也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非遗类短视频的创作者通过坚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方式为受众构建起了“集体性的民族意识”,将厚重的文化传统、家国情感结合多种视听语言融入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小故事里,成功唤醒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内心最深处共同的精神追求,让受众更好地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体认,从而以传承、情感为纽带,指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灵向往[14]。

(三)非遗类短视频是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在非遗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双向推动下,“非遗+短视频”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持续发展,成功地为那些埋头专注技艺的匠人们打开了通往市场的大门,转变为“文化达人”的非遗传承人,通过将自己打造成文化品牌的方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15]。

一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非遗视频内容向非遗实物产品的市场转化。如快手平台在2019年推出“非遗带头人计划”,利用“短视频+直播”的形式,通过“教育+加速器+社区”三个模块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支持,为当地更多普通的非遗传承人提供就业机会,助力非遗扶贫。二是通过创建非遗学习平台,促进非遗知识付费市场化,让无法产品化的民俗文化通过知识产品销售和直播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快手平台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快手平台推出“传统文化”课堂板块,已有67位非遗技艺传承者加入其中,总共开设了502节非遗课程,覆盖3万多名付费学习者。唢呐演奏家陈力宝借助快手平台宣传推广、传授唢呐音乐技艺,其课程类型按照学生的基础分为零基础、基础、乐曲教学三种。相关数据显示,陈力宝的入门零基础课程有7000余人购买,他的年收入超过了40万元。三是“非遗+短视频”的线上内容创作,能够刺激线下非遗文化产品及旅游的消费。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然成为大众传播的热门媒介形式之一,引领着当前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非遗类短视频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了更多机遇。为进一步发挥非遗类短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多方监管,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营造好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扶持非遗账号尤其非遗传承人的账号,同时引导官方媒体不断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的宣传,提升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减少碎片化内容,从而提升非遗类短视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

参考文献:

[1] 冀鹏.融媒时代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传播策略分析: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例[J].声屏世界,2021(17):17-18.

[2] 颜新武.网络媒体移动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以红网的探索为例[J].新闻前哨,2020(4):59-60.

[3] MARIA CHEN,姚君喜.短视频平台美妆主播话语传播策略分析:以抖音李佳琦美妆视频为例[J].采写编,2023(1):107-109.

[4] 郑洁萍,李浩纯.互动仪式链视域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分析: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科技传播,2022(22):126-128,132.

[5] 毕达天,王福,杜小民,等.短视频产业场景式服务及其价值创造路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2):71-76.

[6] 魏加晓.智媒时代短视频产业的发展沿革:评《短视频产业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2):132.

[7] 周微微,于晓宇.数字化背景下大學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以短视频产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7):81-83.

[8] 范强,王婧,刘东生.着力打造区域性新业态产业链:兰州短视频产业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党报研究,2021(10):13-15.

[9] 战泓玮,魏宝涛.从中美贸易争端看中国青年的民族主义话语表达:以B站“《新闻联播》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相关视频为考察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21(2):43-51.

[10] 炼金山.突发灾难性事件中党报的应对策略:基于《松原日报》对2018年“5·28”地震救援报道的分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9(12):117-118.

[11] 吴雨轩,刘红.融媒时代下短视频新闻的报道策略研究: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为例[J].今传媒,2023(2):28-30.

[12] 商超余,姚曦.重大公共危机下品牌人性化传播逻辑的构建:基于新社会经济学“镶嵌”理论的分析框架[J].青年记者,2023(6):71-73.

[13] 卢慎勇,赵虹.从媒介类型与惯例看中美新闻文化的异同:《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硬新闻个案比较[J].新闻爱好者,2007(3):25-26.

[14] 方兴东,潘斐斐,李树波.新媒体之道与媒体融合战略选择: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媒体融合20年历程与经验比较研究[J].新闻记者,2016(1):74-81.

[15] 曲桑吉.生态主题文本的生成与绿色文化的传播:以《西藏新闻联播》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系列报道为例[J].新闻采编,2022(6):62-64.

作者简介 王佳佳,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播非遗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