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探究

2024-03-25 19:49王玥兮陈幸黄晔秋周婵刘顺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数字技术学术期刊

王玥兮 陈幸 黄晔秋 周婵 刘顺芳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下,学术期刊出版逐渐转向数字出版,这一变革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发现,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技术能力和数据素养,掌握先进的出版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以更高效地处理数字内容。同时,学术期刊机构在编辑身份重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职业培训,帮助编辑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此外,行业协作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也为编辑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通过这些平台,编辑可以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并携手应对数字出版的各种挑战。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方式逐渐被数字出版所取代,这一变革不仅影响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还对编辑的角色和职责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编辑作为学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面临从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挑战,须进行身份重构以适应这一变革。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身份重构之间的关系,分析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的角色变化,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编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期刊机构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编辑;身份重构;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211-03

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现状

(一)营销方式落后,营利能力较弱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營销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目前,多数期刊仍停留在传统的宣传和推广手段上,而这些方式在数字化时代的营销效果有限。同时,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尚未有效打破外国出版商的垄断地位,在全球市场上的营利能力较弱。

(二)规模化程度较低,过度依赖外国出版商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在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困境,过度依赖外国出版商的技术和资源支持。要提高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规模化程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合作联盟等方式,促进期刊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规模化的出版机构,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土数字出版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降低对外国出版商的依赖,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1]。

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特点与趋势

(一)数字出版的技术优势

数字出版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首先,数字出版实现了快速、便捷的出版流程,相较于传统出版,省去了许多烦琐的排版、印刷等环节,提高了出版效率。其次,数字出版容量大、易保存。最后,数字出版便于传播检索。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覆盖面广,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方便学者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二)开放获取与期刊影响力

开放获取不仅是数字出版的一大特点,也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放获取,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在网络上公开获取学术成果,打破传统出版的版权限制,拓宽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这不仅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共享,也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开放获取也有助于推动学术出版行业的变革,促进学术资源的分配和共享。

(三)数据驱动出版

数据驱动出版是数字出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数据为核心,不仅能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和利用率,也有利于推动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然而,数字出版也面临版权保护、学术不端、期刊质量等挑战。为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数字出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积极应对各种挑战[2]。

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角色的转型

(一)从纸质到数字的转型

过去,编辑工作主要围绕纸质出版物。编辑需要校对文字、设计排版以及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等。然而,随着数字出版崭露头角,编辑的工作重心逐渐从纸质转向数字。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们不仅要处理文字,还要面对各种数字格式、元数据和在线发布平台。这需要编辑自身具备极大的数字内容敏感度和数据抓取能力,确保学术期刊在数字环境中的呈现与纸质版本同样出色。

(二)编辑与技术支持的融合

过去,编辑和技术团队在工作中相对独立。但随着数字出版的推进,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现代编辑不仅要懂得传统的编辑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能够与技术团队紧密合作,利用技术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技术团队也可以为编辑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数字出版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3]。

(三)数据素养与编辑工作

数字出版时代,数据成为一种核心资源。对于编辑而言,数据素养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对数字内容的处理能力,还包括对数据背后逻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数据素养能够帮助编辑更好地分析读者行为、了解期刊的影响力,并基于这些数据作出更明智的决策[4]。

四、身份重构:数字编辑的新角色与技能

(一)内容策划与整合者

数字编辑首先要成为内容策划与整合的能手。其次,要具备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能力,以及对学术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从而策划出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学术出版内容。最后,还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内容的高质量和高效传播。

(二)学术交流与合作者

数字编辑还要成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桥梁,积极与学术界、产业界等进行交流,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此外,他们也需要与作者、审稿人等进行紧密合作,确保学术出版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5]。

(三)数据分析与挖掘者

在数字环境下,数据分析能力成为数字编辑的核心技能之一。他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兴趣偏好,为内容策划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需要运用数据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力、传播效果等进行评估,持续优化出版策略。

(四)平台运营与推广者

数字编辑要承担起平台运营与推广的责任,熟悉各种数字出版平台的运营规则和技巧,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提高学术内容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同时,他们也需要运用各种推广手段,如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等,扩大学术出版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6]。

五、身份重构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一)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行业的规范,还是对编辑自身的道德要求。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要遵循公正无私的原则,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确保每一篇发布的文章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为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度,编辑需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7],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障学术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而在与作者、审稿人、读者的沟通中,编辑也需要展现出高超的沟通技巧,确保每一环节的信息传递都准确无误,促使整个出版流程高效运行。在这样的职业素养下,编辑不仅能为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还能成为学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8]。

(二)数字技术能力的培养

随着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编辑不可或缺的素养。为了应对这一变革,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编辑和校对,他们必须掌握数字内容的格式转换,以确保学术资料在多种设备和平台上的兼容性。元数据的处理能提升内容的搜索可见性和组织效率,而基本的数据分析技能能使编辑更好地理解读者需求,为内容策略提供数据支持。为了获得这些技能,编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对于技术的更新,编辑更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由于新的技术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出版效率,所以编辑应积极适应,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数字技术能力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影响着整个学术出版的质量和效率[9]。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编辑才能更好地适应角色变化,推动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10]。

(三)学术期刊机构的支持与培训

在数字出版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机构对编辑的支持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编辑工作的后盾,学术期刊机构应在技术和职业培训方面给予编辑全面的支持。

技术方面,学术期刊机构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出版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等,为编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11]。先进的出版平台能够简化出版流程,使得内容的编辑、审核、发布更加快捷;而数据分析工具则能帮助编辑精准地把握学术动态。

职业培训方面,学术期刊机构应定期组织各种研讨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的培训活动可以帮助编辑熟悉行业前沿趋势,学习新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字出版带来的挑战[12]。同时,这也为编辑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同行交流的平台,彼此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学术期刊机构的支持与培训是编辑身份重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机构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编辑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发展需求,更高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推動学术出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13]。

(四)行业协作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随着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编辑角色面临的重构挑战愈发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搭建行业协作与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14]。一个高效、互动的行业协作与交流平台,可以为编辑创造一个共享经验、学习新技能和探讨行业问题的空间[15]。同时,平台上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讨论、在线研讨会等活动,使编辑深入探讨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共同为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在这样的平台上,编辑可以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学术出版事业的持续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16]。

六、结语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辑角色的转型和适应变得至关重要。通过提升编辑的职业素养,培养数字技术能力,加强学术期刊机构的支持和培训,以及促进行业协作与交流,可以帮助编辑更好地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宗顺.学术期刊融媒传播应当处理好六组关系[J].青年记者,2020(12):68-69.

[2] 李海玉.众筹模式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营销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193-194,243.

[3] 胡永国,孙炯.学术期刊客户端优先出版的问题及解决之道[J].青年记者,2019(8):33-34.

[4] 孔文静.学术期刊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策略[J].青年记者,2019(15):60-61.

[5] 蒋学东.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微学术期刊平台搭建[J].传播与版权,2014(9):31-32.

[6] 陶媛,张忠有.网络学术期刊建设之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5):56-58.

[7] 刘双阳,方平,胡德华.网络免费学术期刊发展研究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03-406.

[8] 柳丽花,曹树金.浅析网络学术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22-125.

[9] 段艳文,陈旭管,张晓婧.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出版广角,2022(19):6-12.

[10] 涂雨秋,范军.融合与跨界:技术革新视域下学术期刊新业态探索[J].出版广角,2022(19):13-18.

[11] 刘建朝.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J].编辑学报,2014,26(6):525-528.

[12] 赵文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价值反思与改革取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6):150-156.

[13] 赵宇,赵锡平,丁嘉羽.多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237-239,242.

[14] 余树华.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同台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40-144.

[15] 司静辉,张秀梅,程煜华.构建开放式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21-427.

[16] 厉衍飞,刘培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33-737.

作者简介 王玥兮,编辑,副主编,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陈幸,副编审,主编,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黄晔秋,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周婵,编辑,责任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刘顺芳,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数字技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