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专业图书出版精品分析

2024-03-25 19:49李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科学技术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出版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更多出版精品,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归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专业图书出版取得的成绩,展现亮点,带动学习阅读,保障专业图书出版持续繁荣。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权威媒体发布的资料和大量文献,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专业图书出版市场的总体情况,将专业图书出版分为人文社科类专业图书出版和科学技术类专业图书出版两大类,重点分析各类专业精品图书出版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和社会影响等。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精品图书包括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品图书、中华优秀文化精品图书、红色革命文化精品图书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精品图书四类;科学技术类专业精品图书包括交通运输与航空航天精品图书、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精品图书、医药卫生精品图书、前沿技术与基础研究精品图书四类。文章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坚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析党的十九大以来专业图书出版的主要经验与启示,并从质量意识、人才队伍和市场意识等方面对专业图书出版提出建议,力图为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专业图书;出版精品;人文社科;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235-04

党的十九大以来,专业图书出版单位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中国学术影响力,推出了一批人文社科和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图书精品。

一、人文社科出版精品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品图书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发展[1]。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党的十九大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28卷、29卷、37卷、38卷和50卷完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第四批5种于2018年12月出版,第五批2种于2020年4月出版。相关单位围绕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议题推出了系列学术精品力作。《马克思关于贫困的论述及当代意义》分析和研究马克思关于贫困的论述及当代意义,对理解和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在《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中的变迁历程。北京大学编纂的《马藏》1~5卷于2019年正式出版发行,6~8卷于2020年正式出版发行;《马藏》第二部第1、2卷、第三部第1、2卷和第四部第1、2卷于2021年正式出版发行[2]。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和文本的再呈现,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深远影响。

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鲜活的基石[3]。《新时代文化自信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解决当代问题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论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意义。

(二)中华优秀文化精品图书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厚重的基石。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和中华古文字传承创新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提出的重点项目[4]。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目前已出版62卷,多维度、全景式展现了民间文学的历史风貌与新时代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2021—2022年共有121个项目入选,如《中国音乐大典·文论编(21卷)》《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丝绸之路乐舞文库》等,这些项目系统梳理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珍贵资源,展现了民族音乐时代价值,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学术价值。

中华古文字传承创新工程首批有17家高校和文博单位入选,重点研究项目近200项,推出了《甲骨文摹本大系》《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北京大学藏秦简牍》等重要成果,为探究早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作出了重要贡献[5]。这些经典典籍受众范围广、生命力强,用生动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单位着眼加强保护、研究与利用,系统性整理出版了一批重点古籍。2022年9月,《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出版发行,共计37卷,第四、五编正在编纂。2022年9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共60卷,以新时代出版实践成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2023年2月,《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项目的第一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40册的内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包含了已批准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了大量书影图像、说明文字内容。

(三)红色革命文化精品图书

执着理想、敢闯新路的革命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动力之源。党的十九大以来,相关单位聚焦红色文化出版,推出了一批红色主题图书精品力作,包括黨史类著作《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理论著作《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新的社会革命》《新征程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1》等[7];概括总结我军光辉的战斗历程的著作《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丛书》等。

上述图书对学习研究党史和红色革命文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推进强国强军事业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关单位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图书出版相结合,更好地传承与传播红色文化。《红色广东丛书》《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系统性梳理广东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资源,论述党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事件,展示了红色精神的恒久魅力[8]。《南昌战争史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中国苏区史》《中央苏区史》等图书围绕江西革命建设事业征程,宣扬革命建设成就,颂扬英雄模范人物。

(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精品图书

一些专业图书出版单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聚焦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热点议题,推出了一批研究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术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1949—2018)》自2014年开始策划到正式出版历时五年,集中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赢在转折点: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道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图书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解读。

相关单位深入探讨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以居民收入份额为新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应对转型过程中凸显的收入分配问题[9];《新时代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分析了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汇集了13名院士专家的系统研究成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研究丛书》和《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对生态文明理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银龄时代:中国老龄社会研究系列丛书》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住房收入和家庭照料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

这些图书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和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科学技术出版精品反映科研前沿成果,展现国家实力

(一)交通运输与航空航天精品图书

中国高铁在设计和建设能力、装备制造水平、运营管理机制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是中国闪亮的名片。《“中国高铁”丛书》是第一部全面解读中国高铁技术的专业丛书,阐述了众多高铁关键技术,展示了高铁人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10]。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与Elsevier集团合作出版项目“中国高铁技术出版工程”目前已经实现4种图书的英文翻译及合作出版,向世界传播我国高铁的重大科技成果,提升中国品牌的世界影响力[10]。近年来,中國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相关单位推出了一批专业图书,讲解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发展方向。《航天器自主天文导航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液体火箭发动机优化设计》反映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新技术,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思考中国航天的定位和将来;《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详细介绍了月球车工作原理、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等,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中国航天技术进展丛书》是一套对航天技术进展进行系统梳理的大型出版工程,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11]。

上述图书介绍了交通运输与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知识,展示了我国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创新科研实力。

(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精品图书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专业图书出版单位根据自身优势与定位,结合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12]。

一是中外权威专家所著的经典作品。例如《人工智能简史》《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实战》《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这些专业图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二是来自交叉学科的作品。《第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涉及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能帮助读者实现对相关技术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实践。三是技术启蒙类作品。《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图解机器学习》由浅入深地阐述相关算法和原理。四是知识传承类作品。《大数据架构详解:从数据获取到深度学习》《智能控制方法与应用》《人工智能安全》围绕智能控制概念、框架和流程,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典型案例,探讨了人工智能助力安全等相关问题。此外,《区块链革命》《元宇宙》《元宇宙通证》《极简元宇宙》等图书以前瞻视角介绍了元宇宙、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脉络、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等。

上述图书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当前研究热点,为读者学习研究提供了指引。

(三)医药卫生专业精品图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各专业图书出版单位快速响应,凭借自身专业优势,策划了一大批专业性抗疫图书,为国内疫情防控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这些抗疫图书多语种版权输出国外,助力全球抗疫,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全国第一本预防新冠肺炎图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发行量接近200万册,版权输出到十多个国家。一系列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专业图书精准定位,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武器,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眼科防护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手册》等[1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药卫生专业图书“走出去”工作成绩斐然。人民出版社与美国圣智学习集团盖尔公司和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签订《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英文版输出版权协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版权输出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湖北省图书版权输出的历史纪录[14-15]。

此外,《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中国药用植物红皮书》《中国药藏资源特色物种图鉴》《中华影响医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库》《中华战创伤学》《胰腺整合介入治疗学》等图书针对某一特定医学领域进行了详细介绍,有较强的专业性。相关单位把握政策导向、精准定位读者、满足行业需求、重视图书质量,以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让医药卫生专业图书成为传播知识的平台,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

(四)前沿技术与基础研究精品图书

专业图书出版单位关注前沿技术发展,推出了一批量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和深海深地等相关领域的精品图书。《量子科学出版工程》是国内第一套系统总结和整理量子科学领域重要成果的著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硅基集成芯片制造工艺原理》是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目,详细介绍了集成芯片制造技术;《深海科学研究国际发展态势》《深远海创新理论及技术应用丛书》对深海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观天巨眼: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隶属“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由天文學家南仁东教授主编,代表了天文学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内容包括空间技术主要领域、专业理论和实践成果,介绍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有关专业科技人员提供了参考。

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石,为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基础学科相关知识,相关单位推出了一批基础学科相关精品图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中国生物学史》《中国古生物研究丛书》介绍了生物学相关知识,对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怪波及其数学理论》在讲述怪波的基本物理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怪波的求解方法;《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涉及数学、物理等18个基础学科和量子物质与应用等20个前沿领域。

上述图书介绍了数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展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对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专业图书出版精品迭出,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彰显。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相关出版单位坚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创造服务国家和人民发展的学术成果。二是坚持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出版单位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扶持精品生产的引导机制、支持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技术创新的推进机制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激励机制等重大机制。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相关单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为着力点,面向国家发展需求,发挥学术引领和导向作用,破解国家发展难题,推动我国知识体系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本文对未来专业图书出版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质量意识。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专业图书的质量,好做选题论证,呈现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完成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二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单位要有针对性地遴选专业人才,解决新编辑易流失、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强化激励机制,培养编辑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鉴赏力,积累优质作者资源。三是增强市场意识。相关单位要关注学术热点和市场热点,挖掘作者资源和市场潜力,精准定位目标读者,树立学术图书品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和选择投放渠道。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百年历程[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6(7):35-42,98.

[2] 张品良.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传播百年回望[J].出版发行研究,2021(6):5-14.

[3] 路宽,李伟.社会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刍议[J].图书馆,2021(5):1-10.

[4] 陈兰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三重维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2):78-88.

[5] 吴月,王者.一批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N].人民日报,2023-08-18(010).

[6] 李婧璇,商小舟. 2022出版业:砥砺奋进谋突破谋创新[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12-26(003).

[7] 赵君.红色主题图书出版的发展与创新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181-183.

[8] 卢雪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图书出版整合研究[J].新阅读,2021(7):54-57.

[9] 程丽,周蔚华. 2020—2021年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报告[J].出版发行研究,2021(2):28-36.

[10]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版权贸易部.“中国高铁技术出版工程”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J].出版参考,2019(12):64-65.

[11] 梁文宁.关于新形势下航天科技期刊管理的思考[J]. 航天工业管理,2023(9):7-10.

[12] 郑柳洁.人工智能类图书选题策划思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3(22):25-28.

[13] 梁雷.医药卫生类科技图书如何更好为行业发展服务[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7):193-194.

[14] 王鹏飞,刘麦. 2020年我国社科图书出版的六个主题词[J].科技与出版,2021(3):45-52.

[15] 许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科技出版发展趋势及研究思考[J].编辑之友,2022(4):20-27.

作者简介 李薇,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出版产业。

猜你喜欢
党的十九大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创新团队风采展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助力青春梦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美丽”力量
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