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主题出版助力出版强国建设的路径探讨

2024-03-25 19:49林郁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题出版文化强国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出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体现时代特色、弘扬时代精神、回应时代需求、引领时代风尚的精神特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和理论来源。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以精品主题出版助力出版强国建设的路径。一是把握大势,加强策划。具体包括:胸怀大局,增强政治意识;研究需求,做好精准服务;把握时机,优化资源配置。二是选好作者,服务创作。具体包括:对接作者,创作共识;提前介入,做好交流服务;未雨绸缪,涵养作者队伍。三是精耕细作,创新呈现。具体包括:优化内容,精编精审精校;创新表达,优化阅读体验;技术支撑,探索融合出版。四是整合营销,赢得双效。具体包括:编发互动,提前策划准备;借势借力,做好宣传推介;申报奖项,争取权威加持。五是优化环境,建强队伍。具体包括:领导重视,紧抓主题出版;建强队伍,提升核心能力;不断激励,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品力作;主题出版;出版强国;文化强国;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239-03

主题出版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培育时代新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主题出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助力出版强国建设,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如何以精品主题出版助力出版强国建设?本文以重庆出版集团的主题出版实践为例,从五个方面——把握大势,加强策划;选好作者,服务创作;精耕细作,创新呈现;整合营销,赢得双效;优化环境,建强队伍——展开论述。

一、把握大势,加强策划

胸怀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做好主题出版,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要胸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寻找线索、策划选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坚守马克思主义出版阵地,是出版单位坚持出版公益性、勇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

一直以来,重庆出版集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版工作,在做好相关主题出版上延续了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外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重庆出版集团还出版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丛书》等。这些主题出版都是响应“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求的重要举措。

研究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如何用有效的方式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先进的思想理念、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传递给读者?答案是要深入研究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精准服务。2012年,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首次以画传的方式展现了三位革命导师的生平事迹、理论贡献、精神风范。这套书一面世就获得了一致好评,但由于开本较大、盒装较重、定价偏高、不能分开购买,导致图书推广工作面临较大难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读者渴望阅读和了解马克思等革命导师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对此,作者和出版单位在“通俗”二字上下功夫,对图书进行了“瘦身”和优化:精简内容、精炼语言、更新优化、缩小开本、换用纸张、降低定价。这样做很好地满足了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总之,主题出版应充分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利用各种技术如数字化技术等,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2]88。

把握时机,优化资源配置。主题出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出版。主题出版物必须围绕时代主题进行创作,把握先机、着眼实务、反映时代、讲求时效[3]。出版单位要全面把握现有资源,尤其是作者资源、内容资源、营销资源等,并对资源进行精准分析,优化配置,集中发力,推进实施。

二、选好作者,服务创作

对接作者,达成创作共识。没有优秀的作者,就没有内容源泉,主题出版物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4]。选题策划完成后,编辑的首要工作是寻找合适的作者,与作者对接,并与之达成创作内容、进度等方面的共识。要与作者达成共识,编辑必须对选题策划涉及的领域相对熟悉,对作者研究的领域和作者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沟通顺利、高效。在此阶段,编辑与作者交流的主要任务是让作者理解和认可出版单位的策划理念,明确书稿的主要内容,了解书稿写作的时间进度要求,让作者创作起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进度可控。

提前介入,做好交流服务。与作者达成初步共识后,作者进入创作阶段。在此阶段,编辑不能对作者不闻不问,坐等作者成稿,而应提前介入,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与作者共同商量书稿的体例架构,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和返工,提高成稿的质量和速度。编辑要增强服务意识,想作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尽可能消除作者的后顾之忧。要为作者的创作提供服务,如查询资料、联系采访对象、探讨创作思路、推荐合作伙伴等;要从写作技巧、出版规范方面为作者提供建议与帮助;要切实维护好作者的合法权益,与作者商定作品的授权范围。

未雨绸缪,涵养作者队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郭晓明认为,“作者资源非常重要,建立一个队伍强大、结构合理、能为我所用的作者资源库是策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对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每次有好的选题,都可以第一时间从作者资源库中寻找能够实施选题的作者”[5]。他的观点阐明了涵养作者的重要性。作者队伍的建设是一个范围广、时效长的系统工程[6],编辑不仅要重视权威作者,还要重视正在成长的作者,应与相关选题领域的专家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联系,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随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

三、精耕细作,创新呈现

优化内容,精编精审精校。做好主题出版要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如果“三审三校”制度执行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内容导向和出版质量[7]。出版过程中,编辑要对内容框架、表达方式等进行精细化设计,既要保证水准和特色,又要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主题出版物的封面设计也不可忽视,编辑要根据内容精心设计,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

创新表达,优化阅读体验。在进行主题出版选题策划时,编辑时常会面对多家出版单位围绕同一主题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出版的情况。对此,编辑要重视策划、创新表达,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2014年,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多家出版单位积极策划相关主题图书。如何从众多同一主题的图书中脱颖而出?重庆出版集团通过检索与邓小平相关的书籍,发现没有专门讲述邓小平手迹的图书。这,成了选题策划的突破点。但若只收集手迹,整本书在内容上会略显单薄。把手迹背后的故事一并写出,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反复斟酌后,重庆出版集团决定讲述邓小平人生中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手迹背后的故事。品读、鉴赏这些墨宝,深入历史伟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也为学习研究提供了便捷通道。在阅读中搭建通达高品质生活的桥梁[8],通过创新表达,优化阅读体验,可以有效助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技术支撑,探索融合出版。丰富主题出版物的形式和载体,是主题出版实现内容创新的重要手段[2]89。在此过程中,出版单位需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准确把握读者喜好、满足读者需求[9]。融合出版不仅要有常见的电子书、有声书等表现形式,还要有以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构建等为支撑的知识服务形式,要对优质出版物进行内容细分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为读者提供阅读、检索、分析、研究等知识服务。

四、整合营销,赢得双效

编发互动,提前策划准备。有效的编发互动有利于畅销书策划、营销工作的开展[10]。发行方面,编辑要提前与发行部门沟通,了解发行时间、发行渠道等;营销方面,要与营销部门共同制定营销方案,并对营销活动的流程等做好提前谋划与准备。此外,还要借助发行数据、营销人员的经验等,判断选题的价值和前景。

借势借力,做好宣传推介。每本主题出版物都有目标受众,出版单位应基于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宣传推介。此外,主题出版物通常是重要时机或时间节点的产物,编辑可以借势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帮助出版物扩大影响力。如《恩格斯画传: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版》出版后,成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会议用书,实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申报奖项,争取权威加持。图书出版、文艺创作、社科理论等领域设有诸多奖项,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主题出版物出版后,应积极申报合适的奖项。获得这些奖项,既是对主题出版物的肯定,也是对主题出版物的权威加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并且,奖项申报前的准备和获奖结果,都可以成为宣传由头,持续不断地推动主题出版物的宣传推广。

五、优化环境,建强队伍

领导重视,紧抓主题出版。出版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把主题出版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亲自组织策划主题出版,为编辑部门创造条件,排忧解难;要对主题出版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选题策划、项目申报、资源配套、营销发行等工作流程与机制;要制定主题出版中长期规划,明确工作重点,提前启动实施;要做好每年度主题出版实施项目安排,按照规划确定时间进度,及时督促落实。

建强队伍,提升核心能力。对于出版编辑来说,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学术素养和技术素养是必需的[11]。出版单位要有意识地加强对编辑的培养。要提高编辑的政治站位,组织编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他们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能力;要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让他们具备过硬的编、审、校能力,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新媒体整合传播能力;要向编辑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支持他们参加相关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参与相关研讨交流活动等,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涵养作者。此外,出版单位还要重视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新型技术人才、宣传营销人才等,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不断激励,实现持续发展。对员工实行有效激励,是出版单位保持长久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做好主题出版,出版单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出版单位可以根据同行业普遍情况及自身实际情况,坚持适应性、公平性、差异性、效益性原则,建立主题出版的激励机制[12]。在此过程中,既要重视以薪酬、奖金等为主的物质激励体系,又要重视以荣誉、晋升、学习机会等为主的精神激励体系,实现多种激励方法、措施综合运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结语

主题出版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出版、彰显时代精神的出版、展示社会进步的出版。文章提出以精品主题出版助力出版强国建设的路径,旨在为业界提供参考和借鉴。关于如何以精品主题出版助力出版强国建设,未来还需结合出版实践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2] 盖新亮.媒体融合为主题出版数字化添砖加瓦[J].文化产业,2023(23):87-89.

[3] 苏仙.重大题材出版的时度效[J].新闻前哨,2016(11):92-93.

[4] 李建红.主题出版的作用、功能和使命[J].出版发行研究,2019(12):70-72.

[5] 郭晓明.做专业权威的解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6-30(8).

[6] 刘扬,廖小刚.中国编辑[J].出版发行研究,2022(7):84.

[7] 陈鹏鳴.人民出版社与“三审三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编辑,2021(12):87.

[8] 施晨露.融合破圈,书展推“作家餐桌计划”[N].解放日报,2020-08-11(006).

[9] 王辉.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传媒,2019(18):61.

[10] 王海英.图书出版编发互动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85.

[11] 龙明明.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出版人才素养提升:方向与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2(12):11-12.

[12] 陈子今. M出版集团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34-36.

作者简介 林郁,编审,研究方向:主题出版。

猜你喜欢
主题出版文化强国
由《家风十章》看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探索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传播中国声音:谈学术与主题出版的“走出去”路径
主题出版是责任更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