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世代的社交密码

2024-03-27 09:40韩蓓蓓
新航空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交内容用户

韩蓓蓓

在数字时代,科技的飞速發展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使得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连接和交流。然而,与此同时,数字社交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质量。

“灵魂”认同的交流方式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总喜欢对“年轻人”下定义,比如80后成熟稳重,90喜欢创新。而当95后和00后等Z世代年轻人进入舞台中央后,这套方法论就行不通了,他们让人有些摸不透,因为他们更热衷于自己内心。Z世代年轻人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成长时期和互联网的高速渗透非常吻合,他们社交模式也不同于80后、90后的线下利益关系网,而更偏向于线上陌生人之间的灵魂社交圈。

有数据显示,Z世代人群兴趣偏好前三名均为泛娱乐场景的细分赛道社交、视频、音乐等,相关平台的用户社交活跃占比高达 83.6%。中国近70%的Z世代用户倾向线上社交,并且他们更喜欢追求“灵魂”认同,同城交友不如同频交友。

由此可见,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已无法充分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Z世代用户是寻求“灵魂”认同的一代,相较于颜值,Z世代用户更看中内容质量和娱乐特征,其主要诉求是通过线上社交方式拓宽朋友圈,以弥补熟人社交的社交需求缺口,此外,Z世代用户通过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展开社交,并构建了富有Z世代特色的线上社交生态。

因此在许多互联网从业者眼中,Z世代作为未来互联网的主力人群,是所有产品都必须要争取到的用户群。只是重要性归重要性,Z世代复杂的用户群画像,让他们成为了一块非常诱人但同时也非常难以开发的流量洼地。

社交领域Top1微信理论上会碾压一切社交产品,但用户需求多样,无法在同一个软件同一个语境之下表达多样需求,更何况Z世代本身追求的是个性化,对比看重效率的微信,QQ反而成为Z世代的心头好。

与经历过从无到有、从线下到线上完整成长的千禧一代(也就是80后90后)不同,对于成长时期几乎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吻合的Z世代,新生事物的诞生于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他们能够快速接纳一款新产品,也可以快速对一款新产品失去耐心。

以屏幕使用时间的统计数据为例:虽然大部分Z世代平均每1小时就会看一下自己的社交媒体,理论上拥有着非常理想的产品使用粘性,但平均单屏注意力时长仅为8秒,而此前长期被斥责为没耐心的80后、90后人群的数据为12秒,并且就在有限的注意力里,一旦软件使用不够流畅,会有60%的Z世代选择进行卸载。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虽然对创业者以及新产品的接纳程度变高,但实际上对于新生事物的容错率也在相对变低,侧面要求新产品在上市之前需要拥有更高的完成度以及更完善的团队。

因此,个性化和独特性是Z世代社交的重要元素。社交平台开始强调用户创意和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通过滤镜、贴纸、主题等功能,让用户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现。这种强调个性的趋势也体现在用户生成内容的推崇上,用户愿意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故事,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平台提供的内容。

Z世代人群兴趣偏好活跃占比数据中,学习、阅读类APP活跃度较高,为击中Z世代的使用及消费偏好,知乎、豆瓣、bilibili等内容知识社区应运而生。Z世代的内容社交多以内容分享、讨论为主,寻求有归属感的兴趣圈层,满足交流诉求,自我提升意愿强烈,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买单。目前活跃度较高的内容社交应用包括微博、贴吧、知乎、豆瓣等。

Z世代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年代,需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真实、有价值的内容。

知乎的用户从“科技、高知”为特点起步,逐渐拓展圈层。知乎用户整体呈现“年轻”的特征,30岁以下用户保持绝对多数的占比,从用户地域与年龄上看,二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达到52%,女性用户占比仍保持47%。

兴趣社交

经常听Z世代的朋友说这么一句话:“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搭子!”于是我打开微博进行搜索,没想到“搭子”社交,已悄然霸占热搜榜数日,同时也已经成为以“95 后”“00 后”为主体的“Z 世代”人群首选的社交方式之一。“搭子”主要是指因某一兴趣爱好或需求结成的社交关系。他们聚时彼此陪伴,散时独立自我。主打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

在我们一般的看法中,Z世代年轻、爱玩、喜欢社交,但调研结果显示,社交消费在Z世代总消费中总体占比不高。是这些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显然不是。

通过调研发现,社交支出占比少并不是因为年轻人不爱社交,而是社交方式更简单且有效,逛街、看电影、密室逃脱、剧本杀甚至一起吃冰、追爱豆,Z世代的社交方式多种多样,并非社交就要高消费。

但从调研结果上看,Z世代确实喜欢追星、喜欢追爱豆,表现为他们会去选择相应的联名卡,或者有相关概念的产品。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在消费时,他们更注重产品/服务的实用性、质量等,而不是盲目为喜欢的明星、爱豆去支付。

随着Z世代逐渐崭露头角,社交平台正迎来一场独特的革命。近两年来,社交产品不仅仅是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工具,更是逐渐演变为一个充满创意、趣味性和个性化的数字社交空间。在这个新时代,Z世代的社交密码正在被揭示,成为社交平台竞争的关键要素。

在Z世代的兴趣社交领域,主要分为内容社交、异性社交、游戏社交、音乐社交、直播社交五个赛道。

Z世代对娱乐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内容消费,更渴望将娱乐元素融入社交体验中。Z世代群体成长在千禧年之后生活整体富足,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多数人是从第三层开始的,即追求的是“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需求”。

在对于年轻人群体的有关调研中通过数据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人拥有至少一个搭子。在没有搭子的人里,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要拥有搭子。而明确拒绝搭子社交的人,只占总人数的4.2%。

快速发展的线上社交產品和多样化玩法,为Z世代提供了聚集、互动,重新获得身份认同和陪伴载体,使心理和情感需求得到即时的回应。社交平台纷纷推出独特的互动游戏、抽奖活动和线上活动,使社交不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刺激的体验。

Z世代不满足于传统的社交形式,他们追求创新和独特性,需要有很多娱乐元素来留住他们。社交平台纷纷推出各种创意功能,从AR滤镜到动态贴纸,让用户能够通过更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自己。视频短片、动画表情、虚拟现实社交等功能成为各大平台争相推陈出新的焦点。

这些创意元素不仅使社交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还让用户可以以更富创造力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无论是在虚拟空间中共同探险,还是通过个性十足的数字形象展现自我,Z世代正在用创意的方式改写社交互动的规则。

“幸识”作为Z世代扩列、交友APP,对交友量重于质,完成快速扩充好友才是第一要事。

“幸识”对比“探探”之类更注重兴趣爱好,将匹配进行了游戏化改造,让扩列变得有趣如抽卡、超级玛丽式的同好速配、鱼塘玩法等本质都是做用户间的匹配完成1v1聊天。

产品中的时间戳定位是即时群,提供了即时聊天的场所,用户可随时进群聊天减轻孤独感,但用户聊天方向的多样,对于后入者可能无法参与其互动,群沟通效率可能因此降低,孤独感只是初步解决。

“Soul”在处理“孤独”上锚定总有一个人和你最“匹配”,交友玩法以混合群聊+语音房+社区为主,胜在用户规模和同时在线人数。

同样主打语音匹配+群聊+社区但打下沉市场的“PicoPico”在产品内突出家族玩法。

兴趣社交让他们没有迷失自己并从多元的内容中更易找到同类,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参与游戏,用户能够结识新朋友、挑战自我,甚至赢得实际奖励。这种趣味性的社交方式让Z世代感受到社交的乐趣,并且激发了他们更积极参与社交平台的动力。

个性表达的舞台

Z世代注重个性和独立性,他们渴望在社交平台上展现真实的自我。为满足这一需求,社交产品推出了更多个性化的功能,从主题定制到个人品味展示,使每个用户的社交空间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舞台。

在社交平台中,我们出现的形象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由文字与图片堆砌的平面“简历”。而在形式类似、内容雷同的表达中,用户害怕丢失掉个性,有些产品就在这方面做起文章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游戏是让家长闻风丧胆的非健康娱乐方式,而今游戏现已成为一种社会流行文化,年轻化游戏崛起和Z世代强烈的表达欲驱动游戏社交持续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玩家,其社交行为特点也有所不同。10后玩家心智未成熟,其游戏社交更多是一种融入型、分享型社交;00后玩家逐步成熟,追求个性强化自我,因此游戏社交逐渐演变为“竞争式社交”。

社交不只是为了丰富人脉,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Z世代是当下互联网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将对互联网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技术满足层面上看,随着5G+AI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交产品沟通方式开始丰富多样化,并有望重塑用户的社交行为链。过去的图文和视频,主要停留于视觉层面的交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心灵层面的碰撞需求,Z世代年轻人更需要找到能“ 灵魂共舞, 心声共鸣”的人。

从心灵需求层面上看,在快节奏中生活的年轻人们,往往因为对线下社交感到恐惧而圈子太小,他们需要无压力的线上交流空间;当他们放下手里忙碌的工作后,闲暇时间会感到分外孤独和焦虑,他们渴望一个合适的情感倾诉“树洞”。因此,Z世代年轻人的最大社交诉求,便是在无压力社交中,解决孤独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Z世代在“文字角色扮演”中玩得不亦乐乎,另一波对爱情怀有天然憧憬的少女则沉寂在叙事+选择/解谜/经营/养成/攻略主角的小说之中,内容集中在“霸道总裁爱上我、少女玛丽苏内容”,爽文不费脑,如“闪艺互动”之类也成为线下的社交谈资。

Z世代群体陆续步入成年,在婚恋观上更加追求独立自由,更加遵从自我感受。寻找匹配的灵魂伴侣是Z世代社交行为的重要诉求。根据S o u l的用户调研,20%的Z世代用户使用社交App的目的是找对象。

从个性签名到自定义表情包,Z世代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元素,向世界展示他们独特的一面。社交平台也通过智能算法更好地理解用户喜好,为他们推荐更符合个性的内容和互动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社交体验的个性化程度。

Z世代正在塑造社交平台的未来,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更具创意、趣味性和个性化的数字社交空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社交密码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而是包含着创意、趣味和个性的数字密码,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社交体验。

综合而言,Z世代的社交密码不仅是一种社交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虚拟社交平台,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交语言,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的束缚。在这个数字化时代,Z世代的社交密码成为了社交互动的一种全新标杆,引领着社交的未来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社交内容用户
社交之城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