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对肺炎患儿病情康复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24-03-27 09:01陈叶梅杨茜陈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炎症因子

陈叶梅 杨茜 陈婷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肺炎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2组均持续干预5 d,对比2组临床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對照组(P<0.05)。干预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VC、FEV1、MVV、PEF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VC、FEV1、MVV、PEF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IL-6、TNF-α、CRP水平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74,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QOL-74中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可缩短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炎;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病情康复;肺功能;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147-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246.4

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肺炎患儿多伴有咳嗽、咳痰、鼻塞等症状。肺炎病情进展,可导致患儿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常采取针对性药物治疗肺炎,可改善肺炎患儿临床症状。肺炎患儿年龄偏小,缺乏一定自主能力,用药依从性较差,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患儿预后,需寻找更加有效的干预方式。常规护理较为笼统,缺乏特异性,难以满足患儿针对性护理需求,护理效果一般。中医认为,小儿肺炎属“咳嗽”“喘病”范畴。小儿年龄过小,脾、肺、肾较为虚弱,易感外邪,引发肺部炎症。中医干预应以清热凉血、宣肺降气为主[3-4]。穴位贴敷、小儿推拿均为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采用特色中药对相应穴位进行贴敷,采用推拿手法对患儿经络手法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整患儿经络和血气循环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肺炎患儿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98±1.04)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6.53±1.16)d;家属男性19名,女性16名;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89±1.54)岁;受教育年限3~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8.57±1.29)年。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95±1.02)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6.51±1.13)d;家属男性18名,女性17名;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86±1.53)岁;受教育年限3~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8.54±1.27)年。2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西医肺炎诊断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5]相关标准;中医肺炎诊断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6]相关标准,患儿伴咽痛流涕,头痛身痛,呛咳频作,纳呆,舌淡红,苔白,脉浮或浮数;患儿家属主动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伴全身性感染者;病案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病房每日开窗通风30 min,保证空气流通、清新;发现患儿异常病情变化立即处理;嘱家属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依据天气变化为患儿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1)穴位贴敷。选择黄芩、麻黄、甘草、冰片、白芥子、大黄、没药、生姜、杏仁、牛黄各10 g,研磨成粉,加入稀甘油等制成药饼,选取膻中、双侧定喘、天突、肺俞穴位,采用75%酒精消毒上述穴位,将中药贴敷在穴位上并妥善固定,每次贴敷时间<6 h,1次/d。(2)小儿推拿。采用推、揉、按等手法进行推拿,推坎宫、攒竹、揉耳后高骨、太阳、退六腑、清天河水、肺经各200次,揉肺腧、掌小横纹100次,1次/d。

2组均持续干预5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包括咳嗽消失、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2)肺功能。检测2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5d后的肺功能变化,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和呼气峰流速(PEF)。(3)炎症因子水平。干预前和干预5 d后采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5 mL,检测2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4)生活质量。运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4个维度评价患儿干预前和干预5 d后生活质量,各项1~5分,总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時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2组FVC、FEV1、MVV、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VC、FEV1、MVV、PEF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VC、FEV1、MVV、PEF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IL-6、TNF-α、CRP水平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GQOL-74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QOL-74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4。

3 讨论

肺炎发病因素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幼儿肺部和气管发育等有关。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合并心衰、呼衰,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7-8]。多数肺炎患儿年龄偏小,难以准确表达自身想法,增加了护理难度,不利于病情康复。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缺乏特色护理措施,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9-10]。

本研究中,观察组咳嗽消失、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MVV、PEF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可促进肺炎患儿病情康复,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提升患儿生活质量。郭杏华等[11]研究表明,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采取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能够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患儿皮肤娇嫩,皮肤组织透过性较好,更利于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且穴位贴敷干预方式不经过肝脏首过效应,能够避免药物对胃肠和肝脏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促使气血运行通畅,充分发挥调节脏腑功能、疏肝理气的效果。所取药方中,没药具有理气止疼、消肿生肌的作用,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肺止咳作用,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理气散结的功效,牛黄具有祛风凉肝、清心化痰的效果,麻黄具有疏散风寒、发汗透疹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12];膻中具有止咳平喘、宽胸理气的功效,定喘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天突具有止咳消痰、宣通肺气的作用和功效,肺俞具有肃降肺气、解表宣肺的功效;诸药共用,贴敷于膻中、双侧定喘、天突、肺俞等穴位,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日康复。采取小儿推拿,通过推、揉、按等不同手法对患儿皮肤经络进行刺激,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调理脏器、清肺退热的目的。推拿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对患儿交感神经形成刺激,促使患儿血气运行,促进炎症物质吸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穴位贴敷、小儿推拿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安全经济等优点,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良好,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其肺功能,缓解其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炎症因子
《小儿推拿》CAI课件设计与制作
廖品东教授推拿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经验总结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