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2024-04-02 15:18赵丽丽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境作业素养

赵丽丽

基于素养导向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思考与实践工作已经逐渐演变成各个教育主体和学校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变成了实现高质高效教育、强化学生知识吸收与巩固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往有些教师在作业预留和设计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误区,导致学生要利用课后时间来完成海量作业,但是实际效益却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如何消除作业设计误区,强化小学语文作业实际效益与质量,则需要教师在素养导向引导与理念影响下,科学地制订作业设计方式。

一、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任务设计要有针对性: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作业任务的目标与需求。作业内容需要具备一定的难度,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自身能力,也不会因为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出现挫败感。

综合性要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综合运用语文的多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等,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任务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比如,课本、参考书、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延伸到其他知识的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作业设计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反思,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

1. 设计多元化语文作业,抓住学生兴趣点

以往的语文作业设计较为单一,这种作业并不能实现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强化与训练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就要转换传统作业设计思维,设计出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借助多元化作业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强化其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在作业细节的布置上,教师可以大胆创新,改变以往的书面作业形式,比如,利用情境对话、课堂小作文模拟等形式来考查学生。以上两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强化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尝试语言情境演绎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课文进行情景剧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情境作业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强化他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印象,起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将学生划分成指定小组,然后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排练。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除了按照课文知识体系进行设计以外,还可以融入个性化元素,比如,唱歌、朗诵等。这样学生既进行了预习,同时教师也结合课中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高效地完成作业。

2. 设计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创新力

由于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度,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业实际效益,巩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分析以往的小学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可以看出其关注度与重心基本在知识的单向传授方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并且他们完成作业就像完成规定任务,这使得他们逐渐丧失了主动性,思维模式也很容易被束缚。所以,在设计语文作业方面,教师要突显作业的开放性特点,設计一些半命题或者是过程实践性作业,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时,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布置分段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去观察小蝌蚪的外貌特征,然后尝试写一篇小作文,引导学生自主发挥,书写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另一个作业是让学生真实记录自己是如何观察小蝌蚪的,在观察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等。这种作业方式不仅贴合教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则充分强化了其写作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除此之外,在设计类似的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尝试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比如,散文、新闻阅读等。阅读性作业的加入可以减少写作类作业的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在完成阅读作业时不断地强化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与语文思维,增强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这种作业形式会增强语文知识的魅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学习、生活知识衔接的目的。

3. 设计问题情境式作业,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并不复杂,其知识结构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课文中的知识基本包含着学生所熟知的语文元素,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尝试从知识引导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其自主探究,从而实现课堂知识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思维架构,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式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不会被大量的文字知识所局限,从而一步步地发散自身思维。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秋天的雨》的教学时,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布置一些问题情境式作业,从而实现强化学生思维架构与提升其综合素养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作者是怎样看待秋雨的?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秋雨?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用哪些方式来描写自己心中的秋雨?你所记录的秋雨又有哪些特点呢?利用这些问题来充实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能够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完成语文作业,同时还能保障作业形式与课本知识的衔接,不会产生教学脱节的现象,也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语文知识。

4. 设计差异性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设计差异性语文作业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等多种因素,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针对性较强的语文作业,能获得“1+1>2”的效果。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个性化需求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七律·长征》的教学时,在设计差异性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和资源众多,比如,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进行作业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七律·长征》,然后将他们划分为指定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诗歌的韵律、词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与观点。从语言运用方面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七律·长征》中的某一句或者是某几句,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表达方式,如何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意境。从创作扩展角度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鼓励学生以《七律·长征》为灵感,创作出一首类似的七律诗,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足,所以教师要为其提供一些资源或者提示,比如,主题、韵律等。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并在文中展示他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养导向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语文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启发性及趣味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思维,从而更好地帮助其理解与应用语文知识。对此,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优化作业设计,深化对学生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其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猜你喜欢
情境作业素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快来写作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