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024-04-02 15:18黄汝皎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视域作业评价

黄汝皎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减负增效,基于此,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案和对策,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优化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科学设计作业,遵循课程标准设计启发性、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觉、主动的状态下完成作业。科学的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认真学习,减轻其作业负担和压力,控制作业布置数量,提高其作业完成质量。明确了以上目标和要求后教师还要将单元整体观念融入其中,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优化作业设计,科学设计语文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压力。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双重要求下,教师要控制作业数量和时间,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旨在提高学生做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作业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语文素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作业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精准性、整体性和递进性的特点,背离了双减政策的要求。对此,教师要基于单元整体视域,制订单元整体目标,优化作业内容,科学设计作业,确保作业的结构化,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简作业内容。

一、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求

单元整体视域指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从整体角度看待和处理教学内容,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视域具有重要意义,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课文,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单元整体,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以下要求:

1. 基础巩固类作业

基础巩固类作业主要用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生字、生词之后,教师可以布置抄写、组词、造句等作业,加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2. 实践操作类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这不仅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能发挥其想象力。

3. 综合拓展类作业

这类作业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行课外阅读等作业,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拓宽其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进行拓展阅读或写作,提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探究创新类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时选取一个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个性特色类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诗歌创作等,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能提升其自信心。

二、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本文选择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探讨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1. 制订单元作业目标,提升作业的整体性

这一单元主题是自然、科学,以此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精神,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欲望,让其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并引导其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些课文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让学生在学习不同的课文后可以自主归纳。对此,教师在制订单元作业目标时要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思维、认知能力、课程评价标准、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制订作业目标更好地把握单元作业。在明确了目标后教师要科学选择内容,安排作业的时间、类型和难度,确保作业设计的精准性、适度性,确保各个作业紧密结合。

2. 统筹单元作业内容,彰显作业的结构性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学科中各个单元都是双线式组织结构,既是横向结合,也是纵向延伸,通过一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根据单元作业目标科学规划,科学分配单元作业内容,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问的策略,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作业目标,教师需要根据这一作业目标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设计结构化的作业:作业一,教师可以根据全文整体和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业二,要求学生从内容、写作方法、提示等多个角度去提问;作业三,教师需要将以上两种提问形式进行结合。第一课的作业是第二、三课的基础和前提,第三课的作业是第一、二课作业的巩固和提升。三次课程作业的设计遵循了层层递进的原则,确保以上作业的相互聯系,各有侧重点。以上三门课程作业的设计,可以层层分解单元作业目标,更好地满足作业设计要求,确保作业水平、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作业时间都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符合课程标准。

3. 丰富单元作业形式,彰显作业的多样性

对于不同的作业形式,作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都是统一的,都要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和价值。对此,在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适度性,将课内外教学进行结合,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实现课后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其学习能力。因此,在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丰富作业形式,选择不同的作业类型,为学生提供生活化、主题化、项目式场景化的作业形式,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其感受社会、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把握自然科学的奥秘。综合实践类、跨学科类的作业设计,可以将课程和生活设计紧密结合,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我们可以看到纳米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你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学生可以尝试从生活中寻找纳米技术的材料和应用,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做好记录,在下一节课上分享。以上作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融合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 优化单元作业评价,彰显作业的多元性

作业评价是重点,通过评价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单元学习情况、能力提升情况。教师要优化单元作业评价方式和流程,通过评价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评价。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在评价时写上正面激励的评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第二,学生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评价或小组互评,让其自我反思,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其思辨能力;第三,家长评价。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评价作业,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实现家校合作。

结束语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作业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因素,注重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备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普教一般课题《“学习中心”视角下小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D/2021/02/14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视域作业评价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快来写作业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