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

2024-04-03 05:59吴丽珊魏世梁连清荣
中外医疗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症活菌双歧

吴丽珊,魏世梁,连清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儿科,福建厦门 36100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病,亦是一种消化道症候群,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1]。为此,我国基于以往治疗经验及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有关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明确诊断标准,十年来历经多次修改,不断丰富新理念、新技术,相关学术研究逐渐深入,使得临床诊疗工作有据可依,诊疗效果明显改善[2]。功能性消化不良极易反复,不仅表现为食欲不振,还表现为餐后饱胀,患儿多见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虽有上腹部痛感及灼烧感,也可能因主述不清而延误治疗[3]。分析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可见功能紊乱为首要因素,与个体敏感性较高、肠道菌群不调、免疫功能较差有一定的关系,且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4-5]。药物治疗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首选,常见促动力类、抑酸类药物,需配合饮食调整、情绪调节等一般性治疗措施,近些年为了提高疗效,临床方面也吸纳了许多中医观点,并使用了许多中成药[6-7]。为探究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儿科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四磨汤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四磨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3~12岁,平均(7.84±1.67)岁;症状持续3~6个月,平均(4.63±0.42)个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12岁,平均(8.37±1.37)岁;症状持续3~5个月,平均(3.57±0.6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家属均已了解研究内容并代为签署同意书;符合《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与治疗共识》(2022版)的标准[8];36月龄以上;病程≥2个月且每周≥1次;持续性的/反复性的上腹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便后未见缓解。

排除标准:患器质性/恶性病变者;严重药物过敏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者;哭闹不止等极度不配合者。

1.3 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四磨汤口服液(国药准字Z20025044;规格:10 mL×8支)。口服,剂量为10 mL(1支)/次,3次/d,连续服用3~5 d。

观察组:四磨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其中四磨汤为基础药,用量、用法参考上述处理办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国药准字S10970104;规格:2 g×6包),口服,且为以温水冲服,对于1~5岁的患儿,每次半包即可,对于≥6岁的患儿,1包/次、3次/d。同样需要需连续服用3~5 d,保持疗程一致。

1.4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需参考《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2022版)》[8],从主症中选出上腹疼痛、腹胀灼烧、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5种,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单项积分0~3分,判断标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胃肠功能:需分前后两次测量。①血清胃泌素(Serum Gastrin, GAS)正常值50~160 pg/mL;②血浆胃动素(Plasma Motilin, MTL)正常值5~300 ng/L;③血清神经肽Y(Serum Neuropeptide Y, NPY),现无确切范围,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情况相关;④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正常<20 ppb。

有效性及安全性:①有效性:需综合疗效做程度划分,其中临床表现及功能恢复正常者为显效,有部分恢复但未达标为有效,其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安全性:需统计用药后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不明原因高热、心率异常、血压异常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治疗后多项主症的积分、胃肠功能指标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检验,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项主症的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项主症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项主症积分比较[(),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上腹疼痛1.01±0.23 2.03±0.31 16.712<0.001腹胀灼烧0.85±0.19 1.42±0.16 14.513<0.001食欲不振0.84±0.20 1.52±0.18 15.983<0.001恶心呕吐0.77±0.11 1.72±0.24 22.758<0.001反酸嗳气1.04±0.15 2.23±0.22 28.265<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于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GAS、MTL、NPY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注:GAS:血清胃泌素,MTL:血浆胃动素,NPY:血清神经肽Y,NO:血清一氧化氮。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后18.42±1.36 25.24±1.43 21.857<0.001 GAS(pg/mL)治疗前111.42±9.34 112.12±9.53 0.332 0.741治疗后152.31±3.42 131.31±4.21 24.486<0.001 MTL(ng/L)治疗前202.42±7.24 203.80±6.23 0.914 0.364治疗后257.42±5.64 223.41±4.49 29.837<0.001 NPY(ng/L)治疗前3.44±0.97 3.46±0.91 0.095 0.925治疗后8.37±1.27 6.36±1.29 7.002<0.001 NO(ppb)治疗前34.53±2.22 34.60±2.15 0.143 0.887

2.3 两组患者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观察临床表现和以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直至治疗后才改善,且观察组在上腹疼痛、腹胀灼烧、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这5项主症上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这就说明,经“四磨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这一方案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其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效果好于单一药物治疗。基础用药为四磨汤,属于中成药中的理气剂,针对不思饮食、胸膈满闷者用药,可起到破滞降逆、补气扶正的效果,从其成分来看,乌药归肺经,且有行气、止痛、散寒之效,沉香归脾胃经,且有降气温中、暖肾纳气之效,槟榔归胃经与大肠经,且有消积、行气、利水之效,少见不良反应[9-12]。联合用药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针对肠道菌群失调者有效,可用于急慢性腹泻与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中包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13]。对于人体而言,均为主要益生菌,尤其是嗜酸乳杆菌,可以分解糖并产生乳酸,以此提高肠道的酸度,从而抑制致病菌的防治,因而对一些消化不良、腹胀患者亦有效,其本质为3种活菌在适当配比下制成的活菌制剂,本身就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失的正常生理细菌,进而达到维持菌群平衡的效果,未见不良反应,但也强调了一些患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需与抗酸及抗菌药分开使用。二者联合应用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优势明显。

分析两组的胃肠功能,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GAS、MTL、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更低(P均<0.05)。MTL为促胃肠动力激素,通过作用于平滑肌受体,进而促进胃肠道排空,与之高度相关的为NPY因子,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患者的食欲也有所增加,可作为胃肠道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中医脾胃学说理论来分析,可知胃主受纳,这与现代医学有关胃肠道功能的描述大致相同[14]。而GAS可促进胃酸分泌,也可促使胃蛋白酶及胰液分泌,此外具有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松弛患者幽门等部位括约肌的作用[15]。患者的胃肠道动力改善、收缩频率恢复正常范围,此外,NO对于胃肠道的作用在于引起平滑肌与括约肌舒张,可以起到调节胃肠运动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NO反而会起到抑制的作用,需深入分析。这就说明相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而言,两种药物在联合以后,可促使患者胃肠动力改善,进而表现为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可见其胃肠激素水平得以调节,有利于食物的容纳、消化及排空。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四磨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这一方案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四磨汤治疗,且对减少不良反应亦有重要作用,且与邓文等[16]在2022年的有关临床疗效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经过对120例样本分组、对比研究,得到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四磨汤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联合实际上就是中药理气剂以及益生菌的联合使用,能够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屏障,对预防病菌侵袭有重要作用,更好地抑制了有害毒素的产生,使得胃肠道生理功能迅速恢复,其药性较为温和,在改善临床症状之时并不会对胃液分泌的情况造成过多的影响,保证了用药的安全,且药物的联合发挥了协同作用,直接表现为临床治疗有效性的显著提高[17-18]。

综上所述,为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可采纳“四磨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这一治疗方案,患儿症状及功能得以迅速改善且安全性得以保障。

猜你喜欢
主症活菌双歧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