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04-03 05:59赵气魄
中外医疗 2024年1期
关键词:症候蓝光胆红素

赵气魄

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丰县 221700

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及肝酶活性较低等缘故,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代谢速度较慢,加上新生儿娩出后血管中胎儿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肠肝循环及其他各种病理生理因素,容易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继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1]。一般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临床上常常引起皮肤、巩膜的黄染;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2]。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其通过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使其更容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中医学上属于“胎疸”,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指出了本病的发病与妊娠有关[4-5]。茵栀黄由茵陈、栀子、黄芩等组成,具有利湿退黄的效果[6]。基于此,本研究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干预,分析茵栀黄联合间断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简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日龄2~14 d,平均(4.74±0.73)d;体质量2 560~4 850 g,平均(3 628.46±452.30)g。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日龄3~14 d,平均(4.35±0.86)d,体质量2 650~4 670 g,平均(3 744.89±427.41)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西医诊断符合第九版《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③患儿为足月儿;④日龄≤14 d;⑤出生1~5 min Apgar评分均≥8分;⑥出生体质量≥2 500 g;⑦患儿家长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者;③母亲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④患儿存在肝胆梗阻性疾病;⑤患儿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⑥存在胆红素脑损伤者,或需要换血、外科手术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双面蓝光箱(北京若水合科技有限公司,wi59767)照射治疗,照射前调整光源距患儿距离45 cm左右,强度为8~10 µW(/cm2·nm),照射时间为8~10 h/次,定时检测患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如病情无好转则在10~12 h后再次光疗。需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及肛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0607;规格:10 mL×10支)口服治疗,1次/支,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黄疸完全减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黄疸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效:黄疸减轻不明显或加重,血清胆红素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中医症候症状:主要症候如皮肤黄染及巩膜黄染,次要症候如小便颜色及大便次数等,每个症候分为(0分)、轻度(3分)、中度(6分)、重度(9分)。③血清胆红素水平:采用没脸免疫吸附实验检查患儿入院时及出院前的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皮疹、腹泻、发热、烦躁等)。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中医症候评分、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治疗后(6.86±1.23)a(5.47±1.14)a 5.861<0.001皮肤黄染治疗前7.35±1.05 7.28±0.91 0.356 0.722治疗后(2.88±0.51)a(2.26±0.32)a 7.282<0.001巩膜黄染治疗前7.18±1.24 7.35±1.17-0.705 0.482治疗后(2.47±0.55)a(1.84±0.38)a 6.664<0.001小便颜色治疗前6.61±0.56 6.79±0.37-1.896 0.061治疗后(3.28±0.65)a(2.63±0.42)a 5.939<0.001大便次数治疗前8.74±1.67 8.18±1.80 1.613 0.11

2.3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

表3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

注: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治疗后(26.38±4.51)a(21.24±4.47)a 5.724<0.001总胆红素治疗前324.26±14.53 321.65±14.75 0.891 0.375治疗后(162.74±11.22)a(145.61±10.38)a 7.925<0.001间接胆红素治疗前291.25±12.29 289.81±12.47 0.582 0.562治疗后(136.64±9.52)a(124.71±10.73)a 5.881<0.001总胆红素治疗前34.68±5.76 33.43±5.25 1.134 0.26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我国新生儿入院干预治疗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7]。新生儿血管内胎儿血红蛋白含量高,其寿命短,且生后由于内环境的变化,胎儿血红蛋白破坏增多,另外部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白蛋白联合胆红素能不足;此外肝功能、肝酶活性的低下,使得肝脏转化、排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成年人,加之肠道蠕动差、肠肝循环等作用,使得其血液中胆红素异常升高[8]。如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9]。因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积极地干预治疗。蓝光照射退黄的原理是将皮肤表面的脂溶性间接胆红素的结构转换,使其水溶性增加促进其经尿液等排出,但也存在光疗反应发生的风险[10]。在中医学中,黄疸为湿热郁结于肝胆以至胆汁外泄引起的“胎疸”,而茵栀黄中的成分可清热、利湿,促进胆汁排泄等作用[11],与蓝光照射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茵栀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单独蓝光照射治疗组的80.00%(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更加明显(P<0.05)。这个结果与康丽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其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6.89%(P<0.05),提示联合治疗更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在本研究中发现,联合茵栀黄的患儿其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更低。考虑原因与茵栀黄的药理作用有关,茵栀黄中的茵陈可以清热、利湿气,栀子可清热泻火,黄芩可通便解郁,金银花则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13]。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发现茵栀黄可抗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等作用,对胆红素引起的神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4-15]。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茵栀黄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提示了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茵栀黄口服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胆红素排泄,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症候蓝光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