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2024-04-03 06:26侯建芸张玉兰冯会敬
系统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四联螺杆菌幽门

侯建芸,张玉兰,冯会敬

商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 251600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极易合并发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和Hp 感染存在关联,食欲减退、上腹部胀气和疼痛是关键的症状表现[1]。人体胃部存在Hp 后,病情会从急性演变成慢性感染,且机体无法自主清除。Hp 感染率也与年龄相关,经国内外研究发现,年龄越高Hp 感染率更高[2]。对于老年慢性胃炎伴Hp 感染的患者来说,其症状表现更为严重,常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与传统的治疗方案不同,四联疗法会降低患者胃部黏液的黏度,避免细菌长期定植于患者体内,提升人体胃上皮抗菌功能,治疗效果更佳[3]。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疾病时,因包含两种抗生素药物,用药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损伤患者胃肠道微生物反应,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基于此,需在运用时四联疗法时联合益生菌使用,在保护患者胃黏膜的基础上,提升治疗效果[4]。本研究选取2022 年4 月—2023 年4 月商河县人民医院中收治80 例的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的运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例;年龄60~76 岁,平均(69.50±5.50)岁;病程4~13年,平均(9.25±2.02)年。研究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61~77 岁,平均(68.99±5.48)岁;病程3~12 年,平均(8.99±2.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 岁;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符合慢性胃炎相关诊断标准[5];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不存在过敏表现。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严重的心肺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对研究中药物过敏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国药H10 920098;规格:0.3 g/粒)+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 052317;规格:1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国药准字H20 051710;规格:1.0 g)+克拉霉素分散片(国药准字H19 990376;规格:0.5 g)。枸橼酸铋钾胶囊,2 次/d,0.6 g/次,餐前30 min 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 次/d,10 mg/次,餐前30 min 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 次/d,1.0 g/次,餐后30 min 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2 次/d,0.5 g/次,餐后30 min 口服。

观察组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药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国药准字S19 993065;规格:210 mg),口服,630 mg/次,2 次/d,与抗生素药物间隔3 h 服用。

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治疗30 d 后,观察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为治疗过后患者食欲减退、上腹部胀气、疼痛等症状表现消失,Hp 感染完全根治;有效为治疗过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p 感染完全根治;无效指的是患者症状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Hp 感染未完全根治。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便秘、恶心呕吐,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两组Hp 根除率。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Hp 根除率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有1 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有2 例头晕、4 例恶心呕吐、4 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P=0.003)。

2.3 两组患者Hp 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Hp 根除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23)。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疾病发生过后患者会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和身体心理方面的痛苦,生活工作均受到影响。此种疾病有病程时间长、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若未对其进行高效、及时的控制,患者病情容易加重,影响自身健康[6]。Hp 为革兰阴性螺杆菌,会依附在人的胃黏膜表面,极易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且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严重损伤。而对于慢性胃炎疾病来说,一般情况下症状表现不明显,疾病发生与Hp 感染相关,不良饮食习惯、过重的心理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等亦会引起疾病[7-8]。面对由Hp 感染导致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现今常见治疗手段是实施抗Hp 感染疗法[9]。针对老年人群,四联疗法较为常见,其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消除患者体内的病菌[10]。但是单一的四联疗法易损伤患者的胃黏膜,用药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形成耐药性。对此,尝试在四联疗法运用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与其一同使用的药物。益生菌是一种活性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在人体中定植,可改善人体中的菌群状况。人体含有的益生菌具备一定的抗Hp 能力,能够直接抑制或消除人体中的Hp 活性物质。这类益生菌可以和胃黏膜产生高度吸附,并增强黏液的产生,进而增强胃黏膜层的稳定性,并阻止Hp 在胃内部的生存。由于老年人机体素质较差,患病后续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配合益生菌抵抗Hp 感染,可以使胃肠道的微生物环境保持稳定,从而提高Hp清除的概率。相关研究也证实应用益生菌和四联疗法,不但能增加Hp 清除的有效性,还可以调节胃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有效减少用药以后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用药安全性上极高,也会避免疾病治愈后复发。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观察组的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论和邹荣等[11]文献中的治疗效果的相关结果一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观察组Hp 根除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这一结论与荣建国等[12]研究中的结论一致。以上结论证实了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促进老年慢性胃炎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相较于单一的四联疗法而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在用药上也更加安全,适用于老年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使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不仅取得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会降低用药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四联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四联疗法”治疗肛裂116例临床观察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法洛四联症染色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