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促成长 同心共育向未来
——农安县家庭教育实践探索

2024-04-05 22:37高喜龙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安县教研组研学

高喜龙

(农安县教育局,吉林 长春 13020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家庭工作的高度重视。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2023年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可见抓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农安县把家庭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家校建设,特别是今年3月,启动了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创建工作以来,全面开启了农安规范化家长学校创建历程。着眼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网络,打造了农安“323”家校共育新模式,即组建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专兼职家庭教育教师三级团队;采取项目驱动和科研带动的“双轮联动”策略;活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载体,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开创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局面。

一、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县级层面,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教育层面,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全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面工作。服务中心下设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和家庭教育讲师团队,负责家庭教育教研、培训、指导、推广工作。完善的管理体系为高效落实三位一体育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选定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

通过学校申报、培训考察、局里审定等程序,从优秀班主任中选拔一批年龄在40岁左右,家教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的教师组成核心团队,作为开拓家庭教育工作的火种,负责在家庭教育专家指导下,开展教学研究、案例观摩和成果评估,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传导和带动其他教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队

在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好,且在中心教研组传导和带动下表现优秀的师资队伍中,筛选出一批骨干力量,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每校确保1至2名),由教育局统一颁发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资格证,持证上岗,负责做好家长学校课堂教学、实操指导和传帮带工作。

(三)成立专兼职教师队伍

各校结合实际,成立以班主任为主体、教职工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负责承接落实本校的家庭教育具体工作。同时积极引导、鼓励“五老”、志愿者和优秀学生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工作。

二、推进项目引领,凝聚指导合力

农安县教育系统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列为年度重点项目,通过实施“双轮联动”策略,有效提高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

(一)实施项目驱动

农安县以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项目为依托,借助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资源优势,组建了中心教研组、校级指导组、专兼职讲师队伍“三级团队”,开展了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传导培训9期19场次,参培班主任达21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授课水平。

(二)采取科研带动

科研是落实行动的不竭动力,全县各校均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有10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科研课题入选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同期,农安县荣获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妇联联合颁发的“吉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称号。

三、丰富活动载体,突出育人实效

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活化学校教育载体

艺术节是学生的艺术舞台,也是亲子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截至2023年底,农安县已经成功举办19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学校实践基地和场馆免费向学生开放,节假日休息时间,家长带领孩子到校进行文体训练,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也是延展。德彪小学滑冰社团培养的刘昀琪、赵文涵、信雨馨三名学生,在今年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青少年组)中获得金牌。

(二)活化家庭教育载体

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活动,全县各校领导以上率下,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生家中走访,对重点学生重点关注,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打造“家庭教育”精品课程,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进方式,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教意识,提高家教水平。创建周末家庭读书会,推动每名中小学生家庭创办读书会,建设家庭书房,营造阅读氛围。通过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定期召开主题演讲比赛,验收阅读成效,全面改善青少年家庭学习生态和成长环境。

(三)活化社会教育载体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84个,大力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2个,面向县域内中小学生开放,家长带领孩子以家庭为单位深入基地,常态化开展文化熏陶活动、科普宣传教育、劳动实践体验教育,2023年接待参加研学活动学生8456人次。县教育局统筹管理研学活动,经考察将省农研所、省科技馆等8个研学基地列入资源库,教育局与基地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开具资源目录清单,学校根据实际在资源库中自主选择开展研学活动。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规范化家长学校创建以来,农安县家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家校矛盾冲突明显减少,全县关于学校管理的信访案件较上年同期减少32%;家长育儿理念得到更新。在家访和调查问卷中反馈,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有所转变,不再是束手无策,家长看到了孩子们的“闪光点”,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家校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家长们积极参加教育活动,据统计,全县第十九届艺术节到会家长达4.5万人,占家长总人数的50%以上。

实践证明,家长学校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坚实阵地和重要抓手,是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有机融合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讲师团队,推进项目科研联动,拓展教学活动资源,才能确保家庭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农安县教研组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农安县永安乡初级中学
农安县永安乡初级中学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研学之旅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农安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正式启动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