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2024-04-05 22:37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精神

彭 参

(礼县第四中学,甘肃 陇南 74220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坚定信仰和精神依靠[1]。在改善和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有效手段。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学校应始终坚持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学科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观看红色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家乡的悠久历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祖国壮丽的山河,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让学生的家国情怀更加深厚,并自觉将爱国主义化为学习的动力,勤奋学习,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语文课、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等形式,让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并通过写观后感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发展历程。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作用

语文课中有很多选文都可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选文的作用,使小学生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比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剧本演绎活动,把课文改编为剧本,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演绎不同场景中的周恩来。刚到火车站时大伯对他的嘱咐,这时候周恩来脑子里满是疑问,他想不通为什么大伯会对他说那番话。后来,为了解除心中疑惑,他来到了伯父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去的地方。这个时候他见证了一位中国妇女被欺负的场景,这时他的沉默也是他的思考,该如何摆脱这种现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体会他前后的情感变化,体悟出周恩来为什么会做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定,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的爱国情感,并从现在开始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二)重视历史课堂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泪,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摆脱外国的欺凌,在那个时代奋斗着、拼搏着,或用文字或用身躯或用鲜血或用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奋斗,我们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近代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事件充分融入课堂教学。除了中国的近代史,中国的古代史中也有很多爱国主义的代表,如文天祥、屈原和岳飞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古今爱国的代表人物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他们身上的共同品质:可以为了国家牺牲自己,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因为有这些历史伟人,我们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他们用生命谱写的中国历史,正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从而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向这些历史人物学习,成为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

二、以学校德育活动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要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激发爱国情怀为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和纪念日,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的德育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学校德育活动为主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校的育人作用。

(一)长征主题活动

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伟大远征,是中华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校可以组织“走进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报告活动。可以邀请纪念馆馆长讲述红军战士走长征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路上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懂得,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主题报告活动给广大师生诠释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得长征精神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长征》 《穿越烽火》等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组织学生走进陇南烈士陵园和革命英雄纪念碑,感悟红军精神;组织学生走进战役纪念馆,通过照片、文献,了解红军长征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

(二)清明节主题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人们会用各种方式纪念、缅怀先人。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多种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在庄严的国旗下举行“向革命烈士致敬”的默哀活动,全体师生在国旗下默哀三分钟,缅怀革命先烈;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举行“缅怀先烈、祭奠英烈”主题阅读活动,通过看红色书籍、讲革命英雄故事、诵读经典、诗朗诵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开展“缅怀先烈、祭奠英烈”祭扫活动,在烈士陵园内进行庄严的缅怀仪式,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革命英雄事迹陈列室等场所。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学雷锋主题活动

雷锋精神既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一种继承,又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精神。

1.举行学雷锋主题班会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召开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以“雷锋精神”为切入点,围绕雷锋同志的事迹和精神内涵进行讲解。在讲到雷锋同志忠于革命、忠于党时,班主任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讲革命英雄事迹;在讲到雷锋同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时,班主任通过展示雷锋事迹的相关照片,让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依然有其生命力;在讲到雷锋同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时,班主任通过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明白“生活简朴、勤俭节约”仍是新时代新青年必备的美德。

2.开展“学雷锋做好事”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主题活动。如在校园内清理垃圾、捡拾垃圾并分类放入垃圾桶;在教学楼内打扫卫生;帮助老师整理办公室;为学校制作板报,张贴宣传海报等。学校还要表彰在主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通过主题教育,让正能量在校园里广泛传播,让雷锋精神成为学校的主旋律,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在学生和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广大师生都在心中树立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的信念。

(四)扶贫主题活动

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扶贫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扶贫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并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一理想,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从某种程度上说,扶贫主题活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扶贫主题活动既可以帮助困难群众加快脱贫步伐,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这种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爱国的拳拳之心。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帮扶贫困村,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产生活情况、思想状态,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帮扶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给他们送去教学资源和教学用具,提供学习帮助。

(五)升国旗活动

升旗仪式是学校重要的德育活动,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每周举行一次的升国旗活动,让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体会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升旗仪式上,学生要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并且要高唱国歌。

(六)爱国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主题班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为学生开展爱国主题班会活动,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作用。活动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祖国在我心中”“爱我中华”“爱国是一种信仰”等主题班会,通过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班会上,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相关主题,弘扬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学校还可以通过播放爱国歌曲、播放爱国影片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国庆期间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唱祖国》等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爱国热情,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七)爱国主题演讲活动

演讲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德育方式。演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以演讲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将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演讲这一方式表现出来。学校可以“爱国”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演讲活动,如“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青年”“我心中的中国梦”等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与活力,在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对革命先烈产生敬仰感,让广大师生能够在激情昂扬的演讲中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山河,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爱国主义提供更多动力[2]。

此外,学校还可以每学年举行一次“红色文化节”,内容包括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表演、征文比赛、红色文化汇演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懂得感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国庆节期间利用抖音、微信、快手等平台,拍摄“我和我的祖国”的照片和视频,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也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抒发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真挚的祝福。

三、结束语

学校可以通过各类主题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成长相结合,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认同、进而形成爱国的情感、爱国的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热爱自己的祖国;引导学生认识国情,了解国情,并以此激励自己;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生命力,培养真正懂得感恩、一心报国、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