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05 22:37王晓蒙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课件

王晓蒙

(前郭县哈萨尔路小学,吉林 松原 138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更喜欢探究数学知识。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呢?

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同时,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成为一个互动的平台。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尤其是在创设情境方面,信息技术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小游戏、小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先利用希沃白板的知识配对功能,引导学生复习面积单位,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复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接着创设情境,设计了阿凡提买布的生活小动画,让大家帮忙思考同样的价格买哪块布更合适?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引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听音乐猜人物,运用电子白板揭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孙悟空,再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和动画功能放大缩小金箍棒,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观察孙悟空的宝贝金箍棒能变长变短,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对旧知进行了回顾。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以有效展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意图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同时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难点。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力有限,知识的储备量也有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内容,教师用语言描述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也是很难理解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办法表示出来,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探究新知环节,笔者首先出示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提出问题:“怎样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可以用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利用希沃白板的克隆功能和移动功能,找同学直观演示摆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是逐个拼摆,每行摆5个,摆了这样的3行,一共摆了15个小正方形,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有的是用7个小正方形就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利用截图功能将2种方式呈现在黑板上,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对比,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时操作不能呈现的问题。学生发现无论哪一种办法都是一行有5个小正方形,有这样的3行,进而让学生仔细观察,感受每行个数,行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接着进行小组合作验证,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利用计时器规定好时间,这个功能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时间。教师也可以利用投屏功能将学生拼摆的长方形展示在大屏幕上,这种投屏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和发现,教师将学生的成果填在表格里,这样很容易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着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学生以此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容易产生疑问,出现失误。如果教师恰当地利用课件,先直观地演示摆一摆的过程,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最后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顺利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将求解面积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操作难、演示难的问题,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一些学科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还可以将传统板书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加强学生的认知。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

教师适当地运用课件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实践应用环节,教师利用游乐园闯关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传统的PPT电子演示文稿不能交互的问题

在答题环节,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3名同学上台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订正,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点名和评价功能,学生非常喜欢。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的功能增加了点名的随机性,激发了学生的答题兴趣。

在游戏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时回答,随机选择问题,改变了传统的问答模式,由学生做主去选择,体现了实时性和交互性。

在男女大比拼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选出男女生代表进行PK(对决),让他们选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既考查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和反应速度,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还可以利用形状工具画一画,让学生实时进行操作,投屏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发现。

闯关成功之后,集齐四颗宝石,选出1个代表进行刮奖游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运用课堂活动功能,让每个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收集整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各种材料和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活元素,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知识的普遍性,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认识方向”时,之前学生已经简单地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辨别。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方向,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熟悉的校园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先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了一段视频,介绍生活中如何辨别东南西北,同时带领学生在教室学习辨认方向的方法,在习题环节创设辨别方向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了看钟表上的时间,接着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观察时间?学生回答: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上学,都要观察时间。这样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将数学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与用的真谛,这也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教学的精髓所在。

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练习技能

数学练习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有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备课环节教师往往要准备大量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习题资料,并从中进行精选、改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出题软件准备多种类型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库,还能够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趣味型的动态题目。在教学“十几加几”时,重复性的计算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希沃白板中创建一些PK(对决)、知识配对等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书写题目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又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六、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滥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电子化,把教材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也不要一味追求课件的技术含量。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辅助教学,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方便学生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笔者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教学“小数乘小数如何计算”时,整堂课都在用白板进行展示,也设计了很多精彩的课堂活动,但是小数乘小数的过程、算理并没有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学得很困难,算理记得也不清楚。信息技术对于这节课而言,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二)不过分追求课件的多样化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教师应该深挖教材,设计好课堂活动,不盲目使用动画,不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复杂化。教师要明确制作课件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帮助老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用课件直观呈现出来。但有的教师本末倒置,抛开学生,单纯追求课件的多样化、复杂化。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制作的课件很精美,课堂活动也很多,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很多课堂活动脱离了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笔者听过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展示得很全面,面积的求解过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就直接出示面积的计算公式了,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却非常少,导致过分追求课件的多样化,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不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

信息技术虽然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追求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而摒弃传统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教师要适当地进行选择。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黑板将一节课的知识点呈现在黑板上,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归纳概括一节课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课件时,学生并不容易记住知识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要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将概念性的知识点标记在黑板上,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明确,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各有优势,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学,但是不能过分使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形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课件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