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4-04-07 13:29孟菊英
商展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省份高质量区域

孟菊英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云南昆明 652200)

游产业的多元化特性使其涵盖了酒店、餐饮、旅行、文化和娱乐等广泛领域,这一产业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显著影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旅游业已成为全球贸易领域的主要支柱,为就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机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社会文化及产业结构等。旅游产业的集聚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税收、吸引外部投资,旅游产业集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旅游产业集聚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还为地区创造了新的税收来源。

此外,吸引外部投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注入了更多资金,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体现在数字上,还在于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社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地区形象,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因此,旅游产业集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还是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虽然产业集聚可以加速经济增长,但同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各级政府更有效地制定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应对产业集聚可能引发的问题,并实现旅游业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贡献。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升级不仅要关注速度,还要关注质量,关注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推动及对创新的重视,使经济增长更为稳健和可持续。

1 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旅游产业集聚通过各类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对旅游经济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旅游规模的扩大,还要关注旅游产业集聚对提高旅游经济的质量、环境效益及社会福祉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这一研究过程中,可以聚焦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探究其对产业内要素和整体质量的影响。同时,探究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是否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在作用,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构建

2.1 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的对象包括除了西藏与港澳台地区外的中国30个省份,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中有关旅游产业及GDP等类型的面板数据。对于极少数缺失的数据,本文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处理,这些数据的整合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代表性的样本,以便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2.2 测度分析

第一,旅游产业集聚测度。旅游产业集聚度指的是在特定地区内,旅游相关企业或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和集中程度,这一概念反映了旅游业在某一地区内的规模、密度及相互关联的程度。旅游产业集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结构和旅游市场三方面构建了旅游产业集聚度指标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权重,并对指标层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层均值,进而计算准则层各指标得分,最终得到我国各个省份2010—2020年旅游产业集聚度情况。从计算结果来看,我国旅游经济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为准确评估我国各省份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状况,从经济增长、创新驱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见表1)。在建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2010—2020年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度量,这一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入了解各省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细节。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观点,本文了解到旅游产业集聚能够引起与旅游产业相关的行业进行集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以推断,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竞争效应可能迫使旅游业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深入探究了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聚集现象,并评估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模型设计

本文数据来源于各个省份《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在模型的设计上,将地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作为解释变量,还引入了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其中,人力资本的度量是利用在校大学生人数、金融发展水平通过各省份金融资产与GDP的比值来衡量;财政支持的度量采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支出的比值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使用外商投资额来度量。此外,t代表年份;α表示常数项;β表示待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Tinit这一中介变量代表旅游产业结构。这些控制变量的引入有助于更全面地考虑影响因素,提高了模型解释力。本文建立了以下基本模型:

在该模型中,本文使用Developit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被解释变量,代表第i地区在第t年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自变量为旅游产业集聚情况,用Aggit表示第i地区在第t年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此外,本文还引入了一组控制变量Xit,以控制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3.2 回归分析

在进行实证回归时,本文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一般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多种方法。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本文首先利用豪斯曼模型确定适用于实证分析的模型,研究得出统计量为38.4,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拒绝了原假设,表明系统内部可能存在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差分广义矩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所有模型中的数值均超过0.4,说明所采用的工具变量是合理的。同时,排除了随机扰动项之间的自相关问题,验证了差分广义矩估计在参数估计方面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旅游产业集聚的回归系数为0.792,说明在旅游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

促进旅游产业集聚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全部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控制变量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观察,可以得出结论: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涉及省份需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全方位考虑有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3.3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检测

考虑到我国旅游产业集聚情况中,往往存在一省为核心、多省联动与合作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因此本文按照各省在旅游产业集聚圈内的地位,将各个省份分为核心省份、联动省份与合作省份,进一步验证旅游产业对不同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豪斯曼的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可进行实证分析。此外,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工具变量的选择需要确保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具有直接关系,同时与旅游产业集聚存在关系,因此选用旅游娱乐消费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2010—2020年高质量旅游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除黑龙江之外,其他省份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普遍显著上升,且整体表现为连片区域内“抱团式”发展;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低水平的地区仍以新疆、甘肃等西部省份为主,相较之下,安徽、江西、陕西、贵州等南部内陆省份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且呈现出区域协同发展趋势。此外,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演变趋势由原来的“一强多弱”发展模式逐渐向“协同发展”模式推进,核心省份的旅游资源和产业逐渐向周边省份扩散,这也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可能存在自相关性。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旅游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呈现出核心省份最大、联动省份次之、合作省份最小的空间分布特征。这表明我国旅游核心省份的旅游产业具有突出优势,在未来将继续发挥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联动省份内的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而合作省份内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本文运用工具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证明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3.4 实证结果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同部分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聚集性,高水平区域的空间演变趋势总体上呈现出以核心区域为中心向邻近地区扩散的特征;第二,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呈显著正向趋势;第三,在影响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中,交通升级、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都对其产生促进作用,但技术进步的效果不太显著,交通升级则呈现显著的负溢出作用,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较不显著;第四,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不良的外溢效应;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在当地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还对周边地区有积极的外溢效应。

4 政策建议

4.1 推动区域内各省联动发展

政府要统筹规划区域内各省联动发展,促进区域内各省旅游产业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首先,制定省域联动的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东部各省旅游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在东部地区整合各省独特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通过多省联动构建更大的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建立跨省旅游规划协调机制,实现各省旅游政策和旅游资源的信息共享,确保各省份的旅游发展规划相互配合和衔接,避免出现相互竞争或资源浪费的情况,避免部分强势旅游省份对周边省份的“节流效应”。通过建立多省联动旅游区域发展规划,能够改变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溢出作用,确保旅游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降低集聚不均衡发展的负面效应,使得高水平集聚地区不再对邻近省份的旅游资源形成阻碍,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对整个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其次,引导旅游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加强交流与协作,促进高水平集聚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地理和行政界限,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机流动。例如,推动知名旅游企业在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使该地区能分享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整体旅游产业水平。最终的目标是减弱集聚不均衡发展带来的负溢出效应,通过确保旅游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可以降低高水平集聚地区对邻近省份旅游资源的“截流效应”,使得这一地区不再成为邻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对整个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促使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协同繁荣。

在西部地区,政府要推动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群,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规模。深入挖掘每个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明确每一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促进跨地区资源整合,推进相近地区展开旅游交流与合作,制定省域联动旅游线路,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旅游形式的创新、旅游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旅游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例如,可借鉴其他成功地区的经验,在建设集聚圈的同时,引进高端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强与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融合,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4.2 优化旅游外部环境

政府应着重优化旅游外部环境,深入探索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交通便利性能够直接影响游客决策,因此基于游客的旅游需求,整体布局中西部旅游交通环线,合理规划交通系统引导游客流向景区,能够带动游客的整体流向和游览路径。通过优化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可以缩短旅游时间,提高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同时,交通效率的提高还能够推动旅游物资、产品、从业人员等要素在省域之间更为畅通地流动。在此过程中,通过交通网络的连接能够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补,有利于形成规模更大的产业集聚区,形成更为活跃的旅游产业集聚效应。

技术创新水平也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要素,因此,政府应带头推进区域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通过设置优惠政策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人才,提升区域内旅游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大力推进旅游技术成果的落地实施,关注长期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区域内旅游多元化发展,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积极吸引高水平的旅游人才和先进技术,并与国际接轨,引入更先进的管理经验、理念和技术,同时促进开放共享,推动形成积极的溢出效应,让吸引到的先进人才和技术不仅在当地发挥作用,还会通过传导、交流等途径对整个区域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使区域旅游经济向更为先进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水平。

4.3 构建多元化的区域旅游格局

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业格局,实现多元化发展,可将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主导方向,成为解决之道,地区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不仅需要重视对已有旅游潜力的文化、景点等的开发,还要充分激发旅游资源的潜能,扩大发展路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多元化旅游产业发展不能只是拓展新项目,而应确保各项目保持长期稳定的质量及促进各个项目的合作推进和共同提升。政府与旅游企业应合作创建多样化的旅游模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可以发展“旅游+学习”“旅游+运动”“旅游+娱乐”“旅游+疗养”等模式,在建设和修缮著名历史文化景点的同时,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城市休闲游的发展,扩大旅游收入来源、旅游企业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创建数字体验馆、数字博物馆、AI体验馆等,将线下旅游逐步引入线上,提高旅游收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此外,可以因地制宜量身打造旅游周边产品,充分结合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条件,将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例如,在以敦煌为中心的旅游省份内,可以设计展现丝路文化和精神的旅游产品,并结合“微旅游”“亲子游”和“休闲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开发适应各季节的旅游产品,以减弱气候对旅游业不均衡发展的影响。同时,创建“红色旅游”“航天科技”“追梦敦煌”“风光大道”多种形式的研学旅游项目,充分释放敦煌及周边重点景区的旅游文化魅力,使观光游转变为深度研学游;建设环境舒适的避暑度假旅游中心和康养中心,吸引游客在春冬两季来经济联动圈体验不同的旅游活动。

猜你喜欢
省份高质量区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