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育与服饰设计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4-04-11 04:56盛玉城
山东纺织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服饰服装词汇

盛玉城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通识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作为服装行业的储备人才,在大学期间除应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应培养良好的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应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探究大学英语教育与服饰设计的融合路径,以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服饰设计与大学英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 综合化与实践化教学趋势显著

在服装行业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间服装贸易往来愈发紧密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服饰设计专业的英语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而这则驱动服饰设计教育必须做出变革,需要将教育重心从此前的重理论,强调学术性与系统性,转向凸显综合化与实践化,着重培养服饰设计人才的英语表达、交际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要在具备基本服饰设计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兼顾具商务营销与谈判,熟识金融法律法规等相关素养[1]。

1.2 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

服饰设计是服装产业中的关键组成环节,需要与原材料选择、制作工艺、成本控制、品类规划、成本控制、产品营销等多流程进行沟通交流,有着明显的复杂性特点。与此同时,服装本身还与不同文化习惯、思维方式、民族风俗紧密相关,因此,这也决定服饰设计有着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且需要相关人才以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自如应对以上场景,进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消费者,促进服饰行业的更好发展。

2 服饰设计专业英语的特点

现如今,参与现代服装生产的主体愈发多元化,且服装英语应用实践也得以快速发展,由此,服装英语也开始具备较为稳定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学习与服饰相关的英语内容时,如能掌握其中的词汇规律,学习效果也就可渐入佳境。概述而言,服饰设计英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特征。

2.1 词汇量大且专业性强

服饰设计需要与多个环节产生连接,如服装布料、颜色、款式、风格、生产工艺、产品销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包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因此与之相关的英语词汇也有着显著的专业性,且词汇数量庞大,有着明显的类别划分,应用中需要对词汇与组词的应用予以正确辨别[2]。如针对“外衣”这一单词,就有着多种表达方式,“greatcoat”“town coat”“jacket”等;服装工艺“包缝”,可表达为“overlock”“over-lock/serge”“OVRLK”等;旗袍“cheongsam”、风衣“windbreak”、睡衣“pyjamas”、针织衫“jumper”等,都是服饰词汇。此外,在对服装材质与颜色进行描述时,往往需要进行准确且生动的词汇表达,但服装质地与颜色的定义往往较为宽泛,对应词汇定义也较为模糊,所以学习与应用时往往存在一定难度。

2.2 大量缩略词、复合词与派生词

服装行业因为涉及多领域知识,因此在服装英语发展中,很多时候也会直接引用或是沿用其他专业的术语或是专业性词汇。在某些场景下,为使英语与应用场景更为适用,或是保证服饰英语的多样性,还会适当改变词汇,进而形成了大量的派生词与复合词,如内衣“underwear”、休闲装“casual wear”等,trouser则是“trousers”的派生词。另外,在涉及服装的综合性描述时,往往需要对相关细节进行多次阐述,或是引用其他专业词汇,此时往往会使得英语语句过长,甚至是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对此,为尽量提高服饰英语的直观性,确保简洁性,需要对部分短语或是词汇加以简化,进而衍生出缩略词。如预计到达日期“ETA”,扣眼“B.H.”,棉为主的混纺物“C.V.C.”等。所以若想全面且准确的理解、表达、应用服饰英语,还需要加强对缩略词、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学习。

2.3 句法特殊化

相较于普通英语,服饰设计英语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应用范围更广,涉及服装生产、加工、营销、贸易与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因此,为清晰表达服装产品的设计理念、细节,从业人员多需要使用无人称句式或是被动句式[3]。同时,为最大化营造良好商务交流氛围,彰显商业礼仪,服装英语还涉及诸多谦辞、礼貌用语,因此整体上的句法还呈现着特殊化的特征。

3 大学英语教育与服饰设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在针对大学英语与服饰设计融合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院校对于二者的融合并未予以充分重视,仅是为完成教学目标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课程仍是以英语理论知识输出为主,缺乏与服饰设计发展的融合与嵌入,缺乏对服饰英语应用与实践教学的设置。一方面,教师仍占据课程的主导地位,先是为学生讲解服饰专业的相关术语,待学生掌握后再开展文章内容的学习,且主要是采用阅读翻译的形式,如此就导致课程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效率低。同时,缺乏灵活性与体验性的课堂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理解难点知识,无法在学习后对知识进行有效应用,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因枯燥的教学模式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服饰设计的学习效果。

3.2 缺乏良好的教学情境

服饰设计有着多元化的场景,但部分教师在将大学英语进行融入时,却鲜少注重学习情境的打造,未能根据特定场景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这就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此外,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多是将教育重点集中在讲授英文单词、文章内容方面,未预留充足的时间供学生自主探究,未开展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内容,缺乏服饰英语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3.3 学生为充分重视服饰英语

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为艺考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本身就“先天不足”,因此在服饰设计中融入英语教育时,很多学生会因为存在学习难度而产生厌学情绪。与从同时,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再兼顾英语学习就会觉得倍感吃力。此外,很多学生缺乏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深入认知,存在眼光的局限性,认为只要学好与服装相关的专业知识即可,英语学习效果无足轻重,因而也出现学习投入程度不足、遇到挑战迎难而退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英语与服饰设计的融合效果。

4 提高大学英语教育与服饰设计融合效果的可行路径

4.1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首先,教师应从服饰设计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与实际情况,以任务型教学模式驱动课程的开展。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设计与科学安排,确保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高效的英语课堂中顺利学习;其次,除学生需求外,教师还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全面考量影响大学英语与服饰设计融合中的影响因素,如学生学习基础、教学资源、教学习惯以及英语实践应用等,以此使设计的教学任务能够更为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帮助学生在快速掌握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并能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短板,增强英语素养[4]。

4.2 科学编排教学内容,转变知识表达方式

服装设计内容非常丰富,如设计原理,风格、款式、发展概况等,将大学英语与其进行融合,需要有充足的课时作为支持。但现阶段,服饰英语教学课时安排较少,如果教师想要进行内容的全方面融合,教学压力较大,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对此,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编排,巧妙设计知识呈现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快理解知识要点,掌握知识运用能力。

以国际服饰设计为例,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讲解服饰设计技术,引导学生动手设计,以实践结合理论讲解的形式更好掌握知识要点。对于一些知识重点或难点,如设计原理等内容,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或是制作微课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的方式,以视频形式生动呈现服饰设计的理念与原理,增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线上视频也便于学生反复观看,不断揣摩,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进而提升知识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区别于普通英语教学,服饰设计英语教学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技巧。

第一,联想法:服饰设计英语中的很多单词在发音上与中文释义谐音,如尼龙面料为“nylon”,袖克夫为“cuff”,以相近的读音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再比如,服装结构课制版中,腰围尺寸的缩写为“W”,因此在学习“腰围”这一单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联想,进而引出腰围的单词“waist”,以联想增强记忆效果。

第二,形象法:服饰英语包含多个领域,涉及多个专业,因此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各类别的专业知识,以生动的图片、视频或是影片帮助学生综合理解单词的含义与拼写。如学习经典“classic”单词时,教师可为学生放映与Chanel品牌相关的图片,使学生明晰单词的含义,以记忆经典服装图片的形式加强对词汇的印象。

第三,游戏法:以游戏方式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并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借鉴综艺节目《黄金100 秒》,将教材中的每个项目或是单元作为游戏主题开展技能展示活动。以多媒体随机抽取学生,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服饰设计作品并用英语阐述,这既可增强教学趣味性,也可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

4.3 营造主题式氛围,打造良好教学场景

为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打造主题式场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下完成教学任务。例如,设置不同的场景与主题,要求学生在此场景中以英文进行阐述与表达,当发现存在发音不准、词汇使用错误或是有语句运用问题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5]。再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服饰行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或是其他与行业相关的新闻,并进行新闻播报。这一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可锻炼学生公开表达的胆量,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开展写作练习,由教师提供服装设计词汇的相关资料与资源,然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写作,并开展小组互评,通过对相互作业的认真修改,提高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4.4 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知识的价值最终是要体现在实践中,特别是服装设计有着极强的专业性,教师更应注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真实场景学习,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从社会对服饰设计专业的岗位需求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业务中。例如,可以让学生进入服装工厂或是企业,阅读外文说明书,与外商进行沟通;或是收集国外时装周、发布会、博览会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服饰设计,通过活动参与,掌握更多专业知识、英语词汇与流行趋势,将所学内容内化为综合素养,提升日后就业竞争力。

此外,课程考核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在现实教学中,部分学生会存在投机心理,对活动参与不热情、不投入,企图以小组学习形式蒙混过关[6]。对此,需要教师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摒弃传统单一的考试模式,设置多指标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行考察。此外,教师还可采取倒三角挑战竞赛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多种类型的活动、竞赛引导学生参与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术语的应用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赛促学,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育与服饰设计的融合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速,对外商贸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对服装行业人才的英语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与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增强大学英语教育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尤为必要。而这需要教师紧跟行业发展需求,与新时期的岗位发展对接,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为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与高素质专业技能的服装人才。

猜你喜欢
服饰服装词汇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