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本价值,建构“生本”课堂

2024-04-14 02:09张明友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轴示例概念

张明友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参与到过程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要通过适时的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与“思”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建构学生完整的认知体系.笔者在教学“数轴概念”时,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1 教学分析

1.1 内容分析

数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在不等式求解、理解绝对值概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也是沟通“数”与“形”的桥梁.

1.2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射线的学习经验,对数与点的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之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这些知识、经验、方法为新概念的建立与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同时,学生有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弹簧秤测量物体重量的经验,这为数轴概念的抽象打下了基本活动经验.另外,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直观抽象能力,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1.3 设计思想

教学中,若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直接将数轴三要素、画数轴的方法等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是肤浅的,难以对数轴概念有实质性的理解.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一知半解,虽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不利于后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经历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交流、抽象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深层内涵的把握,以此让学生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1.4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生本”教学理念,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经历知识抽象过程,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够正确画出数轴;

(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会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能够根据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与之对应的数;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2 教学简录

2.1 新旧连接,架桥铺路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谁来说一说有理数包括什么?

生齐声答: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旧知的掌握情况,并为新知教学做铺垫.教学中,利用“小坡度”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活课堂.

2.2 实例分析,把握关键

师:请大家观察以下两个示例,思考如何用图形表示?(教师PPT给出示例.)

情境1:以海平面为基准(记海平面为0 m),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约8 848 m,而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m.

情境2:表1是某年一月份各市的平均气温,如何用图形表示呢?

情境给出后,教师预留时间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并巡视学生操作过程.

师:通过以上两个示例,部分学生给出了这样的图示.(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图1、图2)

师:结合图形说一说,以上两个示例有什么共同特性?

生1:都是用直线来表示,虽然表达的意义不同,但是其实质相同.

师:你认为不同类型的有理数存在怎样的特征呢?

生2:除了0只有一个外,其他类型的有理数都有无限多个.

师:那么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有理数可以如何表示呢?

生3: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表示有理数0.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图形表示数,以此为数轴概念的抽象埋下伏笔.本环节主要以生生互动交流和动手操作为主,以教师启发和引导为辅,教师将时间、空间、机会让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3  因势利导,提炼要素

师:按照生3的说法,点O将直线AB分成三个部分,点O表示有理数0,称其为“原点”.那么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点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齐声答: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师:那么如何区分呢?利用哪条射线上的点表示正有理数,哪条射线上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呢?

生齐声答:用箭头.

设计意图:根据互动交流,数轴的画法逐渐呈现,但是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区分正、负有理数的方法,由此引出“原点”“正方向”.教学中,以学生的思维为起点,易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活思维.

2.4 抽象概念,剖析本质

师:如果让大家准确画出以上两个示例的位置或温度,你会用什么画?

生4:用尺子画.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画出有理数“+2”的位置.(学生积极操作,得到图3所示的图形.)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预留时间让学生动手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展示,由此进一步理解“单位长度”.经过以上分析,数轴的三要素已经呈现,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数轴的概念并抽象出数轴的三要素.

設计意图:回归以上两个示例,教师通过准确绘制让学生提炼“单位长度”这个要素,并结合画有理数“+2”的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单位长度”的理解.

理解数轴概念的本质即理解数轴的三要素,学生只有深入理解了“三要素”的功能,才能真正领悟概念的内涵,这样在应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直接呈现三个要素,而是让学生经历三要素抽象的过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要素的功能.问题的驱动,激发了学生认识数轴概念的动机,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交流辨析明晰了数轴的本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3 教学思考

以上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1 关注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但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没有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模式,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要学会“让学”,将时间、空间、机会、活动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思考、探索、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呈现数轴的概念,而是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渐揭开数轴的神秘面纱;引领学生亲身经历概念形成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动手操作,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3.2 重视主导价值

因受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深入.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发展数学素养,教师必须要发挥其主导价值.当学生思维无法深入时,通过有效的启发与指导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当学生遇到障碍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索等活动突破思维障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通过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跨越思维误区;等等.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度思考,深度交流,理解概念及其本质,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及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还应该要学生会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落实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轴示例概念
大还是小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数轴的作用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巧用数轴定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