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基本图形 解反比例考题

2024-04-14 06:38李斌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反比例过点数学模型

李斌

1 基本图形及基本结论

证明:由图1可知,四边形OABD的面积

S=S△AOC+S梯形ACDB.

从另一角度,四边形OABD的面积S=S△AOB+S△BOD.而S△AOC=S△BOD,所以S△AOB=S梯形ACDB.

2 运用结论,简洁明快

2.1 直接运用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已知,因此A,B两点的坐标可求出,再直接运用本文的基本图形即可求出△AOB的面积.

点评:本题融合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运用它们各自的性质,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解答,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2.2 与比例线段贯通

分析:由BE∶BF=1∶3,想到分别过点E,F作x轴的平行线,利用线段成比例,用含某一字母的式子表示点E,F的坐标,再运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可求出△EOF的面积.

解:如图4,作EP垂直y轴于点P,EC垂直x轴于点C,FD垂直x轴于点D,FH垂直y轴于点H.

由本文的基本结论,得

点评:容易发现“基本结论”中的图形隐藏在题目的图形中,自然想到运用基本结论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作出辅助线,很好地用上两条线段的比这个关键条件.

2.3 与等长线段相融

分析:由本文的基本结论知,要求△AOB的面积,只需求出点A,B的坐标.点B的坐标已知,且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易求.由三角形相似求出点A的横坐标,则点A的坐标就解决了.过点A作x轴的垂线,用比例线段解决之.

解:如图6,过点A作AF垂直x轴于点F,过点B作BG垂直x轴于点G.设AF交BD于点E.

因为BD垂直于y轴,所以BD平行于x轴,则BD⊥AE.

结合本文基本结论,可知

点评:由等长线段OC=CA,构造相似三角形,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点B的坐标求出点A的坐标,再利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可轻松解决问题.

3 打破模式,灵活处理

解:如图8,过点C作CE垂直于x轴,垂足为E.

易知CE∥AB,而C是OA的中点,则

CE是△OAB的中位线.

又点C,D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由S△OCD=9,C为OA中点,知S△OAD=2S△OCD=18,

所以S△OAD=S△AOB-S△ODB=18.

點评:本题没有求出C,D两点坐标,也没有将△OCD的面积转化成直角梯形的面积.解题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既要掌握基本模型,又要及时打破模式化,不能僵硬照搬模式.

D,若△COD的面积为20,则k的值等于.

解:如图10,过点C作CE⊥AO于点E,连接BE.

而k=xy=OE·CE=3a·4a=12a2=24,所以k=-24.

点评:本题所给的三角形与本文的基本图形完全相同,但并未利用基本结论求解.解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千万不能硬套模式.

4 结束语

数学家怀特指出:“数学就是对模式的研究”.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就是:对生活实际进行提炼、总结,建立起数学模型,模仿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并打破数学模式,再建新的数学模型,在不断循环中逐步构建数学的学科体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基本模型、基本结论是提高解题速度、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千万别让“数学模型”变成“思维枷锁”.我们应从不同的方面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用多思来战胜对“第一印象”的依赖.

在平时的解题基础上,我们要立足题目的解答,深度思考,挖掘出简单图形的丰富内涵,建立联系,进而借题发挥,通过各种图形与知识的联系,将综合问题分解、简化.教学中要关注核心知识,关注基本图形,加强思维引导,将方法、技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反比例过点数学模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3.3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难点聚焦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古塔形变的数学模型
数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