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4-04-17 07:16何源敏
关键词:一体化初中英语

何源敏

摘    要:當前,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的设计存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缺乏实操性、忽视主体差异性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在指向教学目标、聚焦写作任务、区分评价场景等方面对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的设计加以改进,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提升写作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写作评价表;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1]。为落实《义教课标》倡导的评价观,教师常常通过研制和运用评价表发挥评价的促教、促学功能。尤其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基于评价表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示范点评、集体展示等多元评价活动。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表有核查表(checklist)、等级量表(rating scales)、评分规则(scoring rubric)[2]。其中,核查表和等级量表因构成简单、操作方便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广泛使用。核查表由核查内容组成,而核查内容即评价指标,学生用“Yes”“No”或者“√”“×”的形式检验习作是否达到相应指标。等级量表由评价指标、评价等级组成,学生使用数字、字母、星级等对照习作与指标进行打分。笔者在日常调研中发现,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但是一些教师设计的评价表与教学目标缺乏一致性。如有教师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中的Task板块时设计了写作核查表,该写作核查表中的评价指标如下:

① the correct format (格式) of a letter

② the complete structure of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③ rich content

④ the persuasive language of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⑤ no mistakes

⑥ good writing

同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①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in the aspects of writing purpose, recommendation reason and hope;

② express reasons with a topic sentence and use examples or facts to support it;

③ apply proper tense and adverbs in examples or facts.

显然,该教师定的六条评价指标没有一条对应教学目标②,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呼应教学目标③。教学目标呈现了这节课要去哪里,但评价表无法检测是否到了那里。

(二)缺乏实操性

许多教师设计的评价表看似内容、语言和结构三个维度俱全,实际上要素无所指,面面俱到,指向不明,缺乏实操性。如有教师在上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8 Pet中的Task板块和九年级上册Unit 5 Art world中的Task板块时,研制的评价指标都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时态准确等”。这样的评价指标千篇一律,完全没有体现出学段、写作文体等的差异。教师未能细化教与学的任务,并为学习任务设置可观测的指标。学生在使用时可能会疑惑:结构清晰的标准是什么?内容表达到何程度算是丰富?

(三)忽视主体差异性

部分教师虽在写作评价方式上实现了多元,但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时共用一张写作评价表,没有因评价主体的变化而进行针对性设计。以自评和互评为例,自评用于学生自查习作内容、语言、结构等,互评鼓励学生以读者角度关注同伴习作的写作效果。一表两用模糊了不同的评价场景和学生的不同评价身份,也会导致自评互评重复低效。

三、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设计的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表的设计可以在指向教学目标、聚焦写作任务、区分评价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

(一)指向教学目标

评价表是目标在内容维度和表现维度的具体化[3],其设计必须指向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在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什么写作策略或技巧、应学到什么程度、学会了没有等,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应细化描述予以呼应体现,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评三者目标的一致。

【案例1】

译林版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2 Colors中的Task板块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① organize ideas about colors and moods by using 4-Square Writing Method;

② give details and reasons to support opinions;

③ tell if a certain color is proper for an advertisement and explain why;

④ write a re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s and moods.

Task板块的写作任务为写一份关于广告图片中模特着装颜色与其情绪的关系的报告。教师基于教学目标设置了写作评价表(如表1所示)。

该评价表从三个指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指标1指向教学目标①,检验学生“能否在写前基于四方格构思提纲、组织结构”。指标2既指向教学目标②中“有观点的呈现”的要求,又指向教学目标③中“能够表达个人对广告中颜色运用的见解”的要求。指标3与教学目标②完全一致,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来证明论点。评价指标1、2、3共同为落实教学目标④奠定基础。

教师在设计写作评价表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评价指向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评价指标对应教学目标,但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其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或者“多对一”。

(二)聚焦写作任务

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写作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教学任务,需要循序渐进。因此,教师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侧重地选择评价内容,使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重点关注一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4]。

教师在设计写作评价表时应密切结合所学文本思考以下问题:本单元的话题和重点是什么?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什么?教材所给范文有哪些方面值得学生模仿迁移?学生要完成写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写作技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案例2】

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的Task板块的范文是Suzy邀请朋友参加生日会的邀请信,附地图及路线指示。相应的写作任务为“模仿Suzy的信件和路线指示给你的朋友写一封邀请信”。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和写作要求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写作评价表。

写作任务是“模仿Suzy的信件和路线指示给你的朋友写一封邀请信”。学生在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信件写作(向笔友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因此教师并没有将信件格式是否准确列入这一课时的评价指标。这符合学情。同时,该评价表中的“书写干净整洁”这一评价指标,也凸显了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要求,即对起始年级的学生要强调书写习惯。最重要的是,该评价表没有笼统地使用内容、语言、结构等指标,而是聚焦其中的要素,紧扣“邀请”这个关键词,针对邀请的内容是否表达完整设计评价指标,包括邀请缘由,邀请参加的活动及时间、地点,邀请人的期待。该评价表的设计与课时内容紧密相关,做到了精确化、个性化,避免了泛泛而谈、面面俱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学习设计写作评价表,也可以结合单元语法和学生当前阶段的主要问题细化评价指标。例如,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Unit 2的语法内容为一般现在时,那么这两个单元的写作评价表可以聚焦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运用进行设计。再如,译林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6的语法内容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该单元的写作评价表设计可以增加名词单复数的形式与主谓一致等内容。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整理学生该阶段的共性错误,据此设计具体细化的评价指标,这比“语法正确”或“没有错误”这样简单的评价更能够帮助学生抓住不同的问题各个击破。

(三)区分评价场景

根据不同的评价类型和评价主体,教师要设计不同的评价表。就评价主体而言,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既是写作者又是评价者。这种双重身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树立读者意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保持持久的写作热情,在实践中体会,在评价中提高[5]。

【案例3】

译林版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1 Know yourself中的Task板块的写作任务为“写一封推荐信,向你的老师推荐班上某同学担任某个职务”。教师结合写作任务设计了自评与互评两种不同场景的评价表(分别如表3、表4所示)。

学生基于自评表反思是否内化运用了本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包括运用蜘蛛网图罗列写作提纲,运用TSE写作结构阐述个人观点,以及使用连词加强语句间的衔接等。互评表引导学生从读者视角出发思考他人习作:所呈现的推荐理由是否充分,是否让你信服被推荐人可以承担好该职务;TSE写作结构中的主题句、支撑句、事例之间是否逻辑正确,有理有据;读完这封推荐信,你是否愿意支持该被推荐人。

同伴评价指标也可以在自我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对语法和拼写错误的评价,以及对亮点的赏析、不足之处的修改意见等内容[6],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的評价反馈中收获更多。

【案例4】

译林版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中的Task板块的写作任务为“写一篇文章回忆你一次难忘的度假”。教师依托写作场景设计了自评与互评表(如表5、表6所示)。

互评表在自评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圈画举证的方式评价同伴习作,同时引导学生品读他人作品,发现并学习同伴习作中的优点。互评既帮助学生发现他人的不足,也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取长补短。

四、结语

通过设计具体适切的写作评价表,教师能够提升写作教学的评价准确性。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使用评价表时还需要加强时机意识和对标意识,统筹组织教、学、评活动。第一,写作评价表的使用应当贯穿写前、写中和写后三个阶段。教师要在写前呈现写作评价表,梳理教学重点,为学生写作提供方向,以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参照写作评价表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规范写作行为。学生写作后,教师要基于写作评价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诊断评价。第二,教师在对学生习作进行示范批改时,要严格依据写作评价表逐条给出评价结果,避免脱离写作评价表过度关注范文在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第三,教师课后应收集学生使用过的写作评价表,有效开展评价结果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为后续写作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提供依据,落实以评促教。

总之,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育人理念,充分依托《义教课标》,依据教材,结合学情细化、优化写作评价表设计,将教、学、评融为一体,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1.

[2]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1.

[3]王建平,黄艳.形成性评价量表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英语学习,2023(5):27-31.

[4]刘健,施志红.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27.

[5]葛巧霞.读后续写的多元、多维、多样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5):43-48.

[6]吴玲.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6):32-35.

猜你喜欢
一体化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