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段评价量表的层级建构

2024-04-17 07:16蔡亚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复述学段讲故事

蔡亚

【摘   要】评价量表是重要的评价工具之一。从评价量表的设计与使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以讲故事与复述为例,它们都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但很多教师易将两者混淆。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口语实践活动,在内容来源、语言处理、学段要求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应以讲故事为基础,按学段逐步过渡到多类型复述。教师应重视这两类学习活动的评价实施,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中,实现学生想象、语言、思维等能力阶梯式发展。从讲故事到复述,不同学段的评价量表需要进行层级建构:依据核心要素,确立评价量表的设计导向;依据课程标准,提炼评价量表的评价维度;依据教材编排,细化评价量表的指标内容。

【关键词】讲故事;复述;学段;评价量表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素养发展水平,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评价量表作为一线教师常用的评价工具之一,易于操作,具有诊断、导学与激励功能。在实际教学中,符合学情、契合教材、体现学段特点的评价量表能有效指引学生的学习。可以说,从评价量表的设计与使用中,能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

以讲故事与复述为例,它们都是小学阶段至关重要的语文学习内容,涉及表象、记忆、思维、言语等要素,因而很多一线教师容易将两者混淆,认为讲故事就是复述,复述就是讲故事。关于讲故事与复述的学习评价就更含糊了,甚至被很多教师忽略。因此,开发适合两者的评价量表尤为重要。在厘清讲故事与复述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既可以促进教师的教,使其有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还能改善学生的学,实现学生想象、语言、思维等能力阶梯式发展,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厘清讲故事与复述的概念

要想设计有效的评价量表,首先要厘清讲故事与复述的概念。讲故事是把故事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复述则是将读过的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讲故事与复述之间的区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容来源有所不同

故事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其类型多种多样:有日常生活中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有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有来源于书本的童话故事、科学故事,等等。复述的文本体裁则不仅仅局限于各类故事,还包含说明性作品、评论性文章等等。可见,复述的范畴明显大于讲故事。

(二)语言处理有所不同

讲故事与复述虽然同为口语表达活动,但对语言的处理有所不同。

讲故事强调口耳相传,更注重沟通、交流。因此,口语化的表达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讲述的是文本中的故事,讲述者可以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对内容进行调整与删减,将一些书面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听众理解的口头语言,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复述的要求则明显不同。统编教材基于学段特点,将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类。其中,详细复述时,要尽可能使用原文语言,保持原汁原味。简要复述则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语言要简洁明了。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认为,详细复述的要求最接近文本本身的内容、表达顺序和语言特色,学生只有把好词佳句记住了才能复述。[1]

(三)学段要求有所不同

統编教材在第一学段安排了讲故事的练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勇于表现,乐于和别人分享交流。学生将故事的大概情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讲述出来即可。

复述则难度较大。统编教材是从第二学段开始编排相关内容的。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复述是在对原有语言材料记忆、理解的基础之上,感知、分析、归纳语言情境,进而内化并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2]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这三种复述的难度逐步递增,呈螺旋上升趋势。其中,详细复述更有助于培养记忆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简要复述则更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概括总结能力;而创造性复述对内容理解和把握的要求更高,需要在深度阅读、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记忆、内化、重组,进行个性化、创生性表达。

二、明确评价量表的设计依据

基于上述分析,讲故事与复述存在明显差异,应对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关于评价量表的设计,应立足核心素养,关注学段特征,充分考虑两者的关联性与发展性,找准设计依据,进行科学描述。

(一)依据核心要素,确立评价量表的设计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4核心素养导向下,对讲故事与复述能力的评价,应该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这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要以语言运用为基础,以思维发展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审美创造中传承文化,从而积淀良好的语感,形成核心素养。

(二)依据课程标准,提炼评价量表的评价维度

《课程标准》针对讲故事和复述这两种口语实践活动,提出了不同要求。以此为参考,可以提炼、梳理出评价量表的评价维度。

维度1:内容把握。《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提出以下要求:第一学段“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表达有条理”。[3]8-12从“较完整地讲述”到“力求具体生动”,再到“表达有条理”,逐层递进的要求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可见,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复述,对讲述内容的把握都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维度。

维度2:语气语调。到了第三学段,《课程标准》不再有关于讲故事的具体要求,而是将“讲故事、复述、讨论、演讲”等统整为“表达”。在“表达与交流”方面,第三学段提出“语气、语调适当”的要求。[3]12这是因为口语表达需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因此“语气语调”应该成为讲故事和复述的评价维度。

维度3:互动交流。在多数情况下,讲故事或复述时应该有听众在现场。听众可以发问,由讲述者回答;听众可以提建议,讲述者可以有选择地听取,并提高自己的讲述水平。《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描述”对此也分学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第一学段要求“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第二学段要求“主动阅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革命英雄故事等叙事性作品,能向他人讲述主要内容”。[3]38-39可见,“互动交流”也是讲故事与复述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

维度4:文化传承。故事极具魅力,容易被一代代人传诵。对此,《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进行了如下描述:第一学段“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第二学段“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第三学段“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3]26-27不难看出,不同学段都涉及表达情感,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因此,“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

(三)依据教材编排,细化评价量表的指标内容

有了评价维度,要如何细化指标内容?在整体把握不同学段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材中的具体要求。

统编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提出讲故事的要求,不过只是处于尝试、学习的阶段,所以安排的任务并不多,难度也不是很大。比如,教师讲完后,学生学着讲,和小伙伴一起分角色演一演,等等。

从二年级上册开始,讲故事的难度逐步加深。从教材编排来看,主要借助图片、关键词句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到了二年级下册,教材中关于讲故事的内容明显增多,比如专门编排了一个讲故事单元,其单元阅读要素就是借助提示讲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把握故事内容,讲好一个故事(如表1)。这个单元可以说是对整个第一学段讲故事学习的梳理,或者说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基于教科书课后习题的具体要求,可以细化与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如针对第一学段的讲故事,聚焦“内容把握”这一维度,在反复斟酌习题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如下描述(如表2)。

三、建构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课程标准》视角以及对统编教材编排体系的分析,以上述第一学段“内容把握”指标内容的形成过程为参考,可以将讲故事和复述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按照学段逐项细化,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从中,既能发现讲故事与复述评价内容的异同,也能鲜明感受到三种不同复述类型的具体差异(如表3)。

四、合理细化不同的評价标准

评价指标确立以后,结合具体讲述内容以及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分层细化讲故事与复述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意识。学生通过评价量表也可以开展自评与互评,取长补短,收获成长的喜悦。

讲故事评价量表的不同标准差异性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能否借助支架有序组织语言、进行口语化表达,表达是否自信大方等方面。对其不同标准的描述需用心斟酌。如“能借助”“学习借助”“努力借助”三个不同层级的评估标准,就能客观反映学生在借助支架讲述故事过程中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水平。在具体操作时,应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教师需要对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明白一星、二星、三星之间的区别,从而客观地作出全面判断。以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为例,本课的讲故事评价标准如表4。

“创造性复述”的评价量表重在评估学生的画面想象力、讲述视角的灵活性以及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重构原文信息的能力。三个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创生的文本是否有趣、语气语调是否有表现力、能否自主纠正表达上的错误、互动交流是否积极等方面。在具体操作时,应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讲述者阐述创编理由,听众通过评价反馈感受。教师则在学生评价意见出现分歧处发表自己的观点,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及语言发展方向,促进学生整体创造性复述水平的提升。以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为例,具体量表如表5。

从“讲故事”走向“复述”,体现了学生在不同学段思维与语言发展的水平。二者评价量表的层级建构,需要从维度确定、指标描述、标准细化等角度反复斟酌,以便科学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助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先云.明晰语文要素目标指向的若干范例[J].小学语文,2022(5):11.

[2]赵舒妮.从“讲故事”走向“复述”:基于认知心理学解读统编教科书[J].福建教育,2018(9):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猜你喜欢
复述学段讲故事
听冬神讲故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薛法根老师指导学生“复述”艺术之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