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影响

2024-04-17 19:04赵亚娜张康宁
康复 2024年2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赵亚娜, 张康宁, 亢 晶

(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肾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血液透析治疗是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等方式将患者血液中的杂质清除,实现净化血液的目的,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替代疗法,也是治疗各种严重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1-2]。血透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动静脉内瘘术通过在患者的血管中建立一个动静脉内瘘,使得血液可以顺畅地流入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该手术的成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透析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3-4]。然而,术后的康复过程同样重要,它涉及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修复,以及适应日常生活和透析治疗。相关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血透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关键,旨在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5]。基于此,本文特收录100例患者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血透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样本收录时间区间为2020.7-2023.7,均为行血透治疗的患者,统计样本量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策略,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n=50);纳入对照组的样本男女占比分别为56.00%(28/50)、44.00%(22/50);年龄阈值45~74岁,求取平均值(59.52±9.13)岁;纳入观察组的样本男女占比分别为60.00%(30/50)、40.00%(20/50);年龄阈值45~75岁,求取平均值(60.34±9.75)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接受动静脉造瘘术,同时可耐受该手术治疗方式;② 年龄36~76岁;③ 可正常沟通交流、认知功能正常;④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急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者;② 存在精神异常、神经功能缺陷者;③ 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④ 治疗依从性差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的体征及病情监测和日常护理等。

观察组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1)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水平等,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透析治疗的效果,关注血透动静脉内瘘的功能和安全性,确保正常供应血液,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以及对手术和康复过程的态度,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手术后的变化和挑战。

(2)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恢复目标和时间表,在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术后要求以及个人需求和能力。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恢复目标包括血透动静脉内瘘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和瘘管的功能稳定性等,提高瘘管的通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根据手术医生的建议,安排定期的复查和手术后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适量的运动和锻炼计划,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通过和患者交流和了解,确定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和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对于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自我护理指导和支持;而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安排专门的康复团队来协助康复进程。

(3)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限制高磷、高钠等不利于肾功能恢复的食物;通过适度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帮助患者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减轻心理压力,改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通过提供社交支持和协助,帮助患者逐步适应血透治疗后的生活变化。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感染、血栓、渗血、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率越低,患者安全性越高[6]。

邀请患者针对护理服务展开满意度评价,评价标准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数越高则证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7]。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计算总体需借助SPSS 22.0软件,分为计量、计数资料两类,前者以()描述,t值检验;后者以频数及构成比描述,χ2检验。计算结果若P<0.05,则证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分)

?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人工连接了一个动脉和一个静脉,在透析过程中提供充足的血流量,然而,术后的康复过程对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8-9]。首先,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创伤会导致术后疼痛和肿胀,需要适当的康复措施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10-11];其次,部分患者可能会面临使用透析装置和操作技巧方面的困难,需要接受适当的培训和指导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12];此外,术后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需要心理支持和咨询来帮助其应对这些问题。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能够通过医学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13-14];通过开展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增强体力和抵抗力[15];通过运动和体力活动,患者可以恢复肌力、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可以减轻患者在面临手术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时的焦虑和压力[16]。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统计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值18.00%,P<0.05。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观察组评价值40.00%低于对照组评价值96.00%,P<0.05。于护理前后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组间差异较小,护理后从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及自护责任感方面,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血透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