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延续康复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2024-04-17 19:04
康复 2024年2期
关键词:移植术干细胞家属

梁 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常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1]。对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而言,由于其年龄较小,自护能力不足,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操作中,容易出现哭闹、抗拒等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还会加重患者家属的心理与家庭负担,甚至产生医患纠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3]。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传统的护理方案中,其主要在院内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而缺乏患者的出院延续护理内容,导致护理内容较为单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家庭延续康复护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服务,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与社会需求,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行为与情感[5]。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引入家庭延续康复护理方案,就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研究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共60例)中实践价值展开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共60例参与,均为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筛取患者,入组后,以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组,一组观察组(n=30)实行常规护理联合家庭延续康复护理,一组对照组(n=30)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 ~ 10岁,平均(6.48±1.45)岁;病程1 ~ 3年,平均(1.59±0.58)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 ~ 10岁/(6.52±0.56)岁;病程:1 ~ 3.5年/(1.68±0.64)年。将以上各项资料统一分析,再利用信息技术(SPSS 22.0软件)解析结果,得到“可比较”许可,数据表现为“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确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② 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指征;③ 年龄1 ~ 10岁,病情稳定;④ 患者、患者家属经入组动员,知晓研究全过程,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 患者或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研究;② 除基础疾病外,患者合并其他恶性疾病,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③ 因其他原因无法全程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使患者增进对病情与治疗的了解程度,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因焦虑、抑郁情绪而影响治疗;术中,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与监测,密切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操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康复措施,例如饮食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等,并且注意患者的并发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联合家庭延续康复护理:

(1)出院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作最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健康知识手册,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关于病情以及康复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使其能够自我学习;

(2)定期回访:对患者家庭进行定期回访,可根据医院与患者实际情况设置,如电话回访每周1次,上门回访每月1次,在电话回访中,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回答患者家属的康复问题,并给予心理疏导建议,在上门回访中,带最新的康复健康资料上门,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后续康复建议;

(3)信息技术干预,建立微信群、公众号,邀请患者家属进群与关注,每日推送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健康知识,并定期进行群内答疑,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指导建议。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各项并发症进行记录,包括类型(主要有口腔糜烂、胃肠道不适等)、例数;统计总发生率。

(2)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干预后,由研究小组设计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问卷内容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术后康复知识、饮食原则、运动锻炼、并发症防范等,能够完成问卷,记录为优,基本能够完成问卷,存在少量不明确问题,记录为亮,对问卷知识不熟悉,未能完成,记录为差;统计总优良率。

(3)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干预后测定,借助PedsQL测定[6],量表包含4个功能维度:心理、情感、社会、角色,各维度分值0 ~ 100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4)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同期评定,由患者家属完成,研究小组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表中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水平、细致程度、耐心程度等,分值0 ~ 100分;评分≥90分,记录非常满意,评分≥70分且<90分,记录基本满意,评分<70分,记录不满意;统计总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独立完成,操作计算机处理,向SPSS 20.00软件输入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χ2”进行统计与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进行;软件自动得出结果,“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n(%)]

2.2 健康知识掌握度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定[n(%)]

2.3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eds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存质量测定(,分)

表3 生存质量测定(,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对比,*:P<0.05。

?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评定[n(%)]

3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用,该术式通过对患者外周血进行采集,获得正常干细胞,并配合根治性化疗,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再回输造血干细胞,实现解除骨髓抑制,重塑免疫功能,改善造血功能以及提升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效果[7-8]。但是,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由于对操作要求较高,患者需在全封闭的环境下治疗,再加上患者年龄较小,很容易出现恐惧、抵触以及排斥等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延误患者的术后康复,导致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9]。

以往,临床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主要围绕手术操作进行,主张以严格配合手术要求为原则,保障手术顺利完成[10],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由于移植后需长期用药,在药物副作用、身体免疫机制尚未重建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下,仍需要较高的照护需求,仅仅依靠院内的护理服务难以满足[11]。延续性护理则是一项新型护理技术,其主张将院内的护理方案进行延伸,为患者提供多渠道的院外护理支持与指导,有效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与效率[12]。本次研究,即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家庭延续康复护理方案,并应用于观察组中。

在家庭延续康复护理中,通过健康引导,结合最先进的护理知识,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增进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认知度,明确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树立康复信心,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医护内容,促使各项医护干预项目发挥应有作用[13];通过定期回访,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电话回访、上门回访两项具体方案,在电话回访中,护理人员能够通过语音交流,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是否存在异常症状,并仔细解答患者家属关于术后康复的相关问题,在上门随访中,护理人员可现场观察,了解患者的康复状态、遵循医护内容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的健康度,对后续的康复内容进行针对性指导,现场给出患者后续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顺利康复[14];此外,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公众号推送、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加强护患-医患之间的沟通便捷性,使医护人员能够掌握患者的康复动态情况,患者及家属也能够了解最新最先进的康复健康知识。

综上,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庭延续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移植术干细胞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