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藏珠

2024-04-18 00:51张研
北京 2024年3期
关键词:四合院胡同

张研

逛北京,肯定要逛胡同,因为胡同是北京的血脉;逛胡同肯定想看四合院,因为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家。

提起四合院,人们会想到它格局布置严谨、装饰纷繁美好,老北京家庭的礼仪和讲究在这样方正的院落里绵延发展。事实上,四合院的精彩远不限于此,院内的建筑和物件凸显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合院的前世和今生折射出璀璨的历史文化;院内的街坊邻居间以美好的情谊相连……

来到四合院,看一棵古木,摸一件砖雕,听一阵鸽哨声,这一刻,人们的思绪和情感与记忆中的老北京如同触电般连接。纵然四方规整,纵然棱角分明,古老的院落柔软而有温度,它们如同遗珠一般,在万象更新的当下显得异常珍贵。

体验四合院

今天的北京城内,古老的四合院藏于深巷之中,寻寻觅觅,找到可以亲身进入的几处,总会令人欣喜,院内老北京的旧日情怀尚有余温,似乎触手可及。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和东四胡同博物馆可看合院建制;在竹园宾馆和纪晓岚故居可赏园林艺术;在宣南文化博物馆可感皇家传奇;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可寻红楼文脉……

古|韵|余|音

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是位于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2013年对公众开放。史家胡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不算大,却处处透着精致。院内参天的老柿子树洒下一片绿荫,遮蔽着灰砖落地的瓦房,小连廊上挂着鸟笼,使步入其中的游客仿佛来到了电视剧里清末民初某个大户人家的家中。

四合院的原主人是民国时期的作家凌叔华,这位大家闺秀出嫁时,父亲用28间房作为她的陪嫁,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史家胡同博物馆仅仅是当时的后花园,由此可以想象原有院落的规模之巨大。凌叔华才华横溢,她以英文著有一本《古韵》。这本书的成功离不开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的帮助。“我劝你还是尽可能接近于中国情调……详尽地描写生活、房舍、家具陈设的细节……”得益于伍尔夫一封封满是写作建议的信件,《古韵》事无巨细地呈现出在清末民初背景下,四合院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小事,洋溢着浓郁的东方风情。《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以“‘古韵犹存,不绝于耳”对这本小说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古韵》中充斥着有关游戏的欢乐、学画的痴迷、外出的新奇等富有生活情趣的乐事,其中有些内容来自凌叔华在四合院长大的记忆,也正是这份对四合院天然的亲近才使书中的情感真实而丰沛。与凌叔华一样,她的外孙秦思源也对老北京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思。秦思源对血脉中的中国文化有更深的情结。凌叔华去世后,在秦思源的奔走努力下,寄托了几代人情怀的史家胡同博物馆终于建成。

史家胡同博物馆馆藏丰富,各色砖雕保存完好,上面的纹样生动活泼。除了各种常规展品,史家胡同博物馆最大的特色是馆内一件件制作精细的四合院微缩模型,它们再清晰不过地展示出哪儿是正房、哪儿是后院;什么是垂花门、什么是抄手游廊,即使一个对四合院一无所知的游客在观赏模型之后也会对各种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展厅里还有一件相当震撼的史家胡同历史模型,面积21平方米左右,完整复刻了1959年前后史家胡同的样貌。与墙上2009年的航拍图比对,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条胡同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变化。

想要真正读懂四合院,仅仅研究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四合院模型可不够,还须看真实的四合院建构。在三进四合院改建而成的东四胡同博物馆,人们可以参照模型构件,切身实地在规范的四合院之中进行比对。

东四胡同博物馆原为东四派出所办公驻地,后改建成一个旧宅与镜子、玻璃共同构成的天地。尽管总体设计与现代艺术大尺度地结合,但院子本身的传统特色也被完整保留下来。东四胡同博物馆面积不大,贵在合院结构完整而标准。绕过雕刻着五只蝙蝠捧着“寿”字(寓意“五福捧寿”)图案的影壁进入其中,不仅可以看到正房、耳房、东西厢房,了解它们坐落的位置、彼此之间的构筑关系,还可以在边边角角找到倒挂楣子、雀替、戗檐等建筑细节。四合院不再是抽象的图解,而是在观者脑海中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生活趣味和建筑美学的家。

如果把东四胡同街区看作一部文化书籍,东四胡同博物馆就像这部书的目录索引。这篇索引涵盖了名人故居、街区最初的规模布局、改建历程等方方面面,向每一个前來观览的游客展示着东四地区700余年的历史。在这部概览中,人们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以东四为代表的北京居住文化。“东四印象”摄影展中,从如意门上的门簪,到房檐上“腾飞”的猫,老照片以极其富有感情的方式展示着东四的胡同生活;“北京声音”展区,一串串绵长的鸽哨声将人们带回到老北京“豆汁油条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的情景氛围之中。

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喜欢养鸽子,可是只有北京人会把哨绑在鸽子的尾巴上,使它们在飞翔的时候发出声音,这是属于北京的特色。走出博物馆,就在这条胡同里,一处房檐下正蹲着十几只肥得惊人的花鸽子。它们挤在一起,时不时啄一口缸里的水,扑棱着翅膀互相打一架,不一会儿它们又都同时张开翅膀,在东四上空绕着圈飞旋起来。渺远的鸽子哨声从展厅里飘到现实中,记忆中的老北京又重新变得鲜活。

清香古韵,余音犹存。

院|和|景|明

今天的竹园宾馆,院落布局比起最初的样貌有了颠覆性的变化,现在的正门是以前宅子的后门,后门是原来的正门,四合院格局虽然完全反转,但院里的古代建筑、物件都还保留完好,随便一处竹制楹联可能就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墨宝,稀松平常地挂在两扇不起眼的门上。院内处处带着文墨之香,共有字画百幅,匾额、楹联数十副,都出自名家之手。200多年的历史文化气息传承下来,竹园养成了自己典雅清幽的气质,风吹过园内茂盛的修竹,簌簌之声给人心神宁静之感。

这里曾是清朝末年邮政大臣盛宣怀的私邸—盛园。自盛宣怀被授予太常寺少卿衔开始,他每一次到北京办事,都会住在这处私宅中。竹园是一座中国庭园式建筑,具有典型的北京合院特点与风格,也与盛宣怀位于苏州的府邸“留园”有着异曲同工之美,小桥流水、白栏相依的情景可使人依稀体悟出苏式园林的韵味。

盛园中的园林艺术美妙绝伦,树木种类多样,动辄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春季最值得翘首以盼的是300多岁的西府海棠盛放之日。这株海棠总在每年4月5日前后如期盛开,先以最娇嫩的粉色示人,过渡到艳丽的红色,最后褪为白色离场,整个过程不多不少只一周时间,一夜春风袭来,清晨花瓣便铺落满地。夏季是国槐开花的时候,每年6月到8月,都会有白色小花叠缀在老槐树郁郁葱葱的树冠中,花开花落的过程在这棵树上延续了400余年。园内共有四棵银杏树,两雄两雌,还有超过200岁的白皮松与参天的椿树,秋天可以期待银杏落叶结果,冬天则可看苍松傲雪,独具英姿。

四季之时,除了轮番登场的各色树种,更有翠竹常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盛园被人们称为“竹园”。中国的士大夫常用院子表明自己的品味和修为,在这座竹林阴翳的庭院内,盛宣怀拟写了《请设银行片》《请设学堂片》等奏折并上书皇帝。他推动和直接参与了近代中国轮船、矿山、电报、纺织、铁路、银行的诞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盛宣怀并非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者,而是一位好善乐施的慈善家。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其后人也继承了这一家风。新月派诗人邵洵美是盛宣怀的外孙。他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参与了《论持久战》的翻译工作,并发表在自己创办的英文版刊物《直言评论》上,使这部著作第一次走向国际。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筹办新华印刷厂,邵洵美将自己斥巨资从德国购置的海德堡印刷机出售给国家,使中国有了第一台世界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

站在竹园里,看着古木参天,可以想象盛宣怀还在时院落中的盛景。楼阁相续,长廊曲折,竹声萧萧,幽静清雅,竹林与庭院近百年的相依,造就了竹园这份古朴自然的完美意境。主人将对品格的理解注入园林植物布景和亭台设计之中,正如院内林立的秀竹那般四季青翠,高挺修直。

除了古树苍竹,北京四合院里另一类常见的植物是紫藤,人们独爱它逶迤绵延的特殊外形。《花经》曰:“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紫藤常象征文采连绵不绝,因而受到文人和士大夫的喜爱。

在清代才子纪晓岚故居中,生长着现今北京城内最古老的紫藤,是他亲手种下的。来到纪晓岚故居,还未进院便可看到老宅门前一架茂密的紫藤架遮住了阳光,在灰色方砖地上留下斑驳的碎影。只是最初这紫藤并非在院门前,而在院落中。纪府原是一座三进带跨院的四合院,现只剩二进院,面积不足原来的1/3,所幸主体建筑尚存。故居坐北朝南,第一进有广亮大门、正房、倒座房。正房五间,七檩勾连搭加前廊一步,南立面为民国初年修缮时建的中西合璧形式装修。阅微草堂为二进院正房,前接勾连搭抱厦三间,硬山合瓦屋面。

纪晓岚尤爱院中这架紫藤,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欣然写道:“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在他之后,梅兰芳、张伯驹等文化名人出于对纪晓岚的崇敬,爱屋及乌,也对这株紫藤青睐有加。古藤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每年5月,紫藤花开,紫云霞翠,200多年从不间断。京城书画名家常来此画紫藤、赏紫藤,更妙的是,隔壁晋阳饭庄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藤萝宴,推出“藤萝饼”“藤萝酥”以飨食客。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这家饭店时,特意挑选了前院南窗前的一张桌子就座。看着眼前那架直泻而下的紫藤花,他写下“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以记录这馥郁的惬意时刻。

再过不久,紫藤又将盛开,如织的游人将来到纪晓岚故居,来到晋阳饭庄,点一碟藤萝饼,欣赏垂挂枝头的硕大花穗,遥想当年就是在这株紫藤花的阴翳下,纪晓岚衔着大烟斗,编撰《四库全书》。窗外紫藤花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香风四溢飘远。

敕|庙|传|奇

谈北京四合院,必谈宣南文化博物馆。在清朝“旗民分治”制度下,汉族官员、文人只许住在外城,顾炎武、林则徐、康有为等风云人物先后在南城一带居住;湖北、安徽、广东等省均在此建立会馆,各地来京的举子们科考时在此聚集……尽管很多历史上的四合院已不復存在,但宣南文化博物馆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整合、梳理,使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合院和会馆再现辉煌。

宣南文化博物馆依托于明代“京师首刹”长椿寺而建,现存三进院落。从建制上看,这处院落并非严谨的四合院,而是一个有皇家背景的禅宗式院落。与众多古老建筑不同的是,长椿寺的朝向不是通常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在中国建筑中实属罕见。据宣南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长椿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始建,明末清初时寺院规模最大、最辉煌。馆内有珍贵的镇馆之宝—多宝佛塔基座。这座佛塔是北京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大体型合金塔,铸塔采用的是渗金工艺,《博物要览》对渗金技艺介绍为:“渗金以金铄为泥,数四涂抹,火炙成赤。”合金塔外观类似鎏金,“金色光不可视”,美丽异常。

如今宣南文化博物馆中保留着塔基,精美的塔身则在修复完成后迁入万寿寺内。之所以将塔身交于万寿寺内保藏,是因为万寿寺是长椿寺的姐妹寺,两者本为一体,均由明神宗朱翊钧为母亲孝定太后李氏礼佛而敕建。留意宣南文化博物馆内的建筑就会发现,两侧配殿以黄色琉璃瓦覆顶,规格要高于其主建筑。相传明代时长椿寺的配殿里供奉了两幅皇太后的画像,一位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另一位则是崇祯皇帝的生母刘太后,因而两处配殿是黄色琉璃瓦的瓦顶。

长椿寺内曾供奉着九莲菩萨之像,所谓的九莲菩萨正是李太后。万历皇帝登基时年幼,李太后又出身贫寒,为在朝堂上立稳根基,母子二人便商量出对策,对外称李太后为九莲菩萨转世。母亲既为菩萨的化身,儿子万历皇帝便顺理成章成为善财童子,由此使众臣更加信服。可以说,在万历成长和执政过程中,李太后颇费苦心,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互相扶助,自然是母子情深。在这座为李太后供养水斋禅师的寺庙修建完成后,万历皇帝赐名“长椿”,取健康长寿之意,饱含着对母亲的祝福。

今天,诸多游客来到宣南文化博物馆,既为感受宣南文化,也为亲眼看看这座敕建寺院,体味这里的皇家规格和气质。

看到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人们脑海中的美丽想象与动人的皇家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对接在了一起,变得可感而真切。

京|华|文|脉

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四合院规制与生活的细致描写。贾府是一座阔气的五进四合院,府中丫鬟、家丁各有几百名,吃穿用度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红楼梦》是读者了解封建社会大户宅院生活的一个难得的窗口。

作者曹雪芹对于合院生活生动的描写离不开他日常的观察感悟,他本人曾居京城蒜市口(现广渠门内大街东侧)的一处三进四合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七间半房”—北京惟一有可靠文献记载证明的曹雪芹故居。现在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仿照原十七间半房的形制复建,青砖、灰瓦、窗棂、砖雕……处处透着古韵。

有人说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他曾居住的蒜市口位于南城,多为木匠、棚匠、车夫、民间艺人等居住。南城的生活图景为曹雪芹的创作提供了生动且丰富的素材,《红楼梦》中许多章回的情节、内容、景致的描写都与蒜市口故居周边景物相吻合。在这里,曹雪芹行走和体味,他用手中的笔,阐释京城人的生活百态。

随着曹雪芹墓葬刻石在通州张家湾的出土,《红楼梦》中部分地名以及生活场景被猜想源于张家湾。例如,《红楼梦》第十二回写黛玉父亲林如海身染重病,写信要她回家,贾母派贾琏伴送“登舟回扬州”,这个登舟之地就在张家湾客船码头。又如,第一百零二回中写探春出嫁,“上轿登程,水舟车陆而去”。根据当时的情形,书中所写的数次登船和上岸处都被认为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张家湾。曹雪芹、《红楼梦》与張家湾的密切关联无可置疑。今天的张家湾内,曹雪芹巨型塑像、归梦亭等红学景观触目皆是,彰显着红楼文化对北京的深远影响。

文学巨匠曹雪芹的晚年生活可以用凄苦落魄形容,据说偏远的西山黄叶村是他人生最后十年的居所。香山之中也设立了一处曹雪芹纪念馆,极力复刻出了当时的居住环境。馆前有几棵撼动人心的4 0 0年古树,当年曹雪芹也许就是在树下徘徊深思,写到黛玉葬花之时,动情地拭去泪水。馆内竹林婆娑,清冷幽寂,在这样的书斋陋室中,他最终完成了旷世之作《红楼梦》。

虽未出生于京城,但曹雪芹在这里度过了人生大部分的岁月。他上接王公大臣,在与敦诚、福彭等人的交往中,领略北京王府文化;同时,他也下连平民艺人,体验北京市井文化。这一切使得《红楼梦》中呈现出了对府门和百姓生活的精彩描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滋养了《红楼梦》,这部史诗也如同一朵文学浪花,汇入经久不息的京华历史文脉,使其更加壮阔。

满街旧印痕

北京是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更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老城。行走在北京的街头巷尾,不难看到四合院门前的铺首、门墩、石雕……这些属于旧日时光的老物件,与合院沧桑的变迁历史、居住其间的老街坊们的情谊,一同构成了属于北京的古老而独一无二的画卷。

古|色|物|件

提起与四合院相关的老物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宅院外一对凌厉的石狮,它们个性鲜明,矗立在四合院最外部,不用深入其中即可得见。但并不广为人知的是,古时只有大户人家才许用石狮子看家护院,“守门狮”并非人人配得的。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崇狮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上至贵胄,下到黎民,都爱用狮子造型的物件装点门面。狮子其实并非中国本土的物种,它在中华土地上的首次踏足始于东汉章帝时。相传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皇帝,后来狮子的概念随着佛教的传入成为一种具备神力的灵兽,人们用它的形象装饰在大门前,祈望为家中带来祥瑞。

除威猛的石狮外,古代名门望族还常在门前竖立端头雕刻狮子的拴马桩。拴马桩堪称宅院前的“华表”,制作精美复杂的拴马桩,尤其用以彰显高门阔第的气派和格局。北京现保存完好的拴马桩仅有几处,包括交道口南花梗胡同25号、飞龙桥胡同的老四合院门前等。狮子样式拴马桩的集中之处要数东四八条67号院门口。这些小狮子造型生动活泼,有的正襟危坐,有的歪头吐舌,有的耍玩宝珠,种种姿态,种种表情。古时有用门前拴马桩的数量标志主人财富多寡的讲究,大户人家通常在门前立尽可能多的拴马桩“炫富”,于是拴马桩成为家族的门牌,让人一看便可知门第高低。

普通人家无法拥有气派的守门狮和狮子石雕拴马桩,他们把对这种神兽的喜爱和辟邪镇宅的愿望融入门框两侧的一对门墩之中。尽管狮子门墩的规格和形制比不了富贵宅院门口的大石狮子,但难得在雕刻精巧,造型灵动。它们或蹲或站,或伏或仰,同样可以作为家族的守护神,起到看宅护院的作用。

狮型门墩是四合院门前最常见的门墩之一。还有一种更为简洁大方的箱体门墩,它呈长方体,每面雕刻纹样。门墩在应用之初用以支撑门框门轴,起到便于开关门的作用。门墩表面常被刻上图案,承载着人们对圆满生活的渴求。人们在门墩上雕飘带,寓意好事不断;雕三只绵羊,表示三阳已生,否极泰来。在箱体门墩上,常见的纹样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穗(岁)、瓶(平)、鹌(安)、羊(三阳开泰)和钱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物。

在雍和宫附近的五道营胡同中,便可见到许多符合这样规制的箱体门墩。一户红门前的两个石质门墩已有了明显的历史印痕,尽管如此,正面的如意图案还是可以辨认出来。门墩两侧雕莲花和鱼,寓意“连年有余”;上面则刻钱串子和展翅蝙蝠,古币铜钱外圆方孔,俗称“钱眼”,而“蝠”与“福”谐音,以两物之音义,组成一幅象征“福在眼前”的装饰图案。

若想观赏各式门墩,在这条胡同里可以大饱眼福,整条街上家家户户的大门之外几乎都设立了门墩。现在这些门墩中有的已不作固定门框之用,甚至与大门不相连接,此時它们的装饰性功能更为凸显。箱体门墩是最基础的一种,另一种造型较繁复但同样常见的是抱鼓形门墩。抱鼓石为圆鼓形,两侧纹样以转角莲最为常见,讲究的可以做成其他吉利的组合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或五世同居(五只狮子)。圆鼓上面一般为站狮、蹲狮或卧狮。在这条街上,不乏诸如此类的传统样式,还可以见到一些有别于古典范式的新制门墩。双龙戏珠透雕、异域大象圆雕、祥云缎带与瑞兽相缠绕的浮雕……这些异形门墩的神秘感和视觉冲击力与五道营胡同的现代气息相得益彰,透露出院落现在的主人对合院文化和门墩艺术的喜爱。

距五道营胡同不远的方家胡同,没有众多游客,院落中多住的是老街坊。院子大门前一对对门墩并不像在五道营胡同中见到的门墩那样流溢着光彩,它们更显朴素,像是真正的化石,从古代走到今天。方家胡同小学对面的居民院落前,一只黑白相间的奶牛猫蹲坐在门口两只古老的门墩前,门墩坑坑洼洼,无法分辨出它们原有的纹样。

谈到北京的四合院,猫似乎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在最大最宏伟的四合院故宫里,200多只“御猫”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东四街区,在成贤街,在方家胡同,猫如同过独木桥一般从一根干突的树枝上走过,跳落在屋顶之上,就这样从一条胡同穿梭到另一条胡同,从一个四合院进入另一个四合院。

对于人们来说,想进入四合院之中却没有这么轻巧。尤其在古代,想征得主人的同意进入四合院,须先用朱门上的门环轻叩铺首。“铺首,附着门上用以衔环者。”通俗来说,铺首就是门环的底座,多为兽面纹样,常见的有椒图、狴犴、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起到镇凶辟邪的作用。逛一逛北京的四合院,会发现门上的铺首多为兽类衔门环,有的清晰可见两排牙齿,有的露出上下几颗獠牙,有的则是猛兽闭口叼含门环。古代铺首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这类威严的猛兽图样多为帝王或皇亲贵胄使用,平常人家的铺首大部分以熟铁打制,为圆形、六角形,边缘做出花卉、草木、卷云形花边图案,配以圆圈状的门环或菱形、令箭形、树叶形门坠,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在东四四条5号沧桑的大门上,就镶着这样一对难得一见的“普通”铺首和门环。铺首呈圆形,外部有一圈如意形状花边,中部突起,形状宛如倒扣的“铁草帽”。

其实,四合院中的旧物件也不尽然是古香古色的中式风格,在东棉花胡同15号院就藏着一件奢华典雅的西洋特色遗珠—北京现保存完整的惟一一座拱门形石雕。东棉花胡同15号院原是晚清将军凤山宅邸的一部分,他曾出访欧洲,因喜欢西方文化而在院中建了这样一个西式拱门。这一砖雕拱券门以青砖砌成,周身布满华丽的雕刻纹饰。底座为须弥座,其上雕刻花卉走兽,顶端为朝天栏杆,栏板上松、梅、竹布局疏密得当。拱门两侧雕多宝格,有暗八仙图案。今天的拱门之上时光匆匆走过,顶端牌匾“出将入相”的刻字已模糊不清,下方图案也残缺不全,但它中西交融的美感丝毫没有被夺去,岁月只给它带来了深沉厚重的底蕴和优雅淡然的贵气。它见证了这处院落中的世事变迁,讲述着昔日的风光和故事。

合|院|古|今

在北京,东四胡同街区是四合院密集的区域,吸引了众多四合院爱好者前去一睹老院子的风采。这一片的居民普遍热情,无论是慈眉善目的爷爷奶奶,还是豪爽的大哥大姐,看见有求知欲的行人总乐意上去攀谈两句,义务答疑解惑。

沿着东四二条胡同中段往北走,就来到了东四三条。三条胡同是文物保护区,清代时路北只住了四户人家,都是大清宗室与贵戚。现在的67号院里就曾住过末代皇后婉容的母亲和大姨,以及一生欲嫁溥仪终未成的王敏彤。这位被称为清朝最美的格格与同住东四三条的京剧名伶孟小冬是好友,两人常有往来。自拜余叔岩为师后,孟小冬每天下午三至五时都会在26号自己家中吊嗓子,吃过晚饭便出发到宣外椿树头条余府学戏,就这样持续了5年。

王敏彤格格住过的这座四合院在2000年时被修葺一新,重又呈现出彼时的气派。每到暑假,东四三条胡同里就涌入了来调研、考察古迹的大学生,他们在67号院反着光的红色大门前,听提溜着鸟笼的大爷讲述四合院的前世今生。

说起东四街区四合院的变迁史,最跌宕起伏的莫过于六条的9号院。1948年,这处宅邸成为中共地下党的联络点,他们与当时住在这条街55号的“七君子”之一沙千里进行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秘密协商。院内还有一处防空洞。这个地下洞穴被一直保留下来,尽管从未起到过军事避难的作用,但现在防空洞派上了用场,周末时洞里会举办电子乐派对,人们在此听音乐、跳舞,这里成为北京最酷也最特殊的酒吧之一。

东四的几条胡同称得上是名流云集的街区。钱钟书故居坐落于东四头条,东四四条5号院曾经是著名作家楚图南的家,辛亥革命元老章士钊曾住在东四八条……这些只是沧海一粟。东四的胡同里随便一处院落都可能曾是某位风云人物生活过的地方。但在这里,他们与其他住户无二,都是曾在东四胡同的某处四合院里留下生活印记的“老百姓”。

东四四条13号院据说曾是一位北洋军阀的私宅,其孙现居天津,每年夏天都会回到这座四合院,回味过去的记忆。在这座三进院中,如今依然可见之前恢弘的规模。13号院原有的建制是十分规范和讲究的—小门楼,高台阶,穿过门楼进入其中即是青砖瓦的大影壁,正房前有两个大花池子,两侧环抱东西厢房。

变为大杂院后,院内建起了小房,逐渐堆满了杂物。尽管如此,仍不难体味到院子本来的深邃和宽阔。正房前原先大花池子的所在之处凭空多出了一座房子,动荡年代这处院落的地下修建了防空洞,防空洞弃用后,入口处便修建了这样一座房子用以遮盖。这里处处被烙刻上历史的印痕。院里的很多砖瓦和建筑都是古代留下来的,经年累月仍没有损坏;主房的门框和窗框是民国时期的,围绕门框一圈的雕花也是旧的,老物件透露出昔日的审美趣味。院中的排水口看着不起眼,但它们的修建是巧妙地根据地势的高低和起伏设计的,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这里的下水道都从未堵塞过。四合院里的房屋有着开阔的高房顶和冬暖夏凉的宜人温度,居住其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畅快和舒适。种种如此,彰显四合院建造之初的智慧。

东四四条13号院的现任住户之中老年人居多。住在正房的是一对老两口,老先生是现在院里居民中第一个住进来的,他15岁时便跟随在飞机制造厂工作的父亲从沈阳搬到这座院里,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刚搬来那年,他在四合院的最后面亲手种下一棵树,如今已是冠如华盖。院里还有一棵树,长在耳房旁边,毗邻院墙的边缘,它开枝散叶,枝桠伸展至院墙外。每年5月,树会开出美丽的黄花,飘然的花瓣掉落在隔壁院中。树的主人,80余岁的银发奶奶怕给邻居添麻烦,拿着扫帚和簸箕想将其搓起,却被婉言劝阻:“有点花瓣点缀一下院子更好看。”初入四合院之时,她还正值壮年,带着年幼的女儿住进温暖的耳房,与老先生一家成了邻居,这一住就是几十年,邻居也一做就是几十年。

四合院变为大杂院,多的是家家户户之间的人情。无论院落怎样变化,这里依然是北京人难舍的家。

猜你喜欢
四合院胡同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四合院下的宝藏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东明胡同
要钱还是要命
浅析传统四合院的改造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