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2024-04-19 03:28刘雪李庆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温阳通络肾功能

刘雪,李庆珍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DM)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1]。当前对于DKD的发病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常认为其发病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相关[2]。DKD西药治疗以降血糖、控血脂、控血压为主,并辅以饮食、运动干预等,尽管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肾病进展,但很难达到预期[3-5]。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治疗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本研究观察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寒湿瘀滞型DK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DKD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6]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早期DKD三期(早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 mg/24 h或20~200 μg/min,且病理检查见肾小球系膜异常增宽和基底膜进一步增厚。(2)中医诊断标准:DKD寒湿瘀滞型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7]与《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8]相关诊断标准,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或弦涩,舌淡、苔白腻,或舌色暗,舌下瘀斑瘀点、静脉迂曲,主症:肢冷形寒、精神萎靡、大便软,次症:乏力倦怠、耳鸣腰酸、面目浮肿、面色苍白无华。

1.2.2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2条诊断标准;(2)年龄≥40岁且≤70岁。

1.2.3 排除标准:(1)合并酮症酸中毒等其它急性并发症者;(2)1型糖尿病(T1DM)者;(3)合并心、脑、肺、肝等重要脏器病变者;(4)既往有肾毒性药物用药史者;(5)合并其它肾疾病者;(6)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或过敏者;(7)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性治疗,包括控血脂、降血糖、控血压,并配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质量控制、运动指导、充分休息、戒烟戒酒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片(吉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5 g),初始剂量0.15 g口服,每天1次,后根据病情调整至每次0.3 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降浊通络方剂治疗,药物组方:黄芪、芡实、车前子各20 g,水蛭3~5 g,白术、苍术各10 g,山药、茯苓、淫羊藿各15 g,制附片5~10 g,泽兰、丹参、酒大黄各6~10 g。此外,若患者气虚明显加党参;湿重加厚朴或草果;阳虚明显可加巴戟天、肉桂等。每次1剂以水煎,留汁400 ml分早、晚2次顿服。2组均连续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中医证候积分与炎性指标:主症从无到重分4级,分别计1~4分;次症从无到重分4级,分别计0~3分;舌脉无计0分,有计1分。得分越高中医症状越严重。炎性指标为C反应蛋白(CRP)。

1.4.2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

1.4.3 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血浆黏度(PV)。

1.5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UAER下降>50%,餐后2 h血糖(2 hPBG)下降≥30%,临床体征、症状均消失;(2)有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UAER下降>20%,2 hPBG下降<30%,临床体征、症状全部有所改善;(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与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炎性指标比较

2.3 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MALB、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LB、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4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ib、PAR、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b、PAR、P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 论

中医学将DKD归于“虚劳”“水肿”“消渴”“尿浊”范畴,现统一称作“消渴肾病”,结合DKD演变的中医病机可发现该病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为标[9]。随着病情的久治难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寒湿内蕴,血行瘀滞,治疗则以温阳降浊通络为主[10]。

中药温阳降浊通络法组方中的黄芪温阳益气,芡实固本填精,车前子利水渗湿,水蛭活血化瘀,白术调理脾胃,苍术燥湿健脾,山药健脾益胃,茯苓利水渗湿,淫羊藿补肾阳、祛风除湿,制附片补肾壮火,泽兰利水消肿,丹参活血止痛,酒大黄利胆、保肝[11-12];诸药合用补肾温阳而固本、通络降浊以治标,主治寒湿瘀滞型的病机[13]。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可纠正DKD大鼠的脂代谢紊乱,抑制空腹血糖水平,减少肾小球基底膜损伤,降低肾性蛋白尿排泄率[14]。淫羊藿可减少DKD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因子的分泌,控制细胞外基质沉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实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15]。车前子可减少DKD小鼠尿白蛋白排泄,避免血糖持续升高,且还能通过抑制氧化反应来改善肾功能。茯苓可降低DKD小鼠的血脂及血糖水平,且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黄精多糖可降低纤维化因子的分泌及血糖水平,从而避免肾功能损伤。芡实可缓解DKD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抑制MMP-9、TIMP-1分泌,关闭部分蛋白尿流失通路,从而避免肾功能受到持续性损伤[16]。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的有效成分,其可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而丹参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DKD治疗[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DKD寒湿瘀滞型患者应用中药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治疗后,2组MALB、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MALB、S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中药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肾功能。治疗后,2组Fib、PAR、P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可进一步纠正微循环障碍。

综上所述,温阳降浊通络法治疗寒湿瘀滞型DKD的临床效果肯定,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肾功能,纠正微循环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温阳通络肾功能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