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2024-04-19 03:28陈定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汤剂单药龙骨

陈定宇

近年我国心律失常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不安、低血压、头晕等,如未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极易转为慢性心律失常,甚至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猝死。目前,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除急性心肌梗死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房颤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1]。针对此,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控制病情发展上具有积极作用。以往临床以药物治疗较常见,尤其是普萘洛尔等西药被广泛应用于该病治疗中,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大,甚至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不利于病情稳定[2-3]。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推广,临床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更好,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减轻不良反应,促进病情稳定,减轻家庭负担[4-5]。但目前临床相关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福州市第八医院收入的心律失常患者92例,通过随机排列法分为单药组和汤剂组,各46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单药组与汤剂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肝郁气滞型相符,临床表现为心悸不安、脘胁胀满、胸闷、失眠、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纳入标准:(1)无沟通或意识障碍;(2)患者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3)不能耐受试验者;(4)合并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心脏瓣膜病者。

1.3 治疗方法 单药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g口服,每天3次。汤剂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药组成:茯苓20 g,龙骨20 g,瓜蒌15 g,丹参20 g,牡蛎20 g,竹茹10 g,柴胡10 g,枳实15 g,大黄6 g,黄芩10 g,甘草10 g,每天1剂,水煎留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2组均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症状积分:涉及心悸不安、脘胁胀满、胸闷、烦躁易怒四大项,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等,3分严重[7]。(2)心功能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itachi公司,HIVISION 900型)测定2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3)心电图:应用动态心电图(北京美高仪DMsl2导联)检测P-R间期、QRS间期、心率。(4)实验室指标: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严格遵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ST2受体(sST2)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5)不良反应:包括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心悸不宁、夜寐不安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8]显效:症状积分改善>75%,24 h动态心电图示异位搏动次数低于服药前的20%;好转:症状积分改善55%~75%,24 h动态心电图示异位搏动次数低于服药前的20%~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汤剂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单药组的73.91%(χ2=4.842,P=0.028),见表2。

表2 单药组与汤剂组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心悸不安、脘胁胀满、胸闷、烦躁易怒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汤剂组低于单药组(P<0.01),见表3。

表3 单药组与汤剂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LVEDV、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LVEDV、LVE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汤剂组低/高于单药组(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单药组与汤剂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心电图比较 治疗前,2组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短于治疗前,心率低于治疗前,且汤剂组短/低于单药组(P<0.01),见表5。

表5 单药组与汤剂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

2.5 sST2、Gal-3、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sST2、Gal-3、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sST2、Gal-3、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汤剂组低于单药组(P<0.01),见表6。

表6 单药组与汤剂组治疗前后sST2、Gal-3、Hcy水平比较

2.6 不良反应比较 汤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低于单药组的26.09%(χ2=4.842,P=0.028),见表7。

表7 单药组与汤剂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表示患者心脏活动节律、频率、传导速度、起源部位出现异常,包括冲动传导与冲动形成异常两大类,经分析发现其发生原因是存在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受到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变化或者内部病变的影响出现自律性升高现象,最终引起不恰当的冲动出现[1]。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与感染、心血管相关疾病或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有关,长此以往可能损伤患者心功能,甚至危及生命[9-10]。基于此,临床早期选择适宜治疗方案,可帮助其挽救异常的心功能,同时保证患者安全,控制病情发展,为预后提供保障[11]。

既往,临床多选择常规西药治疗,如普萘洛尔,其属于β受体阻滞剂,大剂量使用后可引起膜稳定效应,并使钠离子内流受到阻碍,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经分析发现该药物不仅能够减少窦房结、心房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同时可避免儿茶酚胺产生迟后去极现象,由此看出普萘洛尔能够不断产生膜稳定效应,并降低房室结与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12]。但长时间服用后极易引起低血压或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从而限制其临床应用。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弥补常规西药的缺点,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同时促进心功能改善,病情可尽快趋于稳定,保障患者预后。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属怔忡、心悸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心失所养,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上扰心火,最终造成血脉运行失常,导致心悸[13]。《古今医统大全》中曾记载“肝出谋虑……重治于肝经”,说明患者心神失养,情志失常,使得肝郁化火,加上火盛导致心神苦扰,并炼液生痰,此时痰火互结,构成心悸[14]。另外该病以肝郁气滞型为主,病位在心,源自肝脏,针对此,临床治疗原则应以肝论治本病。本研究结果显示:汤剂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不良反应少于单药组;治疗后汤剂组各指标均优于单药组,证实汤剂组可促进症状消失,促进心功能改善,使sST2、Gal-3、Hcy指标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经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黄芩泻实火,除湿热;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诸药合用可发挥泻热祛邪、重镇安神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龙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效果;柴胡对中枢神经具有镇痛、镇静及降温效果;牡蛎可起到抗惊厥、镇静催眠的作用[15]。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相关症状,增强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汤剂单药龙骨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架龙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识别真假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