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4-04-19 03:28王桂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洛尔

王桂香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的内科常见病症,是由心脏射血功能异常导致机体代谢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该疾病也是冠心病终末期临床表现,随着老龄人口比重增长,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升高[1]。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脑腓肽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能有效改善血管紧张素Ⅱ的降解,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该药物能有效改善心肌纤维化,达到逆转心脏重构的效果。本研究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45)和美托洛尔组(n=44)。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单药组与联合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2]的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Ⅱ~Ⅳ级;患者认知及意识状态良好;患者及家属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及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有抗精神药物史者;有药物禁忌证者;中途终止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严格执行低糖、低钠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作息习惯。在此基础上,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每天2次。美托洛尔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AstraZeneca AB生产)初始剂量47.5 mg口服,每天1次,用药期间可酌情调整剂量。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疗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心功能: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左室射血分数(LVEF)、E/A;(2)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3)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通过ELISA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水平;(4)血管内皮功能: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ELISA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水平。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未改善或进一步降低。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美托洛尔组的75.00%(χ2=5.641,P=0.018),见表2。

表2 美托洛尔组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比较 2组治疗前E、A、LVEF、E/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3个月后E、LVEF、E/A高于治疗前,A低于治疗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美托洛尔组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CRP、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见表4。

表4 美托洛尔组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4 NT-proBNP、NE、ALD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NT-proBNP、NE、AL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3个月后NT-proBNP、NE、AL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低于美托洛尔组(P<0.01),见表5。

表5 美托洛尔组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前后NT-proBNP、NE、ALD水平比较

2.5 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组治疗前NO、NOS、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3个月后NO、NOS水平高于治疗前,E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P<0.05或P<0.01),见表6。

表6 美托洛尔组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3 讨 论

随着病理学研究深入,现代医学认为交感神经和ALD异常兴奋是引发和加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3]。血管紧张素受体脑腓肽酶抑制剂(ARNI)是脑腓肽酶及血管紧张素受体双重抑制剂,对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一步发展及改善心功能有良好效果。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兴奋神经,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增加动脉血流量和缓解心脏负担的效果[4]。但从临床及文献资料来看,单独使用美托洛尔的效果存在个体性差异[5]。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复合制剂,在解决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等相关问题中具有显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美托洛尔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3个月后E、EF、E/A高于美托洛尔组,A低于美托洛尔组。2种药物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有明显不同。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脑腓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相对于美托洛尔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机制具有多样性,效果也更加理想[7]。临床研究显示,CRP和IL-6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向作用,IL-6能有效抑制心肌收缩,推动心室重塑,进而加快心肌细胞凋亡[8-9]。CRP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状态的核心指标。本研究中,治疗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CRP、IL-6水平改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间质的炎性反应,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当发生心肌受损或心脏功能不全时,NT-proBNP会因代偿性分泌而导致其水平异常增高,其水平变化能反映患者血压是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10]。NE和ALD则是临床上反映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否存在过度激活状态的特异性指标[11];三项指标对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后NT-proBNP、NE、ALD水平均低于美托洛尔组。提示相对于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抑制心室重构。张艳平等[12]研究显示,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借助外周效应增加全身外周阻力、降低血流量从而增加患者心脏负荷;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也被临床上认作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走势的关键指标。NO水平是维持血管内平衡的关键,具有舒张血管作用,NOS则直接调节NO生成,两项指标的降低则会直接影响正常的血管舒张功能[13-15]。当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害时,ET水平会有明显升高,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功能失衡状态,进而促进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16]。本研究中,2组NO、NOS水平高于治疗前,E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效果更佳。相较于美托洛尔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疗效更佳,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效果[17-18]。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相较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疗效,更为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洛尔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