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4-04-19 03:28蒋福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血塞通丁苯氯化钠

蒋福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受外界理化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的制约因素之一。急性脑梗死(ACI)属于缺血性脑血管急症的一种,该病是由脑动脉堵塞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脑灌注异常,早期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昏迷。ACI发病急,致死、致残率较高[1]。现阶段,临床治疗ACI多以控制糖脂代谢、静脉溶栓、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通过一定血药浓度清除氧自由基,对毛细血管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滋养脑细胞以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2]。血塞通注射液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可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进而改善局部脑循环[3]。本研究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辅治ACI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研究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6~72(64.19±8.1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5(2.63±0.27)h。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5~70(62.61±9.2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2.58±0.32)h。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1)符合ACI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ACI;(2)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3)初次接受治疗;(4)近期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5)患者或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2)存在心肝肾功能异常者;(3)对溶栓、抗栓存在相关禁忌证者;(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5)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代谢异常者;(6)恶性肿瘤患者;(7)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1)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3 L/min;(2)抗凝、抗血小板凝集: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 mg口服,每天1次;(3)静脉溶栓:予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生产)0.90 mg/kg,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将总剂量10% 1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余下剂量微量泵入,60 min内输注完毕,静脉溶栓后1 d患者行脑部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检查,以排除脑出血风险;(4)控制颅内压:甘露醇注射液(广东大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遵循0.25~2 g/kg比例配制成15%~25%浓度的溶液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1次。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 ml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注完毕,每天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血塞通注射液[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生产]10 ml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每天1次。2组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脂水平: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5800)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2)神经损伤程度: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总分42分,评分越低说明神经损伤程度越小[5];(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价,总分248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6];(4)不良反应:包括心慌、恶心呕吐、皮疹。

1.5 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相关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无效:临床症状并无改善,神经功能未恢复,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5.636,P=0.018),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 NIHSS、SS-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NIHSS、SS-QOL评分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 vs. 12.73%,χ2=0.909,P=0.340),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ACI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80%的脑梗死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引起,临床表现为身体活动障碍、语言不清、头晕耳鸣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8]。现阶段,临床多以减少神经损伤,促进血流恢复为重点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护神经元细胞,增强超早期、早期缺血性半暗带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对线粒体呼吸链神经功能具有较好保护作用,进而达到修复神经损伤的目的[9]。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部分西医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急性疾病紧急处置后处于疾病稳定期或康复期的患者经中医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认为ACI属于“中风”范畴,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应遵循益气通络、活血散瘀原则[10]。血塞通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三七提取制成,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中药三七源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消肿止痛、活血祛瘀的功效。此外,相关研究表明,三七皂苷亦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流变,预防脑血栓的形成;(2)改善脑部血氧供应,促进脑细胞及神经功能恢复;(3)调节脑部组织修复,缓解缺血后脑水肿;(4)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组织自由基生成;(5)抑制血小板凝集,提升红细胞变性能力,增加凝血酶、凝血酶原时间[11]。

曾柳苑等[12]研究表明,体内血脂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从而诱发ACI。体内TG水平过高会使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LDL-C过高会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体内水平高会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血塞通辅助治疗ACI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分析原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以左旋芹菜甲素为主要活性成分,该成分可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变血凝状态,对缺血区脑血流及脑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13];血塞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的活性成分能提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胆固醇生成,同时三七皂苷通过影响溶解酶活性可改善脑部血供[14];两药协同,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通过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以降低脑血管阻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ACI能显著增强患者临床疗效,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与王娟等[15]研究结果一致。NIHSS可评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ACI可有效修复脑组织及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分析原因,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后,可通过一定血药浓度透过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三七皂苷能阻碍钙离子内流,维持神经细胞结构稳定,减少自由基释放,从而加强神经细胞的保护,二者协同增效。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安全性较高,且两药对身体皮肤、心肺及消化功能虽有损伤,但参考药物说明书及既往治疗案例,不良反应均可控。

综上所述,血塞通辅助治疗ACI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显著降低NIHS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选取样本量偏少,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患者预后未进行有效随访。未来需排除以上因素干扰,以期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结果,为临床治疗ACI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塞通丁苯氯化钠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联用血塞通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氯化钠
棓丙酯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