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6家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分析

2024-04-19 03:29蔡泽政贺缨杨璟李荣飞韩露黎汤天云时粒笠李秋林廖倩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阿普精神药品苯巴比妥

蔡泽政,贺缨,杨璟,李荣飞,韩露黎,汤天云,时粒笠,李秋林,廖倩倩

精神类药物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潜在依赖性或耐受性的药品[1]。精神类药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其中第二类精神药品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精神类药物,通常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止惊等作用,因容易产生潜在依赖性并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精神类药品的应用及处方开具受到严格的管理。本研究收集2019—2021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州)地区6家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数据,评价其合理性,为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更好掌握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19—2021年6家医院门诊及住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数据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金额。

1.2 方法 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常用剂量确定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值)。用药频度(DDDs)为每一药物的年度消耗量(mg)除以该药的DDD值,即DDDs=总用药量/DDD,DDDs越大,表示使用频率越大。日均费用(DDC)=年销售总金额/DDDs。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B/A越接近1.0,表明药物价格与患者接受程度的同步性越高;B/A越大,表明药品价格较便宜或药物使用频率较高;B/A越小,表明药品价格较高或患者接受度较低。将6家医院门诊及住院部2019—2021年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种类、处方使用量、使用总金额录入WPS office表格软件中,计算各种药品的DDDs、DDC、B/A。

2 结 果

2.1 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品种及分布情况 2019—2021年该地区6家医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7种,分别是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右佐匹克隆片、地西泮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咪达唑仑注射液。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和从江县人民医院使用7种,其余4家医院使用品种略有差异,见表1。

表1 2019—2021年6家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

2.2 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品种分布及使用数量 2019—2021年6家医院门诊及住院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数量呈逐渐升高趋势,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住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数量呈基本平稳趋势,排名第1位的是咪达唑仑注射液,其次是阿普唑仑片和右佐匹克隆片,见表2、表3。(1)6家医院中有3家使用阿普唑仑片,门诊使用量明显大于住院,且均呈逐年升高趋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使用量最大。(2)6家医院中有4家使用艾司唑仑片,门诊使用量均明显大于住院且呈现升高趋势,而从江县人民医院住院使用量出现减少情况;2021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门诊使用量最大;岑巩县人民医院门诊使用量排第2位;丹寨县人民医院使用量最低。(3)6家医院均有使用地西泮片和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以门诊使用为主,从江县人民医院、黎平县人民医院门诊使用量最多且逐年增多;剑河县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使用量较小且逐年减少。地西泮注射液在住院中使用较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和从江县人民医院使用最多,剑河县人民医院使用量最小。(4)6家医院中有4家医院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门诊及住院使用量均逐年增大。门诊患者使用最多的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丹寨县人民医院门诊使用量也明显增加,而住院使用量变化不大;从江县人民医院2020年开始引进使用,完全以门诊使用为主。(5)6家医院中均使用注射用苯巴比妥,黎平县人民医院门诊使用量较大;剑河县人民医院门诊3年均未使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使用量最大,其余5家医院住院使用量均逐年减少。(6)6家医院中均有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但只住院使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使用量最大;黎平县人民医院使用量逐年升高,2021年的使用量为2019年的2倍多;岑巩县人民医院使用量最小,见表4。

表2 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数量 (片/支)

表3 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医院住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数量 (片/支)

表4 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数量情况 (片/支)

2.3 不同二类精神药品在门诊和住院的使用金额、DDDs、DDC及B/A情况 2019—2021年门诊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中金额和DDDs排在前3位的均是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和艾司唑仑片;DDC排名前2位的均为注射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注射液;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的B/A均保持为1.0,地西泮注射液在2019、2021年B/A均为1.0,而在2020年B/A为1.2,地西泮片均>1.0,注射用苯巴比妥的B/A均<1.0,见表5。

表5 2019—2021年黔东南州地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量DDDs、DDC和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情况

2019—2021年住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中金额排名前2位的均是咪达唑仑注射液及注射用苯巴比妥,2019年和2020年右佐匹克隆的使用金额排名第3位,2021年地西泮注射液排名第3位,右佐匹克隆片的使用金额排名降至第4位;DDDs排名前3位的均是咪达唑仑注射液、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DDC排名前3位的均为注射用苯巴比妥、咪达唑仑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和咪达唑仑注射液的B/A均为1.0,2019年艾司唑仑片的B/A<1.0,但2020年和2021年菌的B/A均为1.0,阿普唑仑和右佐匹克隆片的B/A均>1.0,注射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注射液的B/A均<1.0,见表6。

3 讨 论

DDC反映药物对患者产生的经济负担,其值越大患者的经济负担越大,反之经济负担越小。2019—2021年右佐匹克隆片在2019、2020年均为4.5,该药品于2021年进入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目录,该地区采购价格大幅下降,故2021年的DDC为0.8。注射用苯巴比妥及咪达唑仑注射液的DDC分别排在前2位,表明注射制剂价格高,患者经济负担大。其他5种第二精神药品的DDC均远远小于10.00元,其中阿普唑仑片最低,仅为0.5,表明该地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价格总体偏低,尤其是口服制剂,易被患者接受。针对注射用苯巴比妥、咪达唑仑注射液价格偏高情况,需要进一步开展药物合理性使用评价及经济学分析,加强临床用药监督,避免药物滥用,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该调查显示黔东南州地区同一种精神药品在门诊和住院人群使用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差异。门诊使用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B/A≥1.0,易于被患者接受,只有注射用苯巴比妥B/A<1.0。住院使用地西泮片、咪达唑仑注射液的B/A=1.0,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的B/A>1.0,注射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注射液<1.0。相较于口服制剂的服用方便、安全性高、价格低廉,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咪达唑仑注射液价格较高,需要注射给药,其中苯巴比妥为肝酶诱导剂,与多数药物有相互作用和具有较高肝毒性,主要用于抗癫痫治疗,故临床接受度较低。艾司唑仑抗焦虑作用弱于阿普唑仑,因此住院患者接受度低。

综上所述,黔东南州地区6家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总体使用结构基本合理,大部分品种使用较为合理,个别品种(如咪达唑仑注射液)消耗金额较大,价格较高,需加强应用监管,遏制费用增长过快。建议医疗机构提高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重视程度,完善种类,多应用新型镇静催眠药,同时明确制定并细化该类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违规开具、不合理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管理,促进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和宣教,督促患者来院随访,并根据病情适时调整给药剂量及方式。此外,药师也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配发药物,积极定期随访,按时开展临床审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12]。

该研究未进一步分析使用人群的年龄分布、性别及适应证,具有一定局限性,需待将来开展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阿普精神药品苯巴比妥
“神经疾病”VS“精神药品”
伯乐之眼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怀念哑巴阿普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