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动态监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4-04-19 03:29黄富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0期
关键词:肝性乙肝肝细胞

黄富烽

肝衰竭是由于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肝毒性物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失代偿,严重者将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1]。杨红梅等[2]研究显示,肝衰竭是临床较为严重的肝病症候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我国临床中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衰竭占比相对较高,由于该疾病临床病死率较高,如经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和(或)人工肝治疗疗效欠佳、难以好转或恢复者,则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3]。甲胎蛋白(AFP)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肝衰竭后AFP呈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对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羟基凝血酶原(DCP)是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水平决定,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和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4]。因此,动态监测AFP与DCP的变化对于针对肝衰竭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AFP及DCP动态监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为(乙肝)肝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5例乙肝肝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21例,女64例;年龄21~68(51.39±7.83)岁;体质指数(BMI)18.5~29.7(21.63±3.29)kg/m2;病程1~9(4.19±1.02)个月;合并症:高血压32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29例。观察组结合检测结果指导患者人工肝治疗,并根据人工肝治疗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20~71(51.52±4.39)岁;BMI 18.4~30.1(21.82±3.43)kg/m2;合并症: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5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5]:(1)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中乙肝肝衰竭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2)慢、亚急性肝衰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意识清晰,能进行沟通和交流;(3)能配合完成血液标本采集,并完成AFP和DCP水平测定。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育龄期者;(2)酒精、药物、毒物等引起的肝衰竭者;(3)除乙肝外其他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衰竭者;(4)遗传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肝衰竭者;(5)合并其他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慢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AFP和DCP水平测定:观察组于入院时及后续治疗期间每5天监测1次,采集患者外周空腹血液样本5 ml,对照组于健康体检当天采集外周空腹血液样本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置于低温下备用。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原装配套AFP检测试剂盒、标准液及质控液(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采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DCP水平。上述操作严格遵循仪器、试剂盒说明书完成[6]。

1.3.2 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3.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保肝、抗病毒、补充白蛋白及血浆、凝血物质等支持治疗,人工肝治疗为血浆置换术。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具体方法如下:根据AFP、DCP检测结果,完成相关参数设定:血浆置换量1 500~2 000 ml/次、置换血流速度80~1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30~60 ml/min,每次置换2~3 h。置换前常规完成管道冲洗,使得整个管道通路肝素化,置换过程中给予地塞米松片(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75 mg)抗过敏,术后常规予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 ∶50 mg)静脉滴注发挥抗肝素效果[7]。

1.3.2.2 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查阅2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并发感染、并发肝性脑病、白细胞计数(WBC)、血肌酐(SCr)、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AFP及DCP等,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AFP及DCP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完成AFP及DCP测定(观察组为动态测定结果平均值),观察组乙肝肝衰竭患者AFP及DC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AFP及DCP水平比较

2.2 人工肝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单因素分析 根据AFP及DCP测定结果,观察组185例患者中,行人工肝治疗104例(56.22%),治疗患者中死亡38例(36.54%)。单因素结果表明:人工肝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并发感染、SCr、DBil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并发肝性脑病、WBC、TBil、Alb、AFP及DCP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人工肝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单因素分析

2.3 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赋值说明 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6项危险因素进行赋值,赋值水准α=0.05,对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完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赋值说明

2.4 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并发肝性脑病(β=1.213,OR=3.582,95%CI=2.482~6.313)、WBC(β=1.563,OR=6.413,95%CI=5.682~8.452)、TBil(β=1.454,OR=4.083,95%CI=3.235~4.572)、Alb(β=2.934,OR=1.034,95%CI=0.283~4.394)、AFP(β=1.691,OR=1.593,95%CI=1.241~1.786)、DCP(β=1.336,OR=1.246,95%CI=0.987~1.583)均为乙肝肝衰竭患者效果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肝衰竭是临床上严重肝病症候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目前,我国临床中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衰竭占比最高,由于肝衰竭病死率较高,患者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需要考虑人工肝、肝移植治疗[8]。本研究中,观察组乙肝肝衰竭患者AFP及DCP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可见AFP及DCP水平在乙肝肝衰竭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分析原因:AFP是胚胎时期胎儿肝细胞合成得到一种特殊蛋白质,在胎儿肝脏尤其是先天发育异常的胎儿肝脏中表达水平升高。当人体肝细胞损伤后,将会引起AFP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对于乙肝肝衰竭患者,通过肝脏组织学检查能观察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且患者在肝组织纤维化基础上伴分布不均的肝细胞坏死,而肝细胞能否有效再生,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肝脏是人体内大部分凝血因子合成场所,当肝脏细胞严重受损时,必然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引起DCP水平升高。因此,临床上对于乙肝肝衰竭患者,应加强动态AFP、DCP水平监测,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并根据测定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10]。

内科综合治疗是乙肝肝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该治疗方案效果不佳者,则应给予人工肝治疗,利用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从而清除机体内长期存在的各种毒素,改善内环境,促进肝干细胞的恢复生长,为肝细胞的再生提供时间窗[11]。但人工肝治疗效果及预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导致不同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185例患者中104例(56.22%)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其中38例(36.54%)患者死亡;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并发肝性脑病、WBC、TBil、Alb、AFP、DCP均为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加强乙肝肝衰竭患者AFP、DCP水平测定,能指导患者完成人工肝治疗。但是,乙肝肝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肝治疗预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及影响:(1)肝性脑病:是由严重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有肝性脑病的乙肝肝衰竭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其预后较差。(2)WBC、TBil、Alb:该指标主要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水平,通过肝功能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WBC、TBil、Alb水平较高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常相对较差[12]。(3)AFP、DCP:通过AFP、DCP能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且动态监测AFP、DCP水平能指导乙肝肝衰竭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因此,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AFP、DCP水平测定,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并根据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巩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AFP及DCP在乙肝肝衰竭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能指导患者人工肝治疗或肝移植治疗,其表达水平能评估患者内科治疗效果,预测患者治疗预后,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巩固治疗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肝性乙肝肝细胞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