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统筹建筑安装专业群建设创新研究

2024-04-19 09:28江峰王云帆韩尹露罗大明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建筑安装消防院校

江峰,王云帆,韩尹露,罗大明

(1.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嘉逊建筑营造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目前,我国建筑业主要分为土建和安装两大类别。土建涵盖了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占总投资的55%~65%;安装则包括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以及供暖与通风工程,占总投资的35%~45%。与消防工程相关的设施、设备、管线属于建筑安装类别[1-3]。建筑消防技术作为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本文并非鼓励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独立发展,旨在探究如何统筹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与建筑安装专业群的建设,创新发展路径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建筑大类专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能力夯实

基础能力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表现在能够理解建筑、结构和设备等专业的施工图。通过系统学习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钢筋构造与平面识图、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等相关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4]。

(二)核心能力培养

土木建筑类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指能够与人有效沟通、协作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在基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而培养出来的。例如,通过学习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学生能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三)综合能力提升

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共同支撑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实施进阶式培养方式,学校将企业各岗位所需的技术知识融入相关课程和实训项目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在土木建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建筑安装类专业的发展上却相对缓慢且不平衡。高职学校在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土建、轻安装”的观念,导致建筑安装类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建筑安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兴信息技术对传统建筑安装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建筑安装行业的应用日益增多。这对高职院校建筑安装类专业群的学生技能培养方向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6]。例如,基于GIS的数字管网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给水管网安装的“设计-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有序统筹与融合,促进设计、施工、监理、勘察各方与业主和政府形成新型的数据协同关系。这种高效、高质量的协作平台将促进安装专业间的紧密配合和精诚合作,推动建筑安装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人口老龄化对建筑安装行业的影响

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表明,建筑业过去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再存在。近年来,劳动服务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原有的劳动成本和收入保障方式将逐步变化。提高生产力和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成为建筑行业的不可推卸责任。工厂工业化和现场工业化的推进将重新定义生产关系,成为改变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方式。因此,“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这只是针对建筑行业老龄化问题的初步应对,并非终极解决方案。建筑安装行业将出现更多替代人力的设施、设备、工艺、系统,为高职院校建筑安装类专业群学生的技能培养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挑战。

(三)建筑安装行业发展迎来瓶颈期

随着建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安装行业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行业之间的平衡,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这促使我国的建筑安装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拥抱新技术。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约为7%,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建筑安装行业整体上表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面对这一挑战,积极变革和打破传统的建筑安装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高职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变得尤为关键。

(四)高职院校建筑安装专业生源质量面临挑战

高职院校建筑安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生源。生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现代高考制度的改革和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人才的选拔变得更加科学和精准,提高了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同感,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然而,新高考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获得高分的学科,而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专业如物理等主动放弃。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建筑安装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缺乏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的知识,难以适应专业课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被迫转向学习压力较小的文科专业。结果是高职院校建筑安装专业及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整体生源质量显著下降,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高职土建安装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安装专业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脱节

过去,高职土建安装类专业往往沿袭和模仿本科教育模式,在专业建设中缺乏与行业对接和服务的实际表现。这使得很难实现建筑安装专业“凸显特色、加强内涵、优质创新”的发展路径。本文强调通过以建筑消防技术为核心,统筹建筑安装类专业群的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筑安装专业的“特色发展、内涵建设”提供新的突破。

(二)土建安装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亟须提高

对于土建安装类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中,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管线和相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这就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力、问题发现能力以及动手检测和维修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一个显著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在提供实操机会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难以达到真刀真枪、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随着建筑物体量的增大和功能的复杂化,对于建筑行业中各个安装专业,如给排水专业和电气专业的现场安装与调试,不仅要应对线路与管线的错综复杂和纵横交错,而且要应对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浪潮对建筑行业的冲击,以及面对不同供应商产品参数的多样性[7-8]。因此,如何在学校内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当前建筑行业安装专业需求的教学实操,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且复杂的任务。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欠缺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构建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要坚持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办学理念。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是构建职教人才培养的两大重要抓手。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然而,纵观当前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很多开设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度的办学模式较不成熟,产教融合力度欠缺,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在培养技能型现代化人才的过程中,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关键。笔者观察现有的高职院校师资情况,可以发现高水平师资队伍面临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高端人才紧缺,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没有与师资队伍培养同步建设,高端人才和团队较为稀缺。二是高职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要求往往与学校提供的师资智力支持不相匹配。对于建筑安装专业而言,尽管许多高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缺少适当的专业实践指导。大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三是办学师资队伍的紧缺问题,导致了学生缺乏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四、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统筹建筑安装专业群建设创新对策建议

(一)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建筑安装专业群

1.厘清核心概念

学校需要根据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的范畴,并厘清“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内涵及其外延(如图1所示)。学校通过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和阐述,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研究结论。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界定核心概念的含义,并明确这些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为面向建筑安装专业群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图1 “一体两翼三支撑”建筑安装专业群建设构想图

2.一体:以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为核心

建筑安装类专业群的建设应始终围绕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进行拓展和辐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涵盖了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自动化控制以及建筑本身等多个领域,选择它作为核心专业可以有效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这是因为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本身就是建筑安装的代表性专业。学校为该专业配置师资、构建实训基地、设计实操课程的同时,实际上也为其他建筑安装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师资、实训、实操的基础[9-11]。

3.两翼: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两翼,为建筑安装专业群提供驱动力量

虽然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能够代表建筑安装领域,但这一表述显然不够完整和全面。一方面,建筑电气涵盖了为建筑提供动力的所有设施、设备和系统,如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通信系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及其他建筑电气设备。从这个角度看,建筑消防技术中的电气部分实际上只占建筑电气专业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给排水工程涉及建筑供水和排水的全过程,包括取水、净化、输配水系统到用户,以及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的整个系统。这说明建筑消防技术中的水专业虽然在给排水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相较于整个给排水工程仍然只是一部分。

因此,只有全面理解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对建筑安装专业群有一个更加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将这两个专业作为建筑安装专业群的关键支撑,不仅能够使专业群更加全面和完善,丰富其内涵,而且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还可以利用其广泛的专业覆盖面,反哺并促进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发展。

4.“三支撑”:以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为依托,支撑建筑安装专业群

学校基于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土木建筑大类”从“建设工程管理类”“建筑设计类”“房地产类”三个细分小类进一步夯实、扩展、辐射建筑安装专业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三支撑”专业群构建思路。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土建大类专业。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关注于土建领域(尤其是混凝土结构),而对建筑安装领域的涉及较少。鉴于土建类工程造价的市场近乎饱和,向安装类工程造价的发展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而且可以利用建筑安装专业群的影响力[12-13]。特别是在建筑消防技术、建筑电气和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带动下,学校将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建筑安装上,是出于其潜在的市场需求和专业间的互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也属于土建大类专业,将其纳入建筑安装专业群中意在强调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艺术修养,而且需要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强制性规范。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素养。通过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引领和辐射,学生将能深入理解建筑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与避难,以及建筑材料的防火类别,使该专业在教育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学校通过对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下的现代物业管理职业进行重新定义,以符合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探索结合消防维保、水电维修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三分法”培养模式旨在创新改革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既实用又有趣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明确专业群发展地位,构建新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明确建筑安装专业群的发展地位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应坚持产学研的结合,充分展现建筑安装专业群的特色,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构建高职建筑安装人才培养新体系。一是学校以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为核心,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程造价专业为支撑,紧密跟随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脚步,推进师资建设、实训和实操的配套设施,以促进建筑安装专业群的特色发展,打造立足社会需求、对标行业标准的高职建筑消防技术职业标准和专业课体系。二是学校积极建立建筑消防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平台。学校通过与专业相关的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校与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总队、住建委、消防企业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这些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共同促进专业群的发展,使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群的特色更加突出。三是学校建设完善先进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基地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建设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场景式理论课教学和项目式实践训练,将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为集理论教学、实践实训、培训演练、示范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这是高职院校在发展建筑安装专业群方面面临的重要任务[14-15]。

(三)以需求导向,提出新人才培养对策

为了响应社会需求,提出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培养对策,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广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知名建筑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这些企业指导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这种合作可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群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高层次合作。二是构建建筑专业群课程标准。学校在专业群内部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重视对学生岗位拓展课和技术拓展课的培养建设。同时,学校将建筑企业的最新技术标准和最新行业规范及时融入专业群课程的建设中。三是注重引进行业高级人才参与教学。学校要重视邀请建筑行业的高级人才、大师名匠等参与到专业群的课程授课中,积极推动高职教师与行业大师的双向流动。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现状,进而探讨了建筑安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针对建筑安装专业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建筑安装专业群、明确专业群的发展地位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以需求为导向提出新的人才培养对策。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建设建筑安装专业群提供理论指导,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猜你喜欢
建筑安装消防院校
《消防界》征稿启事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建筑安装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探讨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