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2024-04-19 09:28陈镇李丽娜刘雯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职职业

陈镇,李丽娜,刘雯

(1.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700;2 重庆市巴南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重庆 400700)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指在人类服务的工作领域中,由于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导致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不足以及缺乏个性化的心理压力状态[1]。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教师的情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力度。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以“教师职业倦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23年1月底,共有5 664篇相关文献研究(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研究数量

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全体教师,包括了普通教育学校和中小学,深入探讨了职业倦怠的起因、表现形式、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显示出广泛的适用性。然而,关于中等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仅有96篇,其中核心文章仅有7篇。与整体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比,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比例不足1.7%。此外,根据中国教育科学院在2019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评分为58.52分,相较于2016年的数据,下降了3.91分[2]。

一、研究设计与发现

本研究在C市的部分中职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取了C市B区的一所中职学校A作为案例进行了案例研究。A校被认定为全国重点中职学校、全国示范中职学校及C市高水平中职学校,拥有专任教师304人(包括非在编教师),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6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25人。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调查。第一,我们进行了对个人隐私的保密研究。第二,我们对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从情绪枯竭、非人格化和工作满意度这三个方面通过22个评估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如果某位教师在情绪疲乏程度或非人格化方面的评分较高,则表明其职业倦怠更为严重。相反,如果他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则意味着他在工作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以A校的一位英语教师张老师为例,她在工作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首先,她面对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且学习态度参差不齐,使英语教学工作充满挑战。其次,由于学校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张老师感到自己的努力未获得应有的认可。最后,学校内的人际关系也给她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在与同事的竞争和与领导的沟通中,她经常感到焦虑和不被支持。多年的教学生涯并未给她带来太多成就感,反而使她感到工作变得越来越缺乏意义。

第三,我们对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调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方面,主要体现在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方面;二是人际交往关系层面,主要涉及与领导、同事、学生和家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三是职业发展层面,包括职业理想和个人发展等方面。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特别抽选了各年龄段的部分教师召开了教师座谈会,以进一步了解教师们的工作状态、教学表现、科研项目情况等。我们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职教师在工作心态、角色定位、价值认同等方面的情况。

(一)大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存在严重职业倦怠的比例为3.62%;存在中度职业倦怠的比例为22.7%;存在轻度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4.74%。整体来看,遭受职业倦怠的教师占比已经超过了70%,这一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从观测的维度来看,教师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都在调查中有所体现。结果显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消耗大量情感的同时,也面临个人素养不足的问题,使他们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疲惫。

(二)高学历层次的中职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经调查发现,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是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中,低成就感和较多的情感衰竭在这个学历水平的教师中出现最为频繁。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大多对自己的未来抱有高度的期望,在入职前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并希望能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对教育和科研也抱有强烈的学术追求。越是学历高的教师,越有这种期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他们经常需要面对学习习惯不佳、文化基础薄弱以及自律能力差的中职学生。这种巨大的落差让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情绪衰竭,并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三)公共基础课教师比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加严重

一方面,职业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便放在了打造特色专业的精品课程上。这使得公共基础课的教师感觉到自己被忽视。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普遍认为文化基础课是普通教育中应试的升学学生专属,认为这些课程与他们作为中职生的未来关联不大。因此,他们对公共基础课通常不太重视。但对于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他们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导致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和学校的足够重视,而出现了更高程度的职业倦怠。

(四)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

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对部分教师进行深入访谈,我们发现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教师感受到职业疲劳时,他们可能会无意中减少与学生的互动,包括教育任务、精神引导和关心照料。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不再积极准备课程、教授知识或协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同时,他们的责任心也可能开始减弱,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变得疏忽。这使得学校维持高效优质的教育环境变得困难,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最终导致学校社会声誉下滑、招生数量减少和新生素质下降。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高要求与低认可度

一方面,近年来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要求。这给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职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普通民众心中,大学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中职学校往往被视为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就读的地方,被认为是较低层次的教育。这不仅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遭遇了各种无形的阻碍,而且导致大众对职业学校教师群体产生了误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学校:高强度的工作与失效的激励机制

中职教师不仅需要承担与普通中学教师相同的日常课堂教学工作,而且必须处理实习实训、企业实践、招生宣传、项目建设等职业教育特有的任务。加之当前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各类培训、迎检活动此起彼伏,中职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了课堂之外。他们的日常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并不亚于重点中学的教师。在本次调查和访谈中,许多教师表达了“工作琐碎,非教学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和“工作内容过于多元,无法专注于某一领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感受。不少受访教师感慨自己每天忙碌却看不到成果。中职教师承受着来自日常教学任务的重重压力,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与学校活动等,同时还需要满足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要求和考核,如填写报告、参与评估等。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教师感到疲劳和倦怠。

尽管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中职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令人满意。这让一些教师感到不公,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进而对工作产生了消极情绪。目前,中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渠道相对狭窄,晋升机会有限,导致一些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陷入停滞。这削弱了他们的工作动力。

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在绩效管理上仍沿用普通学校的管理方式,对于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工作强度的教师,绩效评价的差异并不明显,还未能摆脱平均分配和“大锅饭”式管理的局限,对于激励中职教师利用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创业的效果并不显著。

(三)学生:中职生源量与质的平衡

职业教育在近十年内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为488.99万,专任教师人数为69.54万,生师比为18.86 : 1;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904.95万,专任教师人数为202.83万,生师比为12.84 : 1。在学校数量减少而专任教师数量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中职教育保持了生源的增长。这意味着现有中职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生师比大幅超过普通高中,导致中职教师负担沉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与学校规模的扩大相矛盾的是,生源质量的问题日益严重。中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较为频繁,可能面临学生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学习动力等挑战。处理这些问题可能要求教师付出额外的努力和心理能量。当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时,教师可能会感到挫败。

(四)家庭:责任与角色

近年来,女性教师已经占据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例外。女教师在承担学校工作的同时,对家庭的责任并未减轻。事实上,她们必须学会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对于许多已婚女教师,特别是那些有孩子的女教师来说,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更加显著。在教师座谈会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教师对投入到家庭中的期望远超过对工作的期望。当学校工作的繁重程度严重影响到她们作为母亲的角色时,她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因此,女教师更易于对工作产生厌倦感,也更易于出现情绪化倾向。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责任失衡可能会导致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五)个人:认知与调节

社会学认为,一个人的特质是其思想和情绪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表达,对个人经历、职业决策和判断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身为优秀教师,他们的个人特质和标志性特点包括具备鼓舞人心的性格、以成功为目标,并且拥有较高的期望值和专业素养。然而,一些中职教师仅将教师职业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因此,当面临压力和挫折时,逃避成为他们的首选反应。他们缺乏采取具体行动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意愿。特别是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未曾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培训,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未能深入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当面临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科研探索等工作挑战,以及需满足学生需求、家庭需求,并承受职称评审及业绩评估的压力时,他们很难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这导致中职教师产生了一种自认为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的错误观念,逐渐发展成职业倦怠。

(六)工作压力与职业发展

相比于普通中学,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上可能较为薄弱,且部分学生存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上的问题。这要求中职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引导学生,并应对各种学生问题。家长的高期望以及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理解使中职教师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一些教师渐渐失去了初入职场时的激情,感到职业发展停滞不前或在工作中缺乏挑战,从而对工作失去热情。

(七)身心健康

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引发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如疲劳、失眠、抑郁等。

(八)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据观察,中职教师的倦怠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相似,但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中职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授课,而且要负责学生的实训和实践活动。这需要更多的准备和监管工作。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在薪资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可能面临不平等待遇的问题。这也可能导致部分教师感到倦怠。此外,中职教师所面临的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对他们的情绪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化解的对策

(一)切实执行国家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首先,我们必须切实执行《职业教育法》,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职业教育法》从政策层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展示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在社会政策上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可,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其次,我们需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职业教育招生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保障职业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和薪酬补偿机制,并提升师资培训的实用性,以预防中职学校教师面临的本领恐慌。

(二)优化管理模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学校应优化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入教师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过程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授课、指导实训、企业实践、科研能力和项目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综合评价指标和科学评价结果将优化职称晋升条件,增加职业学校的职称数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学校应优化管理模式,关注教师个体的成长。学校治理采用更民主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学校内部群体间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最后,学校需要优化教师的工作任务。一方面,学校需满足教育部对师生比例的规定,确保有充足的教职人员,并采用雇佣业界兼职讲师等方式,合理配置教师的人数。同时,学校还可实行弹性上班时间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校应理顺各类审查、评估考核及监督活动,减少会议与文件的数量,避免“文山会海”现象,停止不必要的数据报送,并限制过多非教学相关工作的分配。

(三)教师要调整心态,积极地面对职业生涯

首先,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认识其客观性。他们应该尽量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减少自身的负面情绪。其次,面对问题时,教师应立即与管理层或领导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建议和支持。最后,教师也应提升自我修养,坚持阅读,加强学习,以此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心胸。

(四)寻找工作中的乐趣

教师应回顾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并思考教学过程中令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方面。他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及自己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经历。

(五)与同事交流合作

教师应积极与同事交流分享教学经验、遇到的困惑和挑战,相互提供支持和鼓励。合作教学和参与团队活动可以带来新的刺激和动力。

(六)寻求专业发展机会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应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交流,以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

(七)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参与娱乐活动的时间,并应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以放松身心并减轻工作压力。

(八)减轻工作压力、关注身心健康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寻求同事支持等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减轻工作压力。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对于缓解职业倦怠至关重要。教师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锻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在需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定期的身心健康检查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教师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九)与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家庭和社交支持对于提供情感支持非常重要。教师应该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以获得理解和支持。他们还应加强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十)设定目标和挑战

教师应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挑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但通过调整心态和寻找支持,中职教师可以克服职业倦怠,重新找回对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学校也应提供更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问题,它关系到工作压力、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众多方面。为了解决这一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多角度的方法,为中职教师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和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因此,解决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入手,共同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中职职业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