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面塑的地域文化特色

2024-04-23 04:36余永红
齐鲁艺苑 2024年1期
关键词:面塑庆阳陇东

摘 要:隴东庆阳为古代北豳之地,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至今民风淳朴,古风犹存,为面塑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庆阳面塑也称“面花”,被广泛运用于婚嫁、丧葬、祭祀、祝寿、满月、节日等民俗中,是群众基础最广泛、内容最完整、形式最丰富、文化内涵最深厚的面食艺术,也是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庆阳面塑往往通过异物同构、谐音双关等民间艺术的语言,使作品不仅具有美好的形式,更有喜庆吉祥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庆阳;面塑;艺术特征;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24)01-0060-06

面塑就是用面粉作为材料制作的人物、动物、花鸟等形象的民间艺术品。小麦面粉是北方农耕文化区人类饮食的主体,也是制作面塑的主要原料。食品起初只是为了保证人类的生存,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因此食品在注重可口的同时,也开始注重造型与色彩等外在的形式感,通过艺术因素而增加情趣,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食品艺术随之产生。面塑艺术也是如此产生和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的宗教活动中需要供奉祭品,而食品又是最重要的供品。供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早期的供品多为牺牲,后来随着农耕文明的发达,面食出现,用面食制作的供品也随之出现。所以,有人认为面塑起源于民间信仰中的祭祀用品。[1]面食供品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达,逐步形成和不断丰富的。

陇东庆阳为古代北豳之地,是周人始祖曾经营过的地方,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丰富古老的民俗文化,同时盛产小麦,为陇东面塑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我国流行面塑的地方很多,但多数地区的面塑已发展演变为一种类似于小型泥塑的民间玩具,成为民间艺人在街头庙会出售的民间工艺品。而庆阳面塑则是其民俗事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其之所以传承至今,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强烈的民俗性。庆阳面塑也称“面花”,被广泛运用于婚嫁、丧葬、祭祀、祝寿、满月、节日等民俗中,在陇东南一带,是群众基础最广泛、内容最完整、形式最丰富、文化内涵最深厚的面食艺术,在各种具体民俗事象中的类型、造型、色彩等更是无比丰富,堪称民间艺术中的奇葩,也是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

一、庆阳面塑的制作材料

庆阳面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优质小麦面粉,传统面塑作为必需的民俗礼仪物品,既是民俗中的祭品或礼品,同时也是食品,因此一般用经过发酵或烫面处理的面材。除了基本的面粉,还需要装饰美化的颜料,多采用食用色素,另外还有姜黄、辣椒面等自然色彩,同时还有辅助造型的红豆、黑豆和大枣等。制作面塑的工具,除了双手捏制塑形之外,还要借助菜刀、剪刀、木梳、顶针等民间妇女的日常用品,来塑造各种细节。制作好的面塑造型要经过油炸、蒸、烤、烙等烹饪方法,但以蒸和油炸为最常用方法。蒸制的面塑一般称“礼馍”,油炸的面塑则为“花树”或“供顶花”。[2](P249)制作礼馍面塑的面泥制作要求较高,要严格掌握水和面粉的比例,面泥要软硬适中,同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白矾和食盐,以保证面泥的湿润柔软,防止干裂或虫蛀。发酵时也十分考究,发酵程度要恰到好处,发酵不够则蒸出的礼馍不够洁白好看,发酵太过则礼馍容易裂开,同样影响造型效果,且味道变酸无法食用。蒸制的火候也有特殊要求,要用大火蒸4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面塑的品相,否则颜色会流失,导致礼馍发黄。油炸的礼花也要掌握时间和火候,避免油炸过火,颜色变焦发黑。这些火候的掌握全凭民间艺人的经验。

现代的庆阳面塑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亦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面塑也不仅仅是民俗事象专用品了,开始走进民俗博物馆,为了使面塑作品陈列时间长,多在面泥中加入防腐剂。同时制作面塑的工艺也有所变化,在庆阳本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吸收其他地区的面塑工艺特点,使面塑的类型更丰富,题材更广泛,造型更奇特,色彩更艳丽。以前面塑因要食用,所以多用食用色素在塑造好的形体上涂染着色,再进行蒸制和油炸,造型相对朴素单纯。现代面塑则直接将品黄、品红、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颜料和入面泥,揉成光滑的各色“面球”,根据造型需要,用塑刀、竹针以及其他传统乡土工具,采用擀、压、提、搓、拉、挖、揉、捏、剪、挑、粘、贴等复杂的方法进行塑造。造型复杂的大型面塑要先用木料、铁丝和其他辅助材料制作内骨架,再在骨架上镶嵌布置各种造型构件,开始向专门的民间艺术品发展演变。[3]

二、庆阳面塑的主要类型

如前所述,庆阳面塑的用途极其广泛,可以说各种民俗事象中都少不了面花,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制作技巧和造像种类。表现题材方面包括人物、动物和植物花卉等,制作程序方面有油炸、蒸、烤、烙等。但庆阳面塑最为突出的特点则是根据不同的民俗活动需要而制作不同的面塑,所以下面主要从各种民俗事象方面来梳理其主要类型。

(一)喜庆的婚嫁面塑

陇东婚嫁习俗中除了类型丰富的服饰、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以外,还有特色鲜明的面塑。婚嫁习俗中的面塑以“礼馍”为主,简易的礼馍,一般只在馍馍上点一些红点,表示喜庆。过去陇东南的许多地区都流行此风俗,陇南一带称之为“盘馍馍”,在迎娶新娘的那一天由专门的骡马驮运至新娘家,意味将福禄和喜庆带给亲家。而庆阳的礼馍,则要做出各种丰富的造型(图1),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礼馍有“属相盘盘”“上头糕”和“人面鱼龙”等。制作这几种花馍馍的面粉不能多也不能少,只需要“十八斤八两”,取“八对八、两家发”之意。“属相盘盘”是正式举行婚礼前的一天,新郎和新娘家都要制作的一种“花馍馍”。属相盘盘的大小接近一尺,主体为圆形的馒头,在馒头的顶部中央,将面塑的男女双方的属相动物放在中间,周围装饰象征十二个月的动物花卉及一个“八卦花”,再用红头绳将这些形象串联起来,以表达“门当户对,不克不撞,圆圆满满一辈子”之意。[4](P250)另外,将男女双方属相动物用红头绳串联起来,也表示“牵红线”,表达“千里姻缘一线牵”之义。这些造型所需部件分别制作,基本形体塑造好以后,再放在锅里蒸熟,然后进行组合,可称为一种面食插花艺术。

“上头糕”也稱“交亲馍馍”,系母亲送给女儿的一种特殊的陪嫁礼品。交亲馍馍不能随意制作,其作者必须是村里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儿孙满堂、心灵手巧的妇女来制作,一般不选择没有生育男孩子的妇女,这样可以祝福或预示女儿成婚后也会家族繁盛、香火延续。传统的交亲馍馍大小约一尺五寸,是由100个小馍馍堆积而成的一个组合体。小馍馍做成莲花的花瓣形,一般分为四层,每个“花瓣”上镶嵌一颗红枣,既有增强形式感之作用,也取“早生贵子”之意,花瓣前端用洋红点染,形如盛开的莲花,整体造型类似于莲台。顶部点缀色彩华丽、造型奇特的龙凤面塑,象征男女结合,取龙凤呈祥之意。中间还要放置一颗“喜珠”,一颗石榴和一个核桃,石榴多籽(子),核桃有仁(人),取“喜得贵子”“多子多福”之意。最后,在馍的顶端还要插两朵小红绒花和母亲配送给女儿的银饰,以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之情。现代交亲馍馍的造型趋于简略,数量减少,装饰简洁。交亲馍馍与其他陪嫁品一起,在迎亲那一天,由娘家陪送至新郎家。新婚大礼结束后,一对新人将馍馍切成小块共同食之,新人吃过后再给男方全家每人分一块食之;在新娘回门时,将剩余部分带回娘家,同样给全家每人分一块,共同分享双方的喜气和福气。陇南一带所谓的“盘馍馍”即由此而来,只是盘馍馍造型装饰简易,但男女双方分而食用的情形基本相同,应为同一礼品。

“人面鱼龙”亦为新郎新娘双方家里都要制作的新婚花馍馍,其造型更为奇特,是将人、龙、鱼的造型有机糅合,即人的面部、鱼的身子、龙的爪子组合,加上华丽的色彩装饰,从而形成一种喜庆而神秘的艺术造型。鱼龙的腹部亦镶嵌红枣、花生、核桃等,取“早生贵子”之意。有些婚后多年未生儿育女的家庭,母亲也会选择良辰吉日为儿媳、儿子制作人面鱼龙食用,祈求儿媳早日生育。人面鱼龙虽为当代民俗,但其文化渊源极为深远,这种造型在马家窑文化彩陶文饰中已经出现,尤其是渭河上游甘谷、武山一带石岭下类型彩陶中“蜺鱼纹”十分常见。这种蜺鱼就是人面龙身或鱼身,而且有类似于双手的爪子,与庆阳面塑中的人面鱼龙极为相似。而据多数学者研究,这种具有图腾性质的蜺鱼纹,其原始含义就是生殖崇拜,也是马家窑文化“蛙纹”的渊源。鱼、蜺鱼和蛙都是水生两栖动物,在彩陶纹饰中的造型又都是半人半兽的“神灵”,说明它们是在同一思想指导下被创作出来的,都是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现。[5]可以肯定,庆阳面塑人面鱼龙正是传承了民间艺术中的原始文化因素,将其生殖崇拜的寓意延续至今。可以说,和剪纸、刺绣一样,生殖崇拜也是庆阳面塑的传统寓意之一。除了人面鱼龙以外,其他如喜鹊登枝、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绕莲花、探莲花、啄花、双鱼相戏、双龙交尾、龙凤呈祥、蛤蟆、葫芦、葡萄等,都具有象征情爱、婚姻和子孙繁衍的含义。[6]

(二)神秘的宗教面塑

宗教和丧葬习俗中的面塑称为“面花”,主要是为神灵和死者供奉的一种独特供品,既是食物,又具有装饰美化灵堂的作用。其中以“供顶花”和“花树”最具代表性,供顶花是由圆形“供圈”与各种造型丰富的“面花”组合而成,下部主体为油炸面圈,上面摆放各种油炸面花,形似花圈。花树则是将各种动物、植物花卉组合起来的一种树状供品,用木条和铁丝等做成骨架,形成树干和树枝。然后用面泥做成各种动物或植物花卉造型,点染色彩,再放在油锅里炸熟,然后组装在骨架上,形成奇妙的“花树”。花树的常见题材有“二龙戏珠”“天马行空”“老鼠啃葡萄”“桃花满枝”“喜鹊闹梅”等。[7](P249)这种花树的特征与陇东剪纸中的“生命树”极其相似,其象征含义也基本相同,具有祈求神灵保佑、家族繁衍、生命长久之意。有些宗教面塑也有做成礼馍形状的(图2),上面饰以龙凤等祥瑞动物以及花卉,同时饰以“孝”“奠”等文字点明主题。

还有一类宗教面塑,多为人物题材,用于禳灾驱邪,其作用与“抓髻娃娃”基本相同。面人头戴官帽,身穿龙袍,脚穿朝靴,手持宝剑,面目狰狞,类似于钟馗造型,其驱邪消灾的含义十分明显。有些面人则用生面泥捏成,无需蒸熟,肩插黄旗,腰系麻绳,样子神秘可怖。此类面人多用于送瘟神、招魂等,民间俗称“送冲气”或“操魂”。过去小孩生病时,医疗条件有限,就用此类巫术形式驱除邪魔。面人捏好以后,通过念咒语、祷告等形式驱除邪魔,最后将其送至十字路口,意谓送走恶魔,使孩子恢复健康。[8](P252)

(三)吉祥的祝寿面塑

这类面塑主要用于老人寿辰、儿童生日或婴儿满月的特殊贺礼,所以在取材、样式方面又有自身特色。给老人祝寿的面塑多取材于“松鹤延年”“福寿”“寿星”和“寿桃”等,其中以寿桃造型最具代表性。庆阳面塑中的“寿桃”也称“寿盘盘”,是儿孙为家中老人60、70或80大寿时制作的特殊寿礼。其主体造型为一体型硕大的寿桃,就是一个形如桃子的巨型馍馍,桃子尖部用洋红点染,以突出造型符号特征,周围装饰一圈莲花。同时,还要在大桃子周身装饰众多的小桃子,也即小馍馍,寿桃数量的多少由老人的岁数决定,60大寿的寿盘盘要装饰60颗小桃子,70、80大寿的寿盘盘要装饰70或80颗小桃子。另外,还根据需要装饰点缀龙凤、元宝、喜珠、蝙蝠、如意等。有些寿桃还在上面装饰“福”“寿”等鲜红靓丽的文字,点明祝寿的主题;同时在上面装饰可爱的老鼠,代表子孙繁盛(图3)。总之,取喜庆、吉祥和长寿之意。寿桃的面泥中同时和有糖油、香料等,造型奇特优美,寓意吉祥美好,而且味道甘美。目前的寿桃面塑也趋于简易,桃子的数量也不严格按照老人岁数制作,只取其长寿的象征意义。有些寿桃则将整体造型做成一颗桃树,上面挂满了桃子,中间装饰绿叶,桃子的数量亦由长者的岁数而定,红白相间、鲜活靓丽的寿桃与绿叶巧妙搭配,对比强烈,意趣盎然。

小孩过生日和婴儿满月的面塑与老人祝寿不同,一般很少用寿桃,而多用祥瑞动物造型,和动物香包、虎头鞋、狗头帽一样,具有护佑小孩健康成长之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绿狮子”和“红老虎”。绿狮子和红老虎一般由亲戚制作,在儿童生日或婴儿满月时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除了狮子、老虎等祥瑞动物以外,还根据小孩的属相制作相应的十二生肖动物,同样代表对孩子的祝福之意。祝福生日、满月的动物造型一般较为单纯,主体造型用面泥捏成,用植物种子镶嵌眼睛,再用色彩描画花纹。现代生日面塑多用其他颜色的面泥,搓、压成各种形状来镶嵌、粘贴装饰动物文饰。现代面塑中,有些动物造型则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创造性,借鉴民间泥塑的方法和意象化造型语言,将传统面塑技艺与创新技巧有机结合,通过插接、粘贴、镶嵌、组合等方法,将面塑艺术与插花艺术有机融合,创造出形式更优美、寓意更丰富的狮子、老虎造型(图4)。绿狮子和红老虎造型憨厚质朴,色彩喜庆,寓意吉祥,表达了长辈对孩子深厚的关爱之情。

(四)淳朴的节日面塑

节日面塑主要用于节日风俗中的祈福活动。庆阳的节日面塑,主要包括农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农历二月二的龙头节以及清明节、乞巧节等。“填仓节”顾名思义就是填满粮仓,是祈求丰收的节日。庆阳的老百姓在这一天要制作祭神的面花,面花主要包括“场盘盘”“仓官老爷”“仓官老婆”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面灯。“场盘盘”造型结构和内容模仿农村的麦场,其造型为一圆盘,盘中摆放粮仓、扫帚、木锨、簸箕、木杈、碌碡等碾场的农具,造型稚朴,宛如汉代陶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仓官老爷头戴草帽,手持灯盏,身背粮袋,面容慈祥,形如老农;仓官老婆亦头戴草帽,面容和善,形如农妇。其造型就是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写照,他们既是老百姓敬拜的神灵,也是为其送粮的象征物,更是农耕文化的符号。每年的填仓节夜晚,每家每户的粮仓、灶台、院落中到处都是人物面花,各种动物造型的灯盏也都要放在特定位置:鸡灯放在窗台上,猴灯放在锅中,狗灯放在炭房里,仓灯放在水缸里,鼠灯放在暗角处,元宝灯放在院子中央的供桌上。[9](P251)各种造型憨厚、色彩华丽的人物、动物以及灯火,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寄托了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庆阳民俗文化的淳朴与深厚。

“枣山”与春耕密切相关,在陇东地区,有些地方的枣山在腊月就开始制作,有些在惊蛰这一天制作,有些则在农历二月初二龙头节这一天。“枣”与“早”谐音,取人勤春早之意,其目的是勸课农桑,督促人们不误农时。其寓意就是庆贺一年的农耕活动开始,预祝来年五谷丰登。陇东各地枣山的造型与装饰也不尽相同,一般的枣山造型简易,也称枣馍馍,就是镶嵌了红枣的蒸馍,有些地方的枣山则相对复杂,其中以合水县的枣山最具代表性。合水县的枣山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即开始制作,当地俗谚云:“二十八,蒸枣花”。合水枣山其实是一个“枣人”,头部为一个圆形面团,用植物种子镶嵌五官;身躯部分则用10—12个面泥做成的面花组合而成,每个面花上镶嵌一枚红枣;四肢亦用面泥搓成的面棒棒做成,与身躯连接在一起,形似抓髻娃娃。基本形做成以后,放在锅里蒸熟即成。除夕夜祭灶神时,将枣山立于灶神两旁以表祭拜。枣山要一直存放至春耕时间,在春耕第一天,将枣山送至田间地头,用乡蜡纸祭祀土地神,敬献枣山。最后,掐几块枣山抛向地里,其余则给人分而食之,还要给耕牛喂几块。[10](P249)灶神、土地神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用这种独特而神圣的仪式表达敬意,祈求五谷丰登。

清明节前后,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燕子是祥瑞动物,在当地民间,一般认为燕子筑巢选择的都是向阳吉祥的地方,所以谁家有燕子居住,说明这家就是“向阳门第”,预示这家必然平安吉祥。所以在清明这一天,庆阳的老百姓也要做特殊的面花“燕燕”“燕窝窝”或“燕老汉”。清明节的燕子面塑,不是由大人制作,而是由儿童自己制作。制作好的燕子或用红线串联起来,或固定在树枝上形成燕子树;燕窝窝则做成一个圆形燕窝,小燕子聚居在巢穴中;燕老汉则用面泥捏成一老汉,周身装饰小燕子。这些燕子主题的面塑多悬挂在窑洞崖面或墙壁上,具有镇宅吉祥的寓意。[11](P251)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也称“乞巧节”,陇东地区在过去亦盛行乞巧风俗,姑娘们不仅自己“以竹木扎成人形,艳服盛装作巧娘娘”[12],而且也用面塑的形式制作巧娘娘,如陇东民歌中唱道:“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织女;发白面,买颜色,蒸个巧娘娘献给你。”每年七月七,庆阳的妇女们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制作两个面人,一男一女,身子部分用面泥捏成,五官用植物种子镶嵌。放在锅里蒸熟后,再用各种颜色画上华丽的衣服,用洋红点染脸蛋。庆阳妇女们的灵巧,也通过其制作的面塑娃娃而显示出来,她们手拿各自捏制的“巧娘娘”,比谁的手艺好,谁的巧娘娘更漂亮。[13]乞巧节面塑的面人一男一女,必然是牛郎织女的象征,女性即巧娘娘(织女),男性为牛郎。这是陇东独特的乞巧风俗,其文化渊源或与宋代以来七夕节流行的摩睺罗有关。

三、庆阳面塑的文化意蕴

庆阳面塑虽为一种小型民间美术,但其底层文化却是深厚的农耕文化。如前所述,庆阳作为先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不仅黄土堆积深厚,而且历史文化积淀亦十分厚重。陇东一带自古为氐羌所居,但周人先祖来到北豳以后将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陇东,从而为这一带奠定了悠久农业文明的基础。史籍记载周人先祖后稷就是一位农业天才,而后来其另一先祖叔均则发明了牛耕,[14](P336)许多周人先祖则作为夏朝主管农业生产的稷官。庆阳面塑就是在深厚农业文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民间艺术,面食本来就是北方旱作农业区的主要食品,面粉不仅是老百姓的主食,也是面塑的基本原材料。

从庆阳面塑的类型来看,其作用和性质不是为了纯粹的审美需要,而是老百姓生活实践的需要,这也是这种独特民间艺术能传承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陇东一带至今民风淳朴,古风犹存,这也为面塑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老百姓为了感念天地养育、神灵护佑之恩,将面食做成色香味俱全的供品,其主要目的是娱神,同时也使面食具有了审美功能。渔猎游牧民族的供品主要是牺牲,而农耕民族的供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最初的谷物,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的进步而发展演变成类型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面塑艺术。

庆阳面塑广泛存在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节日风俗中,老百姓通过制作特殊的面塑造型,来寄托他们对养育自身的土地的深厚感情。填仓节、龙头节、清明节等本身就是农耕文化的标志,这些节日本身就处于春耕春播的重要节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老百姓通过独特的方式感恩土地,劝课农桑。虽然是小型面塑造型,但各种丰富的人物、动物和植物花卉组合造型,形成一场农耕文化的视觉盛宴。这是农业文化的符号缩影,也是农耕文明的图像标志。一个个小小的面塑造型,就像开遍陇东大塬的农耕文明之花,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深感陇东农耕文明的深厚。

除了农业生产,婚丧嫁娶、祝寿庆生等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都有精彩的面塑。这是庆阳面塑的民俗化、生活化特色。当其他地区的面塑已沦为政府出面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庆阳面塑依然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庆阳面塑与民俗文化、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所有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生活基础都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庆阳地区丰厚的农耕文明,也是面塑长盛不衰的文化基础。无比丰富的面塑题材,喜庆吉祥的外在形式,不仅仅是一件件民间艺术品,其背后则是深厚而丰富的民俗文化,老百姓用民间艺术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历史,展示着自己的生活,每件精彩的面塑作品背后,都隐含着曲折的民间故事。

庆阳面塑往往通过异物同构、谐音双关等民间艺术的语言,使作品不仅具有美好的形式,更有喜庆吉祥的文化寓意。例如连年有余、喜上眉梢、龙凤呈祥、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福寿双全等。将象征长寿的桃子,与蝙蝠、老鼠等动物组合起来,不仅主次分明,而且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再加上“福”“寿”文字的点缀,更点明了福寿双全、多子多福的主题寓意。在婚嫁“礼馍”上,将鲜艳的牡丹、比翼鸟、连理枝、莲花、金鱼等造型结合起来,再加上大枣等点缀,动静结合,阴阳和合,构成美好的婚嫁主题。将老虎、狮子等祥瑞动物与茂盛的植物花卉组合起来,异物同构,传达出旺盛的生命力,借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与关爱。总之,庆阳面塑通过母题物象的象征寓意,结合文字造型,给形式赋予了多重含义,表达着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恩,寄寓着他们对家庭亲情的关爱,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杨帆.民间工艺传承中的家族、市场与展演——以山东菏泽穆李面塑工艺调查为例[J].民俗研究,2010,(3).

[2][4][7][8][9][10][11]彭金山.陇东风俗[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3]徐浩艇.庆阳面塑艺术特点分析[J].装饰,2004,(10).

[5]陆思贤.甘肃、青海彩陶器上的蛙纹图案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6][13]徐浩艇.论庆阳面塑艺术中的生殖崇拜文化现象[J].甘肃社会科学,2005,(3).

[12]赵逵夫.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J].文化遗产,2007,(1).

[14]袁珂.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刘德卿)

收稿日期:2023-03-27

作者简介:余永红,男,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及陇东南地域文化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4.01.009

猜你喜欢
面塑庆阳陇东
跃然指尖的面塑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