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家档案馆档案展映的特色及启示

2024-04-25 15:31黄霄羽白路浩
北京档案 2024年3期

黄霄羽 白路浩

摘要:巴西国家档案馆通过开展档案展映,践行保护和传播音像档案的理念,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形成较为固定的品牌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论文基于文献、案例和网站调研,将档案展映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主题聚焦,借助档案观照社会;机构合作,相投理念汇聚资源;场景融合,多元渠道丰富参与;职能延伸,助力教学提供动力。此外,论文结合我国实际总结启示如下:搭建平台,并行推动馆藏保护与传播;拓展合作,协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赋能教学,积极助力故事创作与融通。

关键词:巴西国家档案馆 档案展映 电影节 音像档案

Abstract: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Brazil has been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preserving and spreading audiovisual archives through its archival exhibitions. In the long- term practice it has over? come difficulties and formed more sta? ble brand activities, which has had a strong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cases study and website research, this paper sum? mari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archival ex? hibitions in Brazil which inclue focusing on certain themes and examining com? munities with the help of archives; con? ducting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with congenial concept to bring together re? sources; integrating scenes and explor? ing multiple channels to enrich participa? tion;extendingfunctionstopropel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archives work in our country, the follow? ing insights are summarized: building platforms to promote conser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archives in parallel; ex? panding cooperation to realize resourc? es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empower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motivate archi? val stories creation and integration.

Keywords: National Archives of Bra? zil; Archival exhibition; Film festival; Au? diovisual archives

引言

据《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音像档案是指“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包括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1]。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照片档案2737.7万张,录音磁帶、录像磁带、影片档案109.5万盘,数码照片220TB,数字录音、数字录像1040TB,仅2022年就接收照片档案148.8万张,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影片档案4.1万盘。[2]可见我国拥有丰富的音像档案馆藏。在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今天,档案故事传播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3]音像档案则以真实可靠又直观生动的特点成为展现档案故事的优选素材,借助音像档案制作纪录片或微电影逐渐成为档案故事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调研发现,巴西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巴西馆”)近些年对音像档案的开发与传播成效明显,由此触发了研究兴趣。

2023年11月巴西馆举办了第9届国际档案电影节,这是该馆自2002年起举办的一项活动,起初名为“REcine”,2015年起更名为“Arquivo em Car? taz”,直译为“档案海报”,结合活动内容笔者将其意译为“档案展映”,2023年是更名后的第9届。档案展映可以理解为以展览为目的放映音像档案,具体而言,巴西馆的档案展映是在馆舍现场、专题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展览放映馆藏电影、纪录片或以音像档案为素材,制作电影的一项专题活动;以国际档案电影节的方式开展,每年定期举办,包含学术研讨、辩论交流、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活动。经过20余年发展,巴西馆在档案展映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或可为我国馆藏音像档案的保存、保护和故事化传播提供参考。

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尚无论文介绍巴西馆的档案展映活动;国外有三篇论文分析了巴西馆档案展映的基本情况。泰丝·瓦妮莎·劳拉(Thais Vanessa Lara)(2017)论述了巴西馆通过档案展映保存和传播音像档案的过程,梳理遗产、视听和教育等理念与档案展映的关系[4];朱莉安娜·穆伊拉特·马格尔(Juliana Muylaert Mager)和安娜·玛丽亚·莫阿德(Ana Maria Mauad)(2017)探讨了巴西馆档案展映如何处理保存与公开的关系[5];朱莉安娜·穆伊拉特·马格尔(2023)又分析了巴西馆档案展映面临的挑战[6]。概而言之,国外成果既未分析档案展映活动的特色,更不可能提取可供我国参考的启示。此即本文内容创新点。

一、巴西馆档案展映的特色

纵向梳理巴西馆的历届档案展映并重点聚焦2023年档案展映,笔者归纳出巴西馆档案展映的四个主要特点。

(一)主题聚焦,借助档案观照社会

巴西馆每年都会聚焦特定主题开展档案展映,举办国际档案电影节,表1统计了近四年的活动主题。其中,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大流行,该馆聚焦新冠疫情音像档案举办展映,留存并展示特殊时期的社会记忆;2021年探讨电影与建筑在家庭和城市中建立的多重联系,展现电影对标志建筑和历史景观的重现,以及家庭作为电影制作和放映空间的意义;2022年关注民族志电影,促进全社会对民族电影的深入理解,反思民族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体现保护和挽救民族电影的重要性;2023年直接聚焦档案电影在制作时的历史、政治、技术和价值观等,展现本国多元的社会记忆,帮助公众认识构建或重建多元记忆的重要性。

分析主题发现,巴西馆每年档案展映的主题各异,或来源于社会现实,或来源于电影中的特定元素,或来源于特定类型的电影,或来源于电影内容呈现的价值观,但共性在于思考社会现象,也即借助特定主题关注音像档案记录的社会现实,发挥档案的价值,引发公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此外,巴西馆还激励参赛的电影制作人员围绕主题开发馆藏制作影视作品,促使公众借助档案观照社会。具体做法是在档案展映中开设竞赛环节,要求参赛影片必须至少包含30%的档案材料,包括音视频、照片、地图、手稿等。[11]此举促进了既符合竞赛主题,也观照社会现实的影片不断产出,如2023年展映中展示了巴西非裔人民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12]影片基于采访和馆藏档案材料,再现了非裔人民的奋斗足迹。

(二)机构合作,相投理念汇聚资源

巴西馆秉持保护和传播音像档案的理念,联合其他机构开展档案展映,以汇聚资源丰富馆藏,并解决自身资金、技术上的困难。合作是该馆档案展映顺利且长期开展的主要动力,理念相投则是合作的重要前提。巴西馆自2002年起开始与里约电影制片公司合作举办活动,后因制片公司过于追求商业化且不重视音像档案,巴西馆便从2015年起改与其他制片公司合作。[13]之后的合作中巴西馆发现与私营制片公司合作难以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困境,与自身理念不符,故从2019年开始与公共机构合作举办档案展映。但由于出资机构单一,且多来源于内部资金,导致活动预算紧张。[14]鉴于此,2023年巴西馆开始与更多理念相投的机构开展合作解决资金问题,汇聚更多资源,具体包括库尔特尼(Cultne)研究所、音像技术中心、巴西电影资料馆、巴伊亚州文化基金会音像部、电影之友协会、若阿金·纳布科(Joa? quim Nabuco)基金会等10家致力于保存和传播音像档案的机构。如库尔特尼研究所收集大量的音像材料,保护黑人群体的历史记忆,传播对巴西捍卫反种族主义记忆的认识。音像技术中心的使命是支持和改进国内电影制作,培训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并宣传和保护音像资料。巴伊亚州文化基金会音像部的工作涵盖支持和促进音像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以保存珍贵音像。

合作为巴西馆、巴西公共服务管理与创新部、联邦政府巴西团结与重建处等共同筹建2023年档案展映提供音像档案和资金支持,成效显著。多家机构的音像档案汇聚于在线展映平台上,共有自1965年至今的24部音像档案短片,时长达400分钟,用以展示巴西黑人、女性、传统、土著等的多元回忆。[15]此外,巴西馆还联合巴西通信公司、库尔特尼电视台、巴西利亚大学电视台等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展映的在线展播,宣传多元的巴西记忆。上述举措是巴西馆不断创新合作形式的体现,既有利于保障展映的持续开展,也有助于保護和传播音像档案,促进资源整合,便于公众共享利用音像档案。从巴西馆选择合作机构的历程也可看出多主体合作的重要性,既能回避私营公司追逐商业化的弊端,也能解决单一公共机构资金预算不足的困境,是面对挑战的合理应变,也可视为倡导思维的具体应用。

(三)场景融合,多元渠道丰富参与

巴西馆在举办档案展映时注重融合多种场景,即将不同的空间、设施、人员、活动等要素组成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便捷、连贯的活动体验,并借助多元渠道丰富参与的方式和人员类型,强化互动和交流,提升活动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具体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是线下场景的融合,巴西馆融合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两地馆舍的场地空间开展活动,里约热内卢国家档案馆空间用于举办技术研讨会、研究者交流会、教育讲习班,以及放映露天电影等;巴西利亚国家档案馆则专门用于电影展映。活动期间巴西馆既发挥学术平台的作用,吸引视听从业者、研究人员、历史学家、档案工作者乃至学生参与讨论音像档案的保存和传播;也发挥娱乐空间的作用,供参与者在里约热内卢馆内部庭院举办的“电影露台”和巴西利亚馆举办的“电影展映”中观赏优质的电影作品,如2023年露天放映的电影就包括代表巴西冲击2024年国际奥斯卡奖的电影《幽灵肖像》(Retratos Fantasmas)[16]。如此,通过融合档案馆的实体场所,包括不同馆舍和同一馆舍的不同空间,进行学术研讨和作品鉴赏,使不同类型和地区的人员可选择适合的渠道参与活动,充分发挥馆内设施的功能。

二是线上场景的融合,巴西馆在档案展映中借助多种在线媒介开展活动,打造线上融合式场景,包括提供在线交流平台供研究者讨论以馆藏档案为核心的疑问、烦恼、困难、建议,建设在线藏品展览网站展示各机构收藏的与活动主题相关的音像档案,创办在线获取的活动同名刊物供研究者讨论电影与档案的关系,利用流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推广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线上场景并非割裂的,不同活动场景的时间安排也不冲突,公众可根据兴趣,参与学术交流讨论、在线音像藏品展、流媒体平台互动等多个线上场景,发表看法见解,提升学识素养。如此,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讨论,并增进公众关注活动,促进音像档案的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播。

三是线上与线下场景的融合,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和2021年展映活动均采用线上方式开展,2022年恢复了部分线下活动,但仍重视线上开展的活动。2023年线上线下相结合,无法来现场的公众可通过流媒体参与活动,且首次在政府频道、教育频道和巴西利亚大学电视台等公共频道上放映线下展映的电影,以满足全国范围内公众的需求,并为国际嘉宾和观众提供参与途径。活动期间,共有45万个家庭收看了该电视节目,[17]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利用线下场景举办展映,并借助线上场景进行直播或循环播放,实现了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有利于拓展活动范围,满足更大范围公众的需求,体现档案利用服务的广泛性和均等化。

(四)职能延伸,助力教学提供动力

巴西馆在展映中还积极延伸档案馆的教育职能,开展多样的教育和助学活动。教育贯穿档案展映的始终,其前身“REcine”即举办电影制作讲习班,改版后仍延续注重教育的传统。[18]2023年的档案展映中,教育职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开展特色讲习班。讲习班的名称为“魔灯工作坊”(Oficina Lantern? inha Mágica),旨在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视频录制设备和创作电影剧本,主要面向15~18岁的高中生。工作坊可使参与的学生接触被认定为巴西国家遗产的国家档案馆建筑群,了解档案保存和保护概念,增强集体记忆保存意识。[19] 2023年魔灯工作坊中,学生们讨论了诸如电影语言、视频录制原理、音像制作技能,以及图像处理和编辑、剧本内容创作等实践方法,并接受知名摄影师、编剧、导演、历史学家和策展人的指導。同时,学生们还利用巴西馆的馆藏制作3个5分钟的小视频,并进行展示观摩。在讲习班中,学生不仅接受档案工作者的指导,还得到知名影视工作者的培训,在增长档案知识的同时,切实学习专门的影视制作技能,用以创作和传播档案故事。

二是为教育提供场所。巴西馆发起了名为“档案助学”(Arquivo Faz Escola)的活动,旨在唤起学校保护电影记忆的意识,促进学校将电影作为面向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工具。活动内容为组织学生观看长度适中的纪录片,让学生与专家或制片人开展圆桌交流。[20] 2023年助学活动选择《里约热内卢的自画像》(Rio de Janeiro Autorretrato)作为观摩影片,邀请专家教授和电影制片人参与讨论,并在国家档案馆里约热内卢分馆的礼堂开展。在活动中,专家教授与电影制片人的现场讲解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使其更深入地学习纪录片中的内容,促进纪录片所要表达理念的内化吸收。此外,巴西馆还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广,通过举办在线经验交流会向巴西其他记忆机构分享成功经验,有利于其自身和其他记忆机构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发挥教育职能。

巴西馆在档案展映中长期开展教育和助学活动,提升学生对音像档案的关注,唤起其利用音像馆藏制作电影作品的兴趣,并使其了解并掌握视频录制和剧本创作的技能。如此,既可在学生心中埋下保护和传播音像档案的种子,也可为创作优质作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整体而言,巴西馆档案展映特色的关联逻辑如图1所示。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搭建平台,并行推动馆藏保护与传播

巴西馆通过设立电影节开展档案展映,搭建学术研讨与作品展映的平台,兼顾了馆藏音像档案的保存保护与传播利用。目前,国内关于音像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新闻报道较少,学术交流会也较少以音像档案为核心议题举办。截至2024年1月29日,体现在中国知网中与音像档案保护或利用相关的文章仅39篇,中国档案资讯网中与音像档案相关的报道仅有154条,且与音像档案交流会或研讨会相关的报道仅15条。鉴于此,档案机构可采取与巴西馆类似的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汇聚研究力量,推动馆藏音像档案保护理论与实践走深走实,并通过竞赛方式开发馆藏音像档案制作视频,借助优秀作品传播档案聚合而成的新故事。调查发现,国内档案界虽举办过“微电影节”,活动中也涉及学术研讨和作品评审,但相关活动并未持续开展,且活动主要面向档案业界人士开展,活动范围有限。[21]因此,可在以往基础上定期举办档案电影节,为业内外搭建固定的交流平台,协同促进馆藏音像档案的保护与传播。在举办档案电影节以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宜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每期聚焦不同主题举办档案电影节。巴西档案展映实践中聚焦不同主题的做法可使研究人员关注不同类型馆藏的保护与利用需求,提出更聚焦的观点和建议,也可使参赛者从不同主题入手搜集合适的音像档案用以创作电影,深入开发馆藏音像档案,从不同角度讲述档案故事,实现馆藏档案的多角度保护和细粒度开发。同时,保持主题新颖性也可吸引参与者的持续关注。于国内而言,档案机构可先围绕每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开展档案电影节活动,将其作为档案日的特色项目定期举办,具体实施时可由各省档案学会和档案局轮流牵头,实现不同区域特色音像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

二是邀请多领域人员参与档案电影节。巴西馆举办档案电影节,参与者不仅有档案人员,还有历史学家、视听从业者、教育学家等,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相关经验可供参考。不同领域人员参与档案电影节,既可增进参与者的交流互动,多方面了解实践现状,形成更全面的理论认识,更好地保护和传播馆藏音像档案;也可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吸引和获取资源,促进档案电影节的长效开展。因此,国内在举办档案电影节时不能只局限于档案领域,还应广泛邀请历史学家、影视制作者、学校教师等,共同探讨音像档案的保存与传播,推动档案电影作品的高效创作,以及作品精神的有效传播。

(二)拓展合作,协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巴西馆通过不断与理念相投的机构合作,保证档案展映的持续举办,并使专题馆藏网站建设和面向全民展映成为可能,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用。国内档案机构也可在音像档案的收集和利用服务中拓展合作,实现多方资源的高效集成,促进资源共享。

一是拓展资源合作。档案机构在举办档案展映相关活动时可围绕主题,积极拓展与其他资料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合作,秉持相同理念共建音像档案资源库,打破馆藏具体类别资源单一的局限,为主题活动提供充实且多元的资源支撑。同时,还可积极促成与相关企业和基金会的合作,为活动开展争取资金支持。当前,我国虽开展了档案展映相关的资源合作,如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与上海音像资料馆合作举办“初心印迹:珍贵党史影像档案展映”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22]但仅汇聚了两家机构的资源,应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实现更全面的资源整合,提升展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此外,我国音像资料馆在区域资料联动上有所欠缺,往往较孤立,很多珍贵的音像资料尚未完全发挥作用,也体现了拓展资源合作的必要性。[23]因此,档案馆在举办类似的展映活动时可参考巴西多元合作的经验,积极寻求与音像资料馆的合作,依托后者技术优势和馆藏资源,为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补充,在强化联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音像档案的价值。

二是拓展技术合作。档案机构在举办展映活动时单独依靠资源,不能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还需要拓展技术层面的合作。包括与专门音像技术部门合作获得音像档案修复、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与通信公司、流媒体、电视台合作获得融合线上线下场景,拓展利用范围的技术支持等。实践中,中国电影资料馆与百度公司合作完成了《解放了的中国》彩色纪录片修复,[24]提供了良好示范。未来档案机构可进一步拓展合作,借助外部技术力量修复馆藏音像档案,并尝试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资源传播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国家档案局在国际档案日期间推出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系列微视频,并借助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映,有利于宣传珍贵档案文献。[25]为了提升宣传广度,还可参考巴西实践,进一步拓展与流媒体、电视台、电信运营商等的技术合作,融合多种展映场景,促进资源共享利用。

(三)赋能教育教学,积极助力故事创作与融通

巴西馆在档案展映中的教育活动特色鲜明,既通过讲习班培养学生利用音像档案创作电影故事的能力,又引导学生在档案馆观看纪录片并与创作者和教育家对话,使之融会贯通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相关理念在利用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富于启迪意义。国内档案机构也可积极借助音像档案,在档案展映等活动中赋能教育教学,为创作新的档案故事和推动故事高效传播提供助力。

一是开设档案故事创作讲习班,国内档案机构可积极利用馆舍资源打造特色讲习班,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作档案故事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利用音像档案资源创作故事剧本,并使用影视制作技术将故事转化为微电影。如此,可借助学生想象力创作符合学生兴趣的故事作品,用学生口吻讲述中国故事。除巴西外,阿联酋国家图书和档案馆也在教导学生创作故事方面有所作为,其在夏令营活动中引导学生编写特色小故事,并组织“作家”虚拟夏令营,锻炼学生写作才能,帮助其成为未来的作家。[26]可见,借助档案培养学生故事创作能力是档案馆延伸教育职能的务实之举。浙江省档案馆也在2023年国际档案日前期举行“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活动,让少先队员利用图片、视频等档案材料讲述浙江故事和制作视频,并于国际档案日期间进行展示放映。[27]因此,开设档案故事创作讲习班,吸引学生关注音像档案,培养学生的档案故事创作能力应得到业界同行的重视。然而,现今国内虽有开展让学生利用档案制作视频进行展映的活动,但尚未设立专门讲习班,也较少邀请知名影视制作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掌握较系统的影视制作技能,从而利用馆藏音像档案创作作品,如传统胶片如何使用,不同画幅的相机如何选用,场景灯光如何布设等,学生都较少得到指导帮助。未来可在活动中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育,增强音像档案故事制作的规范性,促进精品故事的高效产生与科学呈现。

二是推动档案故事走进学校。档案故事走进学校既可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增强学生历史意识,也可激发学生对档案的兴趣并进一步提升其档案意识,还可以借助档案故事传承民族或地区文化,以及厚植家国情怀。国内档案机构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将音像档案中蕴含的故事传递给学生。首先是“引进来”,引导学生到档案馆中观看利用音像档案制作的微视频并辅之以讲解。如江苏省档案馆在夏令营中引导学生观看省档案馆录制的《红色珍档》及《光耀史册》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奋斗足迹。[28]其次是“走出去”,将馆藏音像档案及电影作品带到学校展映,并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如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合作推动馆藏电影的展映与研究,发挥电影育人作用。[29]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实践尚不深入,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档案故事在学校的传播。但也应注意,在观看档案故事作品的过程中强化互动,才能使学生达到心流状态,有效吸收故事理念。[30]因此,还可像巴西馆那样通过学生与专家或制片人的互动,强化作品内涵的解读与阐释,真正使作品中的故事融通于学生心中,而不止于停留在单纯的展映上为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我国档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ATQ009)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S/OL].[2024- 01- 29].https://www.saac.gov.cn/daj/ hybz/201806/d1aef1f215a5404eab966451bcdeb95c/ files/fb8604ccdbd74ebab3ad149aa0faf182.pdf.

[2]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22年度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二)[EB/OL].[2024-01-29].https://www.saac.gov.cn/daj/zhdt/202308/ 0396ea569aa648f1befd5c49bac87e6f.shtml.

[3]黃霄羽,靳文君.从助力到赋能:档案故事传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路径及趋向[J].档案学研究, 2022(1):103-219.

[4][11][18]LARA T V. Patrim?nio, audiovisual e educa??o: uma análise sobre os festivais internacionais de cinema de arquivo–o Recine e o Arquivo em Car? taz[R]. Rio de Janeiro: Centro Lúcio Costa/CLC. 1°Curso de Capacita??o para Gestores de Bens Culturais, 2017.

[5][13]Mager J M, Mauad A M. EM CARTAZ: festivais de cinema de arquivo–preserva??o e público[J]. Revista Observatório, 2017, 3(2): 283-308.

[6][14]Mager J M. Arquivo em Cartaz: Archival film festivals amid old and new challenges[J]. NEC? SUS_European Journal of Media Studies, 2023, 12(1): 621-643.

[7]Arquivo Nacional.Arquivo em Cartaz 2020[EB/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arquiv? onacional/pt-br/sites_eventos/arquivo-em-cartaz/ar? quivo-em-cartaz-2020/arquivo-em-cartaz-2020.

[8]Arquivo Nacional.Arquivo em Cartaz 2021[EB/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arquiv? onacional/pt-br/sites_eventos/arquivo-em-cartaz/ar? quivo-em-cartaz-2021-1/arquivo-em-cartaz-2021.

[9]Arquivo Nacional.Arquivo em Cartaz 2022[EB/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arquiv? onacional/pt-br/sites_eventos/arquivo-em-cartaz/ar? quivo-em-cartaz-2022-1.

[10]Arquivo Nacional.9°Arquivo em Cartaz[EB/ 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arquivona? cional/pt-br/sites_eventos/arquivo-em-cartaz/arqui? vo-em-cartaz-2023/9o-arquivo-em-cartaz.

[12]Arquivo Nacional.Arquivo em Cartaz Exibi??o de filmes em Brasília[EB/OL].[2024- 01- 29].https:// www.gov.br/arquivonacional/pt- br/sites_eventos/ar? quivo- em- cartaz/arquivo- em- cartaz- 2023/exibi? cao-de-filmes-em-brasilia.

[15]Arquivo em Cartaz.9°Arquivo em Cartaz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ma de Arquivo.[EB/OL].[2024-01-29].https://arquivoemcartaz.bluecinemaetv. com.br/.

[16]Arquivo Nacional.Arquivo Nacional realiza a 9aedi??o do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ma de Ar? quivo.[EB/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 arquivonacional/pt- br/canais_atendimento/imprensa/ copy_of_noticias/arquivo-nacional-promove-a-9aedicao-do-festival-arquivo-em-cartaz.

[17]Arquivo Nacional.Arquivo em Cartaz: exi? bi??o na Tv chega a 450 mil lares de todas as regi?es do país.[EB/OL].[2024-01-29].https://www.gov.br/ arquivonacional/pt- br/canais_atendimento/imprensa/ copy_of_noticias/arquivo-em-cartaz-festival-reuneexibicao-de-filmes-debates-e-oficinas.

[19]Arquivo Nacional.Oficina Lanterninha Mági? ca.[EB/OL].[2024-01-29].https: //www. gov. br/ar? quivonacional/pt- br/sites_eventos/arquivo- em- car? taz/arquivo-em-cartaz-2023/lanterninha-magica.

[20]Arquivo Nacional.Arquivo Faz Escola[EB/ OL].[2024- 01- 29].https://www.gov.br/arquivona? cional/pt-br/sites_eventos/arquivo-em-cartaz/arqui? vo-em-cartaz-2023/arquivo-faz-escola.

[21]胡瑩,赵冉,彭金花.全国第三届民族档案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微电影节”会议综述[J].中国档案研究,2021(1):255-258.

[22]广东省人民政府.珍贵党史影像档案展映活动举行[EB/OL].[2024-01-29].http://www.gd.gov.cn/ zwgk/zdlyxxgkzl/gyxhd/content/post_3273479.html.

[23]王安荻.影视史学视角下纪录影像档案的概念研究及其实践探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20.

[24]人民网.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之一修复国宝级影像重映[EB/OL].[2024-01-29].http://media.peo? ple.com.cn/n1/2019/0921/c40606-31365449.html.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微视频[EB/OL].[2024-01-29].https:// www.saac.gov.cn/daj/dwpwxyc/ztmb.shtml.

[26]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The 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 Persues Its National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Student Summer Camps[EB/OL].[2024-01-29].https://nla.ae/en/w/1-8-2023.

[27]浙江在线.“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实践活动启动@少先队员,来讲解“两个先行”浙江故事啦[EB/OL].[2024- 01- 29].https://cs.zjol.com.cn/kzl/ 202303/t20230320_25545548.shtml.

[28]江苏档案信息网.从红色档案中汲取力量百余名学生走进江苏省档案馆夏令营[EB/OL].[2024-01-29].http://www.dajs.gov.cn/art/2023/8/1/ art_167_67969.html.

[29]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中国电影资料馆团队到讲堂回访调研,共谋电影文化传承合作[EB/ OL].[2024-01-29].https://pkuhall.pku.edu.cn/xwpd/ hdbd/edc09539402842fdbb8cc78c25ca68ce.htm.

[30]孙大东,白路浩.心流理论视域下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向度与路径[J].档案学通讯,2022(1): 15-2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