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视角下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条件设计研究

2024-04-28 09:19李钰刘立燕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盈余管理

李钰 刘立燕

摘要:在股权激励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层可能会在利益诱惑下操控盈余,以达到解锁条件。以Y公司为例,通过研究其股权激励期间的年报发现,该公司可能通过管理费用、管理投资收益、放宽信用政策等盈余管理行为达到解锁条件,从而影响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提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建议,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业绩考核条件

0引言

股权激励方案通常由企业预先设定业绩考核标准、服务期限和其他附加条件等,在实际达成这些条件后,激励对象就可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层可能会在利益诱惑下操縱盈余,以满足解锁条件,取得相应的股份。因此,如何合理设置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使其既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又能尽可能避免盈余管理行为,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对Y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其盈余管理行为,探讨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建议,使企业在达到股权激励效果的同时,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希望为相关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1文献回顾

1.1关于股权激励的两种观点

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利理论是股权激励领域两种不同的观点,它们对于解释和评估股权激励方案的效果和合理性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

最优契约理论基于经济学的角度,注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设计出最优的激励契约。最优契约理论认为,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有效地与最优契约相结合,通过设计激励契约促使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利益和风险一致,保证代理人在达成委托人目标的同时最大化自身收益[1]。同时,股权激励增强了契约的激励机制,管理层持股可以减少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丰厚的股权激励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职责、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重视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从而减少通过机会主义行为谋取利益的行为[2]。

管理层权利理论关注的是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中所享有的权利。Bebchuk等[3]指出,管理层能够利用其手中拥有的权力进行寻租,影响董事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决策,从而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此时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有很高的要求。股权激励计划可能导致代理问题加剧。随着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加,管理层逐渐获得企业控制权,出于声誉与行权获利的需求,可能利用其权力谋求私利,损害股东利益。因此,对于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管理层的权力和股东的利益,以免制度设计给管理层过大的权力而带来不良后果。

1.2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Lo等[4]通过对美国3 0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盈余管理是出于管理层的私利考虑,管理层可能通过过度或不当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满足其个人或团队的激励和奖励需求,损害投资者利益[5]。高云梅[6]认为,由于契约不完备,股权激励很容易成为企业管理人攫取个人利益的“导火索”,利用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企业经营业绩,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程颖和史书琪[7]基于“逆向”期望理论研究发现,当盈余管理的收益和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都处于较高水平时,高管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去操控利润。刘银国等[8]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意图会因为具有激励性质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而得到进一步增强,且盈余管理程度与股权激励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从影响因素方面来说,肖芳等[9]从行权考核指标设计角度切入,研究我国股权激励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大小和股权激励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有关联且呈正相关性;经理人以盈余管理为目的进行真实经营交易活动,压低考核基期业绩,从而使行权业绩要求变得容易。许娟娟和陈志阳[1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激励期限、“严格型”的激励条件与盈余管理程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适度延长股权激励的有效期,设计“严格型”的激励条件,有利于发挥股权激励的积极作用,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股权激励业绩条件的设计会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影响,此时制度化和透明的股权激励计划可能更有助于降低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11]。

1.3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一些学者关注到了公司治理和监管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认为优秀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管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Riwayati等[12]以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与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发现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可以减轻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盈余操纵行为。康华[13]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角度出发,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建议政府要不断完善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企业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孔东民和刘莎[14]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自然试验,研究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程度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小股东参与度高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操纵盈余去迎合中小股东。因此,建议在赋予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权利的同时,也要改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否则可能会引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徐娟娟和陈志阳[15]通过研究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两种模式对盈余管理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相对于限制性股票,期权模式与盈余管理程度和剔除盈余管理影响的公司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有利于引导股权激励发挥提高公司绩效的治理效果。此外,符合公司竞争战略变化的股权激励方案,可以在成本效益、人才激励、市场占有率、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16]。

2Y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回顾

2.1Y公司简介

Y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创立,并于2016年12月23日上市。Y公司经营以快递业务为主业,同时还涉及供应链、国际物流、冷链等周边产品线,持续打造综合快递物流服务提供商。截至2022年底,Y公司占据国内15.92%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Y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通达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生活方式体验。Y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利用科技力量推动企业发展,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打造智慧物流,构建以快递为核心的生态圈,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综合快递物流服务商。

2.2Y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

Y公司在上市4个月后即推出了首期股权激励方案,迄今为止共推出4期股权激励方案,其主要目的是:

2.2.1促进公司战略落实

Y公司在上市初期采取了相对激进的差异化战略,以快递核心业务为主体,积极嫁接周边产业、市场和资源,陆续布局快运、仓配一体化供应链、国际物流、冷链等业务板块,基于“客户分群、产品分层”向上下游不同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以期迅速完成“版图”扩张,占据先发优势。随着快递行业竞争不断加剧,Y公司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竞争战略逐渐转变为降本增效、提高业绩的成本领先战略。此外,公司精准把握“智慧物流”发展方向,持续加大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投入,除构建十三大信息处理平台、50多套信息系统等基本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外,还特别重视前沿性、开拓性“黑科技”项目的研发与应用。

股权激励方案作为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促进Y公司战略的落实,配合Y公司从激进的差异化战略转变为相对稳定的成本领先策略,促进Y公司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2.2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一方面,在“智慧物流”大时代背景下,Y公司将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进行持续推进,以IT能力、自动化、智能化等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另一方面,为了落实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全国网络服务质量,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增强盈利能力,Y公司需要优秀人才的加持。因此,Y公司适时推出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范围覆盖了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基层业务骨干等核心人才队伍。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有利于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骨干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3Y公司4次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Y公司的4次股权激励方案激励形式均为限制性股票,解锁期限均为两年,在授予日开始的12个月和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分别解锁50%。此外,在业绩考核方面,除了对整体业绩有所规定,还对激励对象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的,100%解锁;年度考核分数在60~80分的,按80%解锁;年度考核分数在60分以下的,不予解锁。Y公司4次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见表1。

Y公司早期采用激进的竞争策略抢占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业务增长率均在30%以上,其快递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达到了顶峰。Y公司前两次股权激励方案均成功解锁。

随后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Y公司开始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不断降本增效,而这种战略意味着快递单价被不断压缩,盈利空间逐渐缩小。虽然行权条件要求的业绩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鉴于快递行业的特点和格局决定了企业已经无法实现业绩的爆发式增长,此时修改业绩考核条件、保住市场份额是更理性的选择。事实上,2020年Y公司实际扣非净利润下跌49.88%,与行权条件要求的扣非净利润增长率10%相差甚远,第三次股权激励第一期解锁失败,股权激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于是Y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决定调整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锁期业绩考核指标,由单一的扣非净利润增长率条件改变为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快递业务量增长率二者满足其一即可成功解锁。

2.4股权激励实施效果

表2展示了Y公司4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激励对象、获限制性股票数量、占本次计划限制性股票数量的比例和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由表2可以看出,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来说,Y公司4次股权激励方案无论是股票激励数量还是占本次计划限制性股票数量的比例、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符合公司竞争战略的转变方向,也能有效达到维持员工稳定的目的。

3Y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分析

2017—2020年,Y公司以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业绩考核标准。本文通过对这几年Y公司的报表进行分析,发现该公司可能存在以下盈余管理行为:

3.1费用管理

控制费用是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通常情况下,当公司需要更高的利润指标来满足某些业绩条件时,管理层可能会有意减少成本和费用,从而增加利润。这些费用的产生和支出受管理层主观意愿影响较强,给了管理层很大的操作空间。对于一家健康发展的公司来说,收入和支出的增减趋势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下面分析Y公司2017—2020年营业收入和各种费用增长情况。

管理费用方面,2017—2020年Y公司管理费用及增長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2017—2019年,Y公司管理费用虽然是增加的,但是占营业收入比例是下降的。据年报披露,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是Y公司将管理费用项目中的研发费用单独列示所致,但当2019年Y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48.3%时,管理费用增长率仅为12.52%,相比前一年还有所下降。

对比年报中管理费用的详细科目发现,管理费用增长率下降主要是信息化费用大幅减少所致。2017—2020年Y公司信息化费用情况见表4。在 Y公司将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持续推进的阶段,2019年信息化费用大幅减少,在年报中却没有任何相关披露。

销售费用方面,2017—2020年Y公司销售费用及增长情况见表5。由表5可知,2017年,Y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5.86%,而销售费用增长率却为负。2019年,Y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48.3%,而销售费用增长率仅为19.5%,对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为4年最低。这说明2017年、2019年Y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出现异常。

从Y公司的经营情况看,该公司正处于相对扩张的发展期,与同类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在正常情况下销售费用会存在较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Y公司披露的销售费用明细项目中,有3个明细项目数据出现异常,分别是广告宣传费、房租费和其他费用。2017—2020年Y公司主要酌量性销售费用变动情况见表6。

由表6可知,Y公司广告宣传费增长率在2017年、2018年均有所下降,同期房租费虽然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与公司业务扩张规模并不匹配,其他费用更是变化巨大且在年报中未被披露。由于此时Y公司处于扩张型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通常在产品推广、场地租赁方面有更多支出,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管理层有意控制酌量性销售费用支出,以增加当年净利润。这一举措虽然确实提高了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帮助公司达成了解锁限制性股票条件的目标,但是在公司扩张过程中,不利于产品推广及市场份额的占有,从而可能会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3.2投资收益管理

投资收益也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涉及选择处置金融资产的时间点、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及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等。诸如选择何时处置企业持有的股权、债权投资及改变金融资产的分类都受管理层主观意愿影响。因此,管理层在投资收益方面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嫌疑,有必要对Y公司在投资收益方面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2017—2020年Y公司投资收益情况见表7。从表7中可以发现,2018年,Y公司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超5亿元,主要原因是当年该公司处置了FCKJ公司股权。根据当年财务报表,如果不进行该笔交易,2018年Y公司实际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为34.28%,未达到业绩解锁条件要求的37%。

FCKJ公司主要研发运营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智能快递柜,可以帮助Y公司解决快递末端递送难的问题。Y公司投资FCKJ公司符合其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的战略布局。FCKJ公司自2015年6月6日成立以来至2018年5月为止,共经历了4次融资,分别是2015年 5亿元、2016年5亿元、2017年25亿元、2018年20.73亿元。这4次融资Y公司均有参与,成为除财务投资者以外的FCKJ公司第二大股东。Y公司在2018年1月还在对FCKJ公司增资,却在同年4月突然做出全额转让其持有股份的决定。Y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实现合理投资收益,是基于商业考虑”。除此之外,从FCKJ公司融资频率和融资金额均可以看出,外界对其发展前景持看好态度。在2018年Y公司全额将其股权处置后,FCKJ公司进入“2019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2019年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2020年中國新经济独角兽物流服务领域TOP 15榜单”“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发展势头良好。为了达到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而进行盈余管理,很可能是Y公司这次处置金融资产的动机之一。

3.3放宽信用政策

通过放宽信用政策调节公司收益也是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应该是一致的。当应收账款增长率明显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时,可能存在客户没有及时付款或企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来增加销售收入的现象。2017—2020年Y公司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情况见表8。

2018年,Y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为64.33%,远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38.75%。2018年是唯一的应收账款增长率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一年,同时也是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的一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接受了更多信用状况不明的客户,公司发生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增加,通常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表8中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Y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确实有所下降且是最低的一年。

综上,无论是2019年信息化费用大幅降低,还是2018年处置FCKJ公司股权,都与Y公司发展战略不相符。

4Y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建议

4.1股权激励方案应促进公司竞争战略的实现

如前所述,Y公司在“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费用大幅减少,同时处置了位于产业链中的FCKJ的股权,但在公告中并没有对此进行合理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Y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未能合理促进公司战略的实现。

设计股权激励计划及相应的解锁条件应确保其与公司的长期战略和目标相契合,激励员工朝着公司战略方向努力。明确公司的竞争战略和长期目标、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战略定位和业务重点是设计股权激励计划的基础。应避免未达到解锁条件而管理会计数据,从而不利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达成的行为发生。

4.2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条件

单纯考虑利润的解锁条件易于被操纵。因而,股权激励条件的设定应考虑多个指标、多种类型指标相结合,除了财务指标,也要考虑经营、顾客、员工等层面的非财务指标。例如,公司前期若采用差异化战略,可以考虑市场占有率、新产品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可考虑成本费用控制率等指标;如果实施创新战略,可考虑无形资产价值、核心技术人员增长比例、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指标。由此,从单一考察公司盈利效果变成对公司未来发展能力和创造价值能力的综合考核。通过综合性指标的设定,企业既可缩小管理层盈余操纵空间,又能更好地将其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另外,期权行权条件的时间限制要以鼓励员工持有股权并参与公司的长期成长为目标,通过长期持有股权,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成功。

5结语

股权激励的本意是通过设置特定的解锁条件,来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业绩。然而,当解锁条件设置单一或与公司长期战略不一致时,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而且可能出现管理层受机会主义行为驱使而进行盈余管理。对Y公司股权激励期间财务报告进行研究发现,该公司在采用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业绩考核标准时,可能出现了费用管理、投资收益管理、放宽信用政策等盈余管理行为。此后,Y公司在第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第二期开始将业绩考核标准由单一的扣非净利润增长率条件改变为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快递业务量增长率二者满足其一即可成功解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促进了其市场拓展目标的达成。

除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公司还应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证券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和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中小股东权益,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鑫,佟岩,钟凯.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实体企业金融化[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54-66.

[2]马才华,古群芳.基于博弈视角的管理层持股与代理成本分析[J].会计之友,2014(20):53-56.

[3]BEBCHUK L A,FRIED J M,WALKER D I.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J].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2,69(3):751-846.

[4]LO K,RAMOS F,ROGO R.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nnual report readability science direc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7,63(1):1-25.

[5]许文静,孔藤藤,黄久芮.股权激励、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23 (12):71-79.

[6]高云梅.限制性股票激勵下企业盈余管理研究:以明泰铝业为例[J].财会通讯,2020(6):88-92.

[7]程颖,史书琪.股权激励方案引发盈余管理的路径:基于“逆向”期望理论的案例研究[J].财务与金融,2021(5):31-37,45.

[8]刘银国,孙慧倩,王烨.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真实盈余管理[J]管理工程学报,2018,32(2):128-136.

[9]肖淑芳,刘颖,刘洋.股票期权实施中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行权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角度[J].会计研究,2013(12):40-46,96.

[10]许娟娟,陈志阳.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激励有效期与行权指标的视角[J].上海金融,2017(7):50-56.

[11]郭栋,肖星.股权激励业绩条件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基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分析[J].投资研究,2023,42(3):22-59.

[12]RIWAYATI H E,MARKONAH,SILADJAJA M.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fluence to earnings manage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219:632-638.

[13]康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大数据税收征管与盈余策略[J].财会通讯,2023(7):34-38.

[14]孔东民,刘莎莎.中小股东投票权、公司决策与公司治理:来自一项自然试验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7(9):101-115,188.

[15]许娟娟,陈志阳.股权激励模式、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上海金融,2019 (1):42-49.

[16]杜慧霞.基于公司竞争战略的股权激励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2022(12):114-119.

收稿日期:2023-09-09

作者简介:

李钰,女,2000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刘立燕,女,1973年生,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