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文化方案的创新设计

2024-04-29 07:01赵康宏陈斌卿代维张鸿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赵康宏 陈斌卿 代维 张鸿

一、校园文化与智慧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依托学校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场所建设上,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建造。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运行规范,包括管理体制、课程设置等具体的制度。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体现在办学宗旨、育人理念、教风学风等方面,会深刻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智慧校园文化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和独立思维。智慧校园文化系统以智慧文化为导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学校形象与特色,强化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辅助教学工作,实现家校一体的教育合作。通过激发师生的自觉性与内在动力,促使其自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践行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理念。

可以看出,传统校园文化侧重于传承和塑造学校的历史、价值观,而智慧校园文化则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强调创新思维和个体发展,推动学校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校园文化更注重与时代接轨,将科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更灵活、个性化的方式满足当代师生的需求。

二、智慧校园文化的构建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智慧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文化信息的及时传播。传统文化信息传播途径存在时效性差、关注度低、覆盖有限、更新缓慢等问题。通过引入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同时采用多媒体发布方式,部署LED 显示终端在主要建筑和场所内,通过中心控制系统实时发布文化信息,有助于实现信息的全媒体呈现、全方位覆盖和高效率传达。同时,信息传播成本更低,有效避免了耗材浪费,节省了人力与物力。同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能够智能控制信息发布和更新,在同一终端的不同区域显示不同媒体内容,实现向不同终端发送差异化信息的目标。

(二)突出校园文化个性

当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缺乏个性和特色,呈现出趋同化的现象,普遍过于注重宏观层面,却忽视对微观层面要素的打造,而细节是体现校园文化独特性的关键所在。智慧校园文化个性特征应根据学校特色,精心设计校园卡、校徽、网站界面、教室设计及数字化产品,构建标志体系,借由细节凸显校园文化个性特色,强化师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推进低碳理念

在打造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低碳理念的实践。首先,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化监测设备,优化能源管理,提高用电效率。其次,鼓励校内绿色出行,倡导步行和骑行,设置电动车充电桩,提供共享交通工具,從而降低碳排放。同时,废物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关键,通过强调废物分类制度和建立回收站点,可以促进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校园建筑应广泛应用节水措施和建筑绿化与节能设备,通过智能水表监控及采用节能建筑材料,能够在用水和建筑方面有效实现环保的目标;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和讲座,提高师生对低碳理念的认知,激发大家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的热情,共同努力建设可持续的校园。

(四)搭建智慧平台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信息通常呈单向传递,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平台,师生往往被动遵守与执行相关制度和规范,难以作为主体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注重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智慧交流平台,激发师生参与和融入的主动性。在智慧校园中,构建融合家校的文化社区平台,可以促进师生与家长多方主体积极互动与深入交流。文化社区平台可以促使多元主体分享经验、讨论问题、组织实践。通过智慧平台在校园内可以形成更紧密的文化网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效途径。智慧平台框架见图1。

(五)建设虚拟校园交互式系统

虚拟校园交互式系统通过综合应用倾斜摄影技术、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和物联网技术,生动再现校园地形、建筑、景观、绿化、运动设施等元素,为参观者提供更丰富、沉浸式的校园体验。参观者通过手机可以欣赏校园的整体模型,也可以佩戴VR 眼镜沉浸式漫游在虚拟校园中,导览方式包括动画、步行、鸟瞰、定点和绕物旋转等。该系统不仅是学校展示特色的有效方式,也方便社会、家长和管理部门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周边环境。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可建立智慧校园共享数据库,方便管理者和相关人员随时了解学校的资产情况。此外,系统可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查询消防预案等,是校园平安和谐建设的有力保障。

利用倾斜摄影技术搭建校园三维模型的具体流程为:在校园标志处布设像控点,在飞行平台中规划航线,以及规划航线高度与旁向重叠率,以无人机为空中平台,结合GPS 差分定位、摄影机和遥感传感器等技术,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校园影像信息,并通过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在计算机中进行后处理,从而得到实景三维校园模型(见图2)。

(六)营建智慧校园文化社区

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旨在为师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个智慧教育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同时也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教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教学观摩、分享经验,还可以组建名师社群;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展示成果、分享学习经验、招募活动成员等;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学校动态、与学校沟通、参与亲子交流、获取家庭教育资讯;学校管理者可以借助平台实现校园文化特色凝练和品牌运营,与用户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合力。系统可根据学段和用户角色进行个性化定制,用户可根据需求自主定制界面并订阅信息频道。

三、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创新与拓展。为了更好地构建智慧校园文化,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个性的打造、低碳理念的推进、智慧平台的搭建、虚拟校园交互式系统的建设及文化社区的营建。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智慧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宗旨与理念的切实践行,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具有创造性、批判性、独立性的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开心校园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