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曲式结构分析与演奏研究

2024-04-30 12:34□蔡
艺术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呈示部乐段踏板

□蔡 丽 熊 毅

《春舞》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中国近现代钢琴曲,旋律悠长,动感十足。本文主要研究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的曲式结构,并从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演奏技巧三个方面研究其演奏要点,领略《春舞》的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感悟作者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爱,从中学习演奏技巧。

一、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曲式结构分析

《春舞》分为:引子(1~18 小节)、呈示部(A,19~73 小节)、展开部(B,74~168 小节)、间奏(169~175 小节)、再现部(A',176~222 小节)、尾声(213~228 小节)。

(一)引子

引子采用了四句式复乐段,结构形式为:5+5+5+5+3。第一乐句为1~5 小节,随后每5 小节依次模仿与创作。其中,主题乐思为1~3 小节,打造了轻声细语、娓娓动听的开场白。第二乐句为6~10 小节,变化模进主音,级进盛行,三连音承接,延续结构形式,深化理解。主音变化下行音阶旋律走向明显。第三乐句为11~15 小节,是对第一乐句中的主题材料进行变化后的模仿,旨在再次强调,为后续音乐大方向的转变埋下伏笔。第四乐句为16~18 小节,旨在与呈示部之间以节奏韵律作为连接和准备,维吾尔族的手鼓节奏开始出现,并与首部衔接,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感,凸显了新疆民族特色。

(二)呈示部

呈示部采用了再现三段体曲式结构,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9~37 小节,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浓郁的舞蹈气息,并在新疆手鼓的节奏下进入。其中,主题乐思为19~29 小节,主音D 上行,级进模进,为音乐的推进提供了动力,节奏欢快。旋律在一个八度内创作,为增强听众对主题的感知奠定了基础。下行模进从第26 小节开始,采用与主题乐思相同的句式结构,增强了语句的归属感,采用拱形创作线条后,回归主音D。加花创作则在30~37 小节。在这一小复乐段式中,将新疆舞曲风格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来。

第二部分是38~53 小节,同样采用了复乐段曲式结构。其中,主题乐思为38~45 小节,相较于第一部分,结构虽然不规整,但是新疆舞曲律动仍存在,且音乐情绪开始变得更加明朗。采用了4+4 的复乐段结构形式,具有婉转悠长的特点。这使得本部分的主题乐思节奏更加紧密,在丰富织体的同时,将音乐推向另一个高潮,为后续在再现段的出现埋下伏笔,营造了马上进入新语句的语感。

第三部分是54~73 小节,是对第一部分主题乐思的再现。这部分采用华彩式音阶级下降,采取八度创作,与前面呼应,避免了单音阶突兀,后续的音乐逐渐变得平静。

(三)展开部

展开部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包含两个部分,即74~93 和94~113 小节;第二乐段包含两个部分,即114~129 和130~145 小节;第三乐段是146~168小节。

第一乐段是展开部开始阶段,74~93 小节从最初的连续低音声部的拍点,就能带动观众附和音乐。随后采用的高音声部结构为马蹄式创作结构。高音声部的78~85 小节为音阶式下行,有效地彰显了新疆民歌的律动。随后,音区对比突出。高声部的86~93 小节,则是对前面8 小节相应的对句,保留了对答式的创作风格。音乐旋律通过左右手交叉互换,在低声部出现。78~85 小节与86~93 小节形成的呼应,体现了创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创作技巧。94~113 小节虽然在配合调性转变时融入了新材料,但是延续了74~93 小节的乐思,通过变化创作,尤其是低音声部织体的变化,增强了乐段的生命力,为102 小节低音旋律的出现埋下了伏笔。94~113 小节采用了4+4 的复乐句创作形式,而高音声部依旧采用了主题乐思创作,直到110~113 小节,变为向下下行级进音阶过渡句。

第二乐段属于平行复乐段结构,为规范复乐句形式。在114~129 小节中,3 个声部结构明显,音乐推动力十足。第121 小节后,结构才出现细微变化,以托卡塔的形式出现,通过4+4 的结构形式,将西方规范结构形式融入其中,增强了乐思音响效果与旋律概念。而在130~145 小节中,主题乐思与114~129 小节进行了延续,同样采用了复乐段式结构。

第三乐段属于三段体形式,在展开部中段进入高潮。创作结构更加紧凑,使得音乐情绪开始激动紧张。尤其是第162 小节之后,乐曲开始进入高潮,将新疆人民喜迎收获的场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在经过激烈的音乐情绪后,又留下了空白期,采用1 个拍子的延音来休止,为听众留白,从而使听众更加尽情地回味高潮,同时与后续间奏产生强烈对比。

(四)间奏

间奏是指169~175 小节,为展开部和再现部之间用于过渡衔接的乐段。间奏共包含8 个小节,采用2+2 的规整结构,利用长连音将每个乐思的结束和第一句衔接起来,使得中段音乐悠长,频繁的半音创作,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

(五)再现部

再现部是176~222 小节,是对呈示部的再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76~202 小节,第二部分为4 个小节间奏,即203~206 小节。第三部分是207~218 小节,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第一部分采用了与呈示部相同的结构,187~195 小节使用三行谱表方式,扩大了纵向结构,音响效果饱满而又充实。196~202 小节属于重复排布式复乐句,采用了排比式结构,再现部音乐变化规律有序,线条呈下行趋势,音响效果逐渐低沉,音乐逐渐平息。

第二部分是小间奏,为上下部分的衔接,节奏舒缓悠长,从最初紧凑的音乐形态变为松弛的音乐形态,实现了无缝过渡。

第三部分是复乐句,采用了二段体结构,音乐更加明朗,同时保留了新疆舞曲的韵律,在低音区结构丰富而又饱满,进一步完善了音响效果。

(六)尾声

尾声指219~228 小节,在延续呈示部乐思的基础上,线条上扬,直到高音区结束。最后尾声上下幅度为6 度以内,使得线条更加完整,长主音增强了音乐结束感。同时,加上2 拍子休止,使得听众更加耐人寻味,音乐开始变得平静,预示夜幕即将来临,辛劳一天的新疆人民完成了劳作,在渐行渐远中,音乐开始慢慢消散。

二、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演奏分析

(一)节奏节拍

节奏将时值长短不一的音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对乐曲整体风格的把握和理解。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为复三部曲式,节奏欢快、整齐,特点鲜明。当主题旋律切入后,切分节奏伴奏左手行进,从头到尾,节奏独特鲜明。例如,在呈示部采用了切分音的手鼓节奏,一直延续到展开部,律动感十足,在切分音的手鼓节奏下,将呈示部的新疆民族音乐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其中,采用的低音伴奏是维吾尔族手鼓舞的节奏,彰显了新疆人民的生活面貌。在演奏时,有的节拍的重音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位于第三、第五个音,并非常见的第一、第四个音。切分音重拍则主要位于第二个音,因此需要掌握其节奏,紧密结合速度变化,明确重音所在的音节,确保每个音演奏得干净清晰。例如,在展开部的右手旋律声部,即第78 小节中,采用了连续八分音符与2 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与素材,此时是模仿新疆人民骑马时的马蹄声,需要根据音乐结构与调式调性转化,营造出欢快而又活泼的跳跃的画面。

(二)速度力度

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时而柔和,时而豪放,有着丰富的变化。因此,演奏时需要注意对速度、力度与每个段落风格的掌握。而双音三连音具有从强到弱的变化特点,演奏时要确保三连音弹奏准确,结合连音线位置,确保双音三连音均匀而又连贯。

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的琶音弹奏要求处理细腻,此时不能弹得太快,需要用手腕力量带过去,这样既能避免音效僵硬,又能保持音乐连贯。此外,还要严格控制音色变化和控制力度。例如,1~18 小节采用中板速度,演奏音乐柔美动听,好似春风拂面,静谧而又甜蜜。呈示部主题旋律轻快,营造了快乐而又惬意的感觉,演奏不断向前推进,营造渐强感觉。到了57~65 小节,进入乐曲再现段,主题旋律更加熟悉,在弹奏该部分时,右手八度需要快速贴键和弱音。在弹奏小回音时,演奏者则借助手指灵活性,营造干净而又清澈的音色,尤其是在华彩乐句弹奏时,既要均匀连贯,又要彰显力度变化。此外,《春舞》的特色就在于大小调互换。以呈示部第一段为例,这段以欧美小调为基础,使听众可以直观感受新疆异域风情。而在乐曲中部,开始变得干净而又明亮的D 大调,营造了维吾尔族人民欢歌笑语的氛围,二者产生了鲜明对比,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三)演奏技巧

在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的前半部分演奏时,引子需要借助手指触键来控制力度,营造轻盈抒情的感觉,为听者留下想象空间。在引子部分,每小节最后1 个琶音采用音前踏板,使得声音更加清晰,营造出意味深长的感觉。引子完成后,开始进入主题。后续段落演奏力度加强,与前面段落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不同的情绪表现方式,小快板演奏轻巧快速。此时,需要手指贴键来演奏,及时更换踏板,在提升速度的同时保持旋律的欢快性。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必须弹清左手和弦音,借助手腕力量,将手腕作为支点演奏,彰显其颗粒性。在弹奏右手连音、跳音时,借助手腕增强颗粒性。跳音段落不踩踏板,音色干净,跳跃感十足。而后半部分的左手在弹低八度重音与和弦时,做好渐弱处理,也不能一直踩着踏板,而是要及时更换踏板,预防音响混乱。当后面音响密集时,手臂应适当放松,使得曲子强弱对比突出。乐曲清晰而连贯,彰显音乐特点与民族风格,突出左手旋律线条,保持乐曲节奏、节拍与踏板的和谐切换。

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谱面中,标记了“>”记号,演奏时要做到重心前倾,所有力量均集中于指尖,将重音突出。双手交替演奏时,结合旋律走向。在弹奏158~167 小节时,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音色响亮而又饱满,下键扎实,结合旋律走向,将乐曲推向高潮。在双手持续弹奏颤音时应刚强有力,以增强音乐动力。当和弦音结束时,要干净利落。踏板在最后1 个和弦音结束时,需要同时抬起踏板,颤音结束,整体效果干脆。例如,在188~191 小节时,每个小节的左手均需要演奏两个声部,这就需要弹得十分清楚,确保每个声部的音都能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严禁丢音、错音,右手弹奏时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乐曲最后回到主题旋律,结尾处则采取渐弱处理,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空间和无限的遐想。

因此,在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中,踏板是控制变化的关键,对于表达情感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踏板处理时,演奏者需要通过把握整首乐曲意境与风格,抓住听众心扉,使听众更好地进行音乐审美。在这一过程中,踏板要配合旋律,在和弦时值完成时,需要及时抬起踏板。此外,需要加强踏板控制,关注音乐情绪,实现踏板合理收放,使踏板得到很好控制,以获得最佳演奏效果。

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生动诠释了新疆人民欢歌笑语、载歌载舞、热情洋溢的场面,是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的一颗明珠,在推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的保护与传承,我们需要切实加强对其曲式结构的了解,注重对演奏要点的掌握,在理顺音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提升演奏技巧,在诠释作品的同时推动民族风格钢琴音乐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呈示部乐段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传承与引领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贝多芬钢琴奏鸣套曲中奏鸣曲式呈示部中连接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