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的贡献探究

2024-04-30 14:22张华星姚静华陈婉
中国故事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一体格局

张华星 姚静华 陈婉

【导读】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辉煌文明。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贡献良多。本文对河南地区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地位进行阐述,展现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的贡献。

近年来,“多元一体”格局的观念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多年来,学界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明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社会,而“多元一体”正是这种社会和文化繁荣与和谐局面的形象表述。从这种意义上看,我们不仅要重视古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还要重视其对多元一体格局下文化和谐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一、河南地区的历史背景

河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过程中,河南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正如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所说的那样:“考古研究的意義,不仅在于发现过去,更在于启迪未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发掘或证明什么,而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当前世界各种文明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前提下,在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碰撞和交融中,各地区各自特色文化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河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探讨河南地区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之前,首先应对河南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探讨,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其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贡献。

由于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我们在探讨河南地区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文化和谐形成的贡献时,首先应确定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而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

要探讨河南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就必须要先对河南地区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在中国古代历史,河南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中心区域。从夏王朝建立开始,河南地区就一直处于政治中心地位,在夏朝时期,河南地区已有明确的划分和等级制度;在商朝时期,河南地区仍是我国主要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到了西周时期,河南地区成为我国都城所在地,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河南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正是由于河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所以河南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

二、河南地区文化的历史地位

河南文化是以河南地区为核心的华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和人文特色,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河南地区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在黄河中下游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安阳、许昌等地在内的“三省六州”格局。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包括开封在内的“两京六地”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九河”之地,即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河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在秦汉时期,河南地区被确定为国家政治中心,被称为“中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在隋唐时期,河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河洛区”“洛阳都”的地位更加突出。因此,河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中“文化和谐”形成的关键地区之一,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创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秦统一中国以来,河南地区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秦汉时期,河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隋唐时期,河南地区又一次成为全国政治和国际交往中心。随着唐朝的建立,河南地区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达到“大一统”的地区;宋朝时期,河南地区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达到一个顶峰。

三、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泳鹿之阿”。整个部落联盟出现了兵祸息、“万国和”的局面。“合符釜山”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它建构了中华一统的雏形。黄帝回到中原河南地区后,在新郑西太山大会诸侯,商定一个能够包容天下部落的新图腾。从此以后,这些融为一体的先民们,南下北上,西去东来,又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融合。合符釜山,是中华各民族先民的大团结、大统一。它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全民族永久纪念。但是,更值得纪念和传承的是“合符釜山”以后形成的蕴含团结、统一、协和等内容的合符文明理念。它标志着一个融合了中华民族远古各部族先民智慧的文化积淀已经形成。所以说,“合符”是中华大一统的开端,是中华大统一的雏形的思想基础,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之一”这一命题展开,而河南地区又是黄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历史上,黄河流域长期都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区域。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文明,而它又是古代河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河南处在中国的地理中心,在黄河流域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黄河在河南境内自西向东流经七个地级市(市辖区),从西到东、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河南地区,成为连接中国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而河南地区也是当时农耕文化及华夏文明中心地带,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考古发掘看,在历史上,河南地区不仅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在历史上,河南地区的文化类型也是非常丰富的。据研究,河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处于原始社会,在距今七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早期文明。而河南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的中心,一直被历代王朝视为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因此,河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这一命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中国古代河南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在中原,国家的兴亡也往往取决于中原。”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地区逐步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各朝各代疆域不同,但其经济重心始终不变。秦汉时期,河南地区经济重心在洛阳,魏晋南北朝时期则移到关中,隋唐五代时期又移到长安。而北宋中期以后,河南地区的经济重心又转移到开封。所以,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河南地区始终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河南也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河南的发展中,交通、能源、冶金、原材料工业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如装备制造业的郑州宇通、洛阳伊川钼业集团、焦作市中铝洛阳铜业公司、焦作永煤焦化集团以及现代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郑煤机等。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河南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神火”品牌更是成为享誉中外的河南省著名商标,在全国煤炭行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尤其是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农业角度来看,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五、河南的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河南地处华夏文明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力度,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3000多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中国传统村落80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8处;世界文化遗产(含预备名单)项目16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2项;国家 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128家(其中5A级景区9家),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56家。另外,河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项。

河南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项目包括:太极拳,大汶口文化陶塑玉观音,林州大峡谷的“愚公移山”故事,宝丰大商文化,唐三彩烧制技艺,河洛大鼓,郑州少林功夫,商丘火神台,大唐西市,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三彩窑等。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历史上唯一连续作为国都的地区”和“古代四大发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全国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数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之源”。

六、河南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自旧石器时代以来,河南地区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交通、人口等方面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今天的河南不仅是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而且还是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和对外开放基地。在国家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河南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等综合改革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枢纽,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同时,政策上已做出有力支撑。

《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强调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实现更大作为”的新要求。《纲要》指出,要加强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推动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河南省在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形象;要构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要实施河南历史文化“两创”工程,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和标志性项目;要深化河南历史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推动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贯彻落实《纲要》要求,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文化发展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省文化厅成立了“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研究确定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姜义华.  中华文明的三道生命线[J]. 文史哲,2022(3).

[2] 黄力之.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

[3] 马平.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J]. 人民论坛,2022(22).

[4] 闫丽蓉.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江南文明体系构建[J]. 建筑与文化,2022(6).

[5] 叶小文. "多元一体"与"多源一体"辨析[J]. 文史哲,2022(6).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一体格局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