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域医共体产出“人民健康”这个高质量产品

2024-05-01 10:40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医共体县域卫生

本刊编辑部

我国从2019年开始试点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在分析问题和挑战、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年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产出“人民健康”这个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一步棋。

《指导意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科学构建县域医共体。重点强调县域医共体由县级医院牵头,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原则上保持不变。加强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院的合作,城市公立三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要至少派出3名专家常年驻守指导。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重点强调加强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向资源下沉、巡诊派驻、家庭医生签约、成本控制等方面倾斜,引导资源向乡村下沉。合理确定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收入、绩效工资等在成员单位的分配。逐步实现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信息、后勤等统一管理,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统一县域医共体内信息系统,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重点强调统筹建立县域内资源共享中心和临床服务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健全县域医共体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升县域内重大疫情应急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级综合医院要设立全科医学科,扩大做实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创新医防融合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县域医共体支持政策。重点强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县域医共体更多自主权,更加注重人员统筹使用,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完善结余留用机制,健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医保报销目录中增设农村地区适宜卫生服务项目。

这项改革政策的出台为各地规范稳健开展建设县域医共体提供了遵循和指南,对全面推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医防融合工作、乡村卫生体系建设等构筑了稳健的抓手和载体。务实推进这项改革,县域卫生健康治理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有了实质性的保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承载着人民对享有高水平健康的期待,地方党委政府务必把这件好事办好,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医共体县域卫生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卫生与健康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卫生歌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