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与教育需求研究进展

2024-05-01 18:55付静贾雪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胜任护士护理人员

付静 贾雪媛

患者安全是现代卫生保健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各国努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核心,也是各医疗机构和患者间的共同目标[1-2]。世界卫生组织(Wor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告显示,在全球每年住院患者人数占比中,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约为8%,其中83%不良事件可以预防,30%可能导致患者直接发生死亡[3]。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时间最长、频率最多的工作人员,在保障患者安全领域承担着多重角色。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水平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通过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系统思维能力,为以后出色的临床实践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护理继续教育对维持护士的能力非常重要,培训需求评估是组织良好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必要条件[4]。WHO在《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2021—2030)》[5]中强调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护理人员在校教育阶段及继续教育阶段患者安全教育干预的重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5月印发关于《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6],强调了要以需求为向导,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核心任务,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实现护理质量高水平发展。文章通过对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及教育需求进行分析,为卫生管理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制订护士患者安全能力干预策略提供了依据。

1 概念界定

1.1 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在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下,赋予了不同的定义,致力于患者安全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7]对患者安全的定义是“使患者免于意外伤害”。2009年,WHO将患者安全定义为预防和降低健康保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和健康差错,建议将患者“零伤害”作为工作态度并纳入规章制度,制订全面的患者安全政策、战略、实施框架和行动计划,将患者安全作为实现全民健康的关键优先事项[8]。我国学者认为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行为措施,预防或减少患者产生不良结局或伤害[9]。WHO于2004年10月成立世界患者安全联盟,预防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风险、错误和伤害。我国自2007年起每年颁发《患者安全目标》,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联盟工作,推进医疗安全工作质量发展。将患者安全与健康中国理念紧密结合,深入医疗体制改革,建设安全健康体系,构建从错误中学习、无责备的文化环境,推动患者安全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共同实现“零伤害”。

1.2 胜任力

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MECLELLAND教授[10]从不同角度对胜任力进行定义,强调胜任力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态度、动机和行为等7个方面的工作特质。1982年美国学者BENNER[11]指出护士胜任力是指在不同的临床工作背景下,护理人员获得满意结果的特质。我国学者对胜任力概念也有着不同理解,冯明[12]认为胜任力是工作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总称。黄勋敬等[13]认为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某领域可以被准确测量或可靠计数,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成绩的特质。除此之外,国内相关学者也对患者安全胜任力进行定义,认为是医护人员为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所需具备的认知、技能和态度,是医疗工作者将有关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控制于可接受范围内,医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医务工作者患者安全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已成为WHO关注的重点问题[14]。

1.3 护理继续教育

根据美国护士资格中心认证,继续护理教育活动是旨在建立在专业注册护士的教育和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活动,以增强实践、教育、管理、研究或理论发展,以改善公众健康和注册护士对其职业目标的追求[15]。护理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中的第3阶段,是继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学习途径[16]。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护理继续教育经常互换使用,继续教育是护理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迭代,要求护士的患者安全能力也要“充电加能”,这也证明护士对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并成为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同时,护士继续教育培训需求是管理者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的基础。

2 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及护理继续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患者安全胜任力研究较多,2005年,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组(Quality﹠Safety Competencies for Nurses,QSCN)提出了护士应当具备的质量与安全胜任力,包含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循证护理实践、质量促进、团队合作、安全、信息6项胜任力。基于《澳大利亚安全和保健质量》研究,LEE等[17]制订韩国患者安全胜任力框架,该框架能够为护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具有专指性。HWANG等[18]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护士的能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和创造一个强大的安全氛围是重要的,以促进患者参与更安全的医疗保健。KIM等[19]对12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患者安全活动与患者安全文化呈正相关。高水平患者安全能力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时发现患者现存或潜在的问题,对推进优质化护理服务起到核心促进作用[20]。

我国患者安全胜任力调查研究晚于国外发达国家,刘华平教授[2]对国外患者安全及护士患者安全教育进行了述评,卞薇[14]、王青[21]、郭颖达[22]等通过质性研究、横向调查和对国内外文献综述,制订了适合我国护理人员自行评定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测量工具,并进一步为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干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我国目前研究暂无系统化、专业化的护士患者安全胜力的干预方案,但已有学者小范围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初探,主要集中于现状评估和安全风险测评等方面,对于患者安全文化以及信息循证能力涉及较少[7];同时,不能客观反映护士的安全能力水平,缺乏符合国情的护理患者安全方面的现有或潜在问题的干预措施。

2.2 护理继续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护理继续教育的探索较早,加拿大明确了护理继续教育的内容及护士对毕业后教育需求的探索;英国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程序进行了严格规范;澳大利亚的课程结构综合性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毕业后教育的延伸,课程设置中更注重护理安全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国外学者不断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分层、分类设计精品课程,更新护理继续教育形式,深入对教育需求进行探讨,有的放矢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16]。

我国在针对护士教育不同领域的教育需求展开调查与分析,于秀荣等[23]研究指出,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自己的硕士及博士,但是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安文红等[24]研究指出,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不强,且护理人员面临着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陈旧的现状。针对突出问题,我国学者也在不断制订规范体系,满足社会实践发展,但国内对护士继续教育及学习需求的研究主要面向于临床知识与技能,缺乏对社会实际的结合,持续发展的视野较窄,应以满足护士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为需要,与国情相结合,深入了解医院护士的过去发展与未来期望,制订有效的护理学继续教育方案。

3 测量工具

3.1 患者安全胜任力测量量表

为了发展护理实践与合作,需要有效的工具来衡量护士患者安全方面的能力[25]。2012年8月,GINSBURG等[26]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来广泛测试患者安全调查中的健康专业教育,以患者安全能力框架为基础,研制了患者安全胜任力量表(the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patient safety survey,H-PEPSS)主要关注患者安全的社会文化方面,包括文化、团队合作、沟通、风险管理、识别并做出反应以减少伤害和理解人为与环境因素,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均超过0.80,可用于评估卫生专业人员的自我报告的患者安全的能力。LEE等[17]在前期发展基础上开发了患者安全能力自我评价量表(patient safety competency self evaluation,PSCSE),工具中选择了与韩国保健相关的项目,更加关注护理子领域的态度、技能、知识的发展。ARMSTRONG等[27]于2017年开发更新安全概念对护士态度和技能的影响量表(nurse attitudes and skills around updated safety concepts scale,NASUS),评估护士对更新的安全概念的感知技能和态度。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其得分与护士患者安全能力成正相关。有越来越多的仪器旨在衡量护士的患者安全能力,缺少对护士的道德和患者安全值的测量,新仪器的未来发展应考虑包括患者安全伦理的重要方面,以及评估量表的响应能力,以便能够区分不同的群体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改变[25]。

郭颖达等[22]于2013年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有关患者安全的文献进行综述和质性研究,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护生及新入职护士的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框架,该框架进一步明确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所需的能力和结构要素,对临床患者安全实践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2016年卞薇等[14]编制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用来评定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水平。2018年王青等[21]参考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通过访谈与专家会议评定编制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量表为自评量表,总量表Cronbach'a为0.902,重测信度为0.832,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且信效度良好,包含以患者为中心、安全风险管理、循证护理实践、患者安全文化、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6个维度,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且信效度良好,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越好,反之越差,该量表从多角度进行调查,适用于不同护理人群。在国内现有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测评工具中缺少对护士心理维度的测量,在未来创建新工具时应考虑到信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方面的问题。

3.2 护理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国外护士继续教育调查问卷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工作背景下,根据不同的评价模式和实践依据,由专家进行多轮函询后自行编制,截至目前,未发现有严格的测量工具。国外学者认为护士在全球灾害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呼吁所有护士做好防灾准备,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但对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发展和覆盖情况缺乏清晰的认识[28]。面对现状其多面向弱势角色和刚需群体进行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

随着护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工作范畴及内容的不断充实和扩大,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9]。目前我国主要针对临床科室进行教育需求评定,面对各种医疗服务下沉的趋势,应拓展对护理群体教育需求的探索,加强对毕业后护理课程的衔接,满足执业后护士的继续学习需求,减少或消除医疗变革过程中的障碍,提高患者安全服务质量[30]。

综上所述,保障患者安全是全球卫生保健领域永恒的主题,护理人员在预防及改善结局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与在校教育、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是否具备科学完整的患者安全教育计划有关。科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发及完善科学、规范的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测量工具,并深入调查,为临床和教学服务。建议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与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院校密切配合,科学分析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了解护理人员教育需求,以目标为导向,将患者安全问题纳入护理学专业各阶段教育计划,科学、系统地制订教育策略,开展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干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胜任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