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思政融入路径研究

2024-05-02 16:14郑东方张瑞娥韩名利
关键词:译者思政素养

郑东方,张瑞娥,韩名利

(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2020年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最新版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其中有两个重点,首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作为高校外语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其次是强调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学生“主体性”培养中的地位,如,“创新教学手段,重视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突出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育理念”[2]。基于大数据信息的智能科技打破了传统翻译模式,引领翻译从纸质和现场模式走向电子化和智能化时代。新型翻译模式不断涌现和革新,信息化技术对翻译行业产生了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要求。本土译者的培养也需打破传统模式,从译者信息素养培养视角出发,加以改进,从而符合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因而,翻译教学中对译者信息素养培养应遵照《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指导,积极尝试探索课程思政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一、课程思政与译者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各类思政资源,遵照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加以应用的德育实践活动。翻译课程具备与课程思政相融的基础,而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是当下翻译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不仅是翻译教学活动的思政融入创新,也为译者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1.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融合的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输出符合国际交流和国家建设的专业人才。这就涉及到“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而翻译教学的德育融入就愈发凸显,译者的文化身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愈发重要。所以,如何深度挖掘翻译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更有效地提升翻译教学的育人功能,将译者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跨文化交际中国家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是高校翻译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译者信息素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Paul于1974年最早提出。目前,学术界对译者信息素养普遍认可的定义是:“译者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下创造性地求解翻译问题、生成翻译产品所需的自主意识及其实践,具体包括学习者的语言素养、知识素养、策略素养、数字素养、批判素养和社会素养,是译者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理应是翻译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指向。”[4]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不仅可为译者掌握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技术翻译工具给予理论保证,培养译者的翻译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信息素养培养更有助于译者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在翻译中对海量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创造[5],提升其翻译活动和翻译学习的主动性,并养成良好的翻译能力学习习惯。译者可将其信息素养在主动的翻译实践中进行语言转换实践和翻译技能操作,进而为译者构建和形成自己完善的翻译知识能力体系提供保障。

传统的纸质化笔译和现场化口译时代已无法满足翻译行业的与时俱进,译介活动的各类参与者在信息化时代也需要重新定位,有必要从信息化时代翻译职业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以便再次评估其对高校翻译教学活动的影响。这种人机结合的新型科学研究范式意味着科学思维的深刻变革。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活动的实质是人的交流,翻译教学与译者培养的活动本质也是以人为本。因而“自然人”,即译者的科技驾驭能力和信息素养才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翻译模式的希望。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具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能力的新型译者,促进译者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6]。这就正好契合了课程思政中的科学创新思维,通过培养译者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为译者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构建正确的文化观。

3.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从2000年开始,翻译人才培养的信息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热度不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成为译者能力获得和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高校翻译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从而形成信息化教育模态;在具体教学层面则体现为译者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其内涵为: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辅助译者信息检索、筛选、加工和输出等各个方面。译者信息素养包括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和信息技能(技术方面)[7]。这就涉及到译者的信息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信息意识与情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积极应对信息科技挑战;积极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捕捉各种信息的敏锐度;相信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正确面对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约定,这五个方面与课程思政的科学创新思维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正确认识”,其要义就是通过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将学习、观察和实践有机结合,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课程思政首先所展现的是一种科学思维,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和各种社会思潮观念的猛烈冲击下,译者信息素养更需要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巩固和提升。由此可见,在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尝试用文化层面、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这三个方面来为思政融入译者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教学思路。

二、译者信息素养培养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译者信息素养培养集中体现在文化能力、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这三个方面,结合翻译教学特点,本文将课程思政融入翻译课堂的教学设计分为文化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引导和信息能力提升三个方面。

1.文化能力培养

(1)译作的择取

译者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要一致。译者的思政资源择取体现在文本的文学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上。在文化振兴和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国策下,典籍类书目和思想理论文本这两类是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想之选[8]。典籍类书目主要可分为文学文化类和科普类。文学文化类主要是以文学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典籍,这类书目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学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同时兼具对人文百科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有益补充,如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文学名著不仅在文学性和艺术性上造诣颇高,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以《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等为代表的专业知识科普类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体现。此外,红色文化也是培养译者文化能力的重要思政资源。国家领导人的演讲及著作和政府工作报告,毛泽东的诗词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都是知识传授和引导文化价值观的典例。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人演讲等也是时事热点追踪和文化动向的风向标。从典籍类书目和思想理论文本的文化外译中找到展现我国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将其融入译者文化能力培养和思想导向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转化为译者思想观点和文化价值观的精神信念,增强“主体”译者身份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至西方世界的优秀本土译者。

(2)译论的择取

翻译学是从语言学独立出来的,形成较晚。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更迟,因而至今国内高校翻译专业所采用的教材仍以西方翻译理论为主,这就很易造成部分西方理论在中国的误译误读,如曹明伦就曾指出以色列学者图里著作中某句话的“Translation”被译为“翻译”,经考证,在该语境下图里原意是指“译本”;而将DeconstructionandTranslation这本书翻译为《解构主义与翻译》,经过论证之后,《解构策略与翻译》更合适[9]。这种不严谨的理论引介很是普遍。其次,自学生时代就开始仅仅接触单一的西方翻译理论,而无国内翻译理论的有益补充,日后成为本土译者之时,其翻译思路和翻译风格极易走偏,未必能将中国文化客观公正地引介到西方。此外,西方翻译理论不见得可完美契合于中国文化外宣需要和本土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构成西方翻译理论核心的语文学派、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交际翻译等学术思想基本是基于印欧语系语言特征和历史文化发展而形成的,而汉藏语系与其的迥异就决定了这些理论在中国文化外宣时的“水土不服”。自生于国内的传统译论,所包含的哲学思维和文化内涵更符合中国文化传播和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从唐代玄奘的“五不翻”,近代鲁迅的“硬译”,到当代学者的“生态翻译”等新兴译论都体现出符合译者文化能力培养的理论取向。借鉴译本和译论中的文化价值,将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培养中,为译者文化能力培养提供教学途径。这也是课程思政在翻译课堂的资源选取和价值体现。

2.信息意识引导

信息意识本意是通过个人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做出的能动反应,具体的外在表现就是对所接触或感受到信息的敏感度、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也是因为信息需求,而自觉进行信息搜索和信息应用的动力来源。译者通过已经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来将所学翻译理论知识形成系统化的个人翻译理念,并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通过翻译策略来体现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信息意识的掌控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尝试通过原文材料的学科属性、语言特点和背景知识等信息来吸引学生,并通过已有的翻译范文和翻译工具来激发译者的信息鉴别和判断能力。当下大学生都是出生于新千年后的互联网一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从传统纸质印刷品转移到电子化的互联网资源。翻译教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将信息获取方式从单一手写和纸质模式升级到纸质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信息化时代要求译者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要具有跨语言信息检索能力[10]。这就是对译者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信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译者的培养应从学生阶段就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信息意识,在从海量互联网信息的择取中,利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翻译动机来引导其对信息的筛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前将翻译家的翻译思想或翻译练习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从原文中寻找文章主旨和思想价值体现,并通过原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生平和写作爱好等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择取。培养学生在翻译中的信息意识;这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以“主人翁”身份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同时借助原文本和原作者的思想来策动和感化学生,从情感角度培养译者信息意识的认知和认同[11]。

3.信息能力提升

西班牙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认为互联网时代译者的信息能力是由信息描述和实践技能组成的。信息描述就是包括双语知识、人文素养和百科文化等以语言为基础的信息描述性认知;实践技能包括了译者的信息解读和信息转化等操作性能力,译者信息能力是借助个人主观能动来驱动信息描述认知,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12]。信息化时代要求译者的信息能力不只局限于传统翻译时代纯粹的语言性知识描述,合格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需要从信息描述和专业翻译素养两方面双管齐下。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的信息化语言学习平台和以译者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上课下讲练结合教学引导来提升译者信息能力。

线上语言学习平台的搭建主要是通过资源的搜索和整合来构建自己的信息加工数据库。在译前准备阶段,将资源搜索集中于原文和原作者,译者和读者这几类人群的文本信息上。原文的书写年代和背景知识是其创作前提;原作者的写作初衷、写作风格及人生经历是其文学审美和创作思路的语言内在蕴含;不同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手法则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文化价值和翻译心态;而读者受众的评论更加系统全面地反馈整个译介活动。这样一个完整的翻译活动流程特别有助于为语言服务的信息后台处理者创建数据库。学生主动参与这个翻译资源整合的信息数据库创建,真实体验译介活动具体流程,为以后译者信息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高校翻译教学模式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普及变化很大,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主体能动和信息能力培养方式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和整合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习积极性,还提升了他们搭建线上语言平台的主观能动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择取也是对译者文化能力培养和信息审美能力的构建历程,比如,学生根据各位译者因国籍和所处历史年代的不同而对同一原文体现出不同译本的语言表达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信息搜索和信息分类,并借助主体参与认知,不断积累的信息评估体验来充实翻译能力,进而培养合理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成为兼具主体人文认知和信息思辨的合格译者。课堂翻译教学不是简单的信息复制,而需要学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创造性模仿”[13]。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自觉将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和译者文化素养应用于这种“创造性模仿”中,从而实现课堂翻译教学目标并展现出译者信息能力。

在线下课堂教学中,依据译文分析的教学任务将学生分组。分组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尝试构建翻译案例库。首先,学生搜索并归纳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的翻译思路和翻译思想的差异及其所在,以此推动学生对译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并为学生通过信息能力来提升翻译审美和翻译评判奠定基础。其次,在判断和明辨了以往的译者文本后,要结合当下的译介活动和国内文化建设,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新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活动中,借助已有的线上学习,通过Trados等翻译软件,尝试模拟建构信息化的网络翻译平台。在组内,依据译介活动中的组织者(翻译服务商)、译者(翻译执行者)、资源提供者(企业)和翻译监督者(译评者和客户)这四类身份将学生分组,用这种新型信息化译介翻译活动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角色适应能力。译介活动中的组织者通过联系资源提供者来确定要翻译的文本,并将客户所要求的翻译策略和风格告之译者,这种定制化的需求也是未来信息化翻译的发展趋势。译者完成译文后,通过翻译监督者的反馈可对文本及时加以修改。组织者不仅沟通客户和译者,也调配译者人力资源和翻译进度,并及时收集译后信息反馈,是整个译介活动的“总指挥”。译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互通有无,通过翻译记忆库和数据库分享,及时更新翻译进度和翻译策略,增强信息化团队凝聚力,这就保证了信息化翻译的优势,即信息化翻译的信息实时沟通和快速更新。借助信息化翻译平台来制定符合译者信息能力培养的翻译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还可以在译者内部的译介活动各方之间的经验交流中逐步形成以译者为中心的新型网络翻译模式[14]。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和实践有助于译者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填补教师的思政导入空白,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敏感度和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将课程思政融入译者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保证了译者文化能力的正确培养,助力译者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价值观。借助大量的翻译练习和实践,激发和培养译者的信息意识,译者通过将文化能力和信息意识应用于翻译策略并外化于译文文字表述,就逐步构建了自己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不断夯实信息能力并提升职业翻译素养;同时译者的信息素养还要与时代接轨,主动承担中国文化外宣的历史使命,将课程思政内容转化为时代责任感的内在动力,保障思政教育与译者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译者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